浙江嘉興內河港力爭十萬標箱運輸量
2012-9-6 10:03:00 來源:中國港口集裝箱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浙江內河水運發展的道路上,作為全省第一個內河集裝箱碼頭,嘉興內河港多用途港區一直引人注目。開港僅兩年,今年1至8月,該港區集裝箱吞吐量已超過5萬標箱,今年全年力爭完成10萬標箱吞吐量,可謂發展神速。
是什么樣的經營模式成就了嘉興內河港多用途港區的跨越發展?答案在于該港區的“三減三增”——發展內河集裝箱運輸,減少了物流成本,為企業增加利潤;減少了尾氣排放,增加環境效益;港區方面更是通過自身的發展,簡化運輸環節,提升服務質量,不斷贏得客戶的青睞。
減少物流成本增加企業利潤
船舶運輸最顯著的優點在于運量大、成本低,港區得以發展的第一要因便在于此。據測算,由嘉興至上海外高橋碼頭,通過內河運輸比公路集卡運輸每標箱節省150至300元,按港區一年10萬標箱的吞吐量來算,一年可以為企業節省1500萬至3000萬元的物流成本。
與此同時,“散改集”帶來的“零損耗”收益也讓企業受益匪淺。嘉興現有飼料生產企業86家,年生產飼料200多萬噸。“散改集”之前,飼料原料要經多次裝卸,損耗比較大。現在貨物到上海港后轉駁到內河集裝箱船上,中間避免了損耗。同時,與散貨船相比,集裝箱運輸還有防雨、防潮、全天候裝卸、資金占用量少的優勢。“如原來用300噸散裝船運輸,必須裝滿船才能達到利潤最大化,資金占用量大,現在一個20英尺的集裝箱貨柜載貨約20噸,廠家的選擇更為靈活。”港區負責人介紹說。
減少污染排放增加環境效益
水路運輸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能耗低、污染少。在提倡環保、綠色的今天,水運作為一種綠色運輸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偏好。
據測算,1條四級航道的年通過量,相當于3條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或者1條鐵路干線的總運量,但貨物周轉的能耗卻僅相當于鐵路的69%和公路的16%。以一個標箱為例,同樣從嘉興運到上海,水運平均油耗19.4升,公路集卡卻要52.5升,水運節省油耗63%。據此測算,如果按照年吞吐量10萬標箱算,每年可以節油2813噸。水運的節能優勢是其他運輸方式遠遠不能比擬的。
據悉,目前嘉興市影響船舶通行的兩座航道橋梁已開始動工改造,隨著集裝箱船裝載率的提高,集裝箱平均能耗還將進一步降低,未來的節能效應將更加明顯
減少運輸環節提升服務質量
為了提高運輸效率,最大限度保證客戶的利益,嘉興內河港多用途港區公開承諾“門到門運輸隨到隨卸”,1小時服務到位,延長服務時間到夜間12時,壓縮船舶在港停時在5小時以內。同時開展“零投訴,無缺陷”服務活動,對在規定時間內不到貨實行賠付,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要求。
嘉興市某紙業集團表示,原來該公司的貨物通過集卡運輸,從上海到嘉興,一天需要50至100輛集卡。由于上海清關流程的制約,經常要加班到半夜。而走水路中轉以后,這些貨物只需要2至3艘集裝箱船運輸,一天可以到嘉興;同時,由于港區距離工廠近,安排5至10輛集卡來回作業就可以完成全部任務,大大提高了效率。
在發展中,內河港多用途港區還主動增加服務項目,為進出口企業提供送貨上門,代客戶報關、報檢,為中小型企業提供拼箱運輸,幫助客戶設計最佳的物流途徑,降低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