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海南高速公路施工實現標準化 10年不大修或成真

2012-9-5 9:30:00 來源:南海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公路建設標準化施工對很多人來說是個陌生的概念。但在海南,它已從概念變成現實,自去年8月起,海南高速公路建設標準化施工在海口至洋浦一小時交通圈項目白蓮至馬井段改建、屯昌至瓊中高速等重大項目中推行,公路建設質量大幅度提升。用省交通運輸廳一位“老交通”的話說,過去道路施工大多憑經驗,現在公路建設有了新理念、新工藝、新技術,用科學數據說話,統一質量標準。“過去的道路可能行駛2至3年后會出現質量問題,但標準化施工和管理后,10年不大修也不成問題。” 
   

   
海南西線高速改造、海屯高速、屯瓊高速等工地,目前施工均采用先進的大型銑刨機、攤鋪機、壓路機等機械,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施工。圖為G98環島高速公路白蓮立交至白馬井立交段(西線高速)改建工程項目。(南海網記者李曉梅攝)
   

   
正在進行改造的西線高速公路施工現場,除了大型鋪路機、碾壓機和裝料大卡車的轟鳴外,只有幾個技術員與輔助工人的身影。(南海網記者李曉梅攝)
  投入新工藝,西線高速改建工程修建一公里公路能省40萬元;瀝青混凝土分散攪拌要進行實驗拿出最佳比配方案方可按統一標準施工,不再憑經驗修路;公路建設工人上崗前先進入“工人夜!边M行系列培訓后再上工地……這些都是海南從去年8月起對公路建設管理實行施工標準化后帶來的新變化。 
  正因有了施工標準化,海南高速公路建設品質大幅提升。2012年上半年與2011年下半年相比,海南高速公路抽檢指標總體合格率由85.08%上升為98.65%,其中橋梁工程總體合格率由76.53%上升到86.23%,鋼筋保護層厚度平均合格率由75%上升為85.28%。?谥裂笃忠恍r交通圈項目白馬井至白蓮段路面合格率高達95%以上,創造海南公路建設史上的新紀錄。 
   

   
海南西線高速改造工程、海屯高速、屯瓊高速等施工單位的建設工地,均投入近百萬元配備了高水平的標準化試驗室,為公路建設提供科學的實驗數據,確保工程質量。(南海網記者李曉梅攝)
    修建高速公路不再憑經驗 用科學數據說話 
  有了施工標準化,海南高速公路建設質量被牢牢鎖定。何為標準化施工?簡言之,就是工地建設標準化,混凝土、鋼筋等集中、統一加工,現場施工符合規范要求。基于此,海南公路的建設工地“材料隨意堆放,混凝土分散拌和,鋼筋零散加工,駐地建設、設備投入簡陋雜亂”的“臟亂差”現象隨之不見蹤影。    
   

   
在海南西線高速和屯瓊高速建設工地,全部工地堆料場均建有規范的材料遮雨棚,進場石料按規格大小分類堆放。(南海網記者李曉梅攝)
  記者近期在海南西線高速和屯瓊高速建設工地采訪看到,全部工地堆料場均建有規范的材料遮雨棚,進場石料按規格大小分類堆放。?谥裂笃忠恍r交通圈項目白蓮至馬井改建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長馮冠群說,過去碎石處理不徹底,雜質多,含泥量高,影響了混凝土的黏合度。實行標準化施工后,采用除塵設備,通過水洗,大大減少碎石的含泥量,確保石料潔凈。這是精細化施工抓工程質量的細節體現。 
  “過去施工大多憑經驗,現在得按規范標準施工,用科學數據說話。”海南省交通運輸廳的“老交通”、海南省交通廳重點項目督導組組長羅永熙所說的數據,來源于海南在建公路配備的標準化實驗室。據了解,如今,海南洋浦一小時交通圈、海屯高速、屯瓊高速等施工單位,均投入近百萬元配備了高水平的標準化試驗室,瀝青拌和站,冷再生拌和站,混凝土拌和站,水穩拌和站,配備相應的先進檢測儀器,并調派符合資格要求、有豐富施工試驗檢測經驗的專業人員負責試驗檢測工作。 
  羅永熙舉例說,過去瀝青混凝土分散攪拌,配比難免會有誤差。如今統一在規范的拌和站拌和,鋼筋也是在廠房內按統一模具按標準加工。在隨機抽樣實驗中,如果發現施工材料和過程不合格,則毫無條件返工。 
  “公路建設的標準統一了,工程質量就有保證,高速公路混凝土麻面、露筋、蜂窩、軟土地基超限沉陷等質量通病將得到有效控制!绷_永熙說。 
   

   
海屯高速的路面施工也推行了標準化施工,公路建設質量有保障。(南海網記者李曉梅攝)
    高速改造路面厚度增32厘米 材料回收利用1公里省40萬 
  G98環島高速公路白蓮立交至白馬井立交段(西線高速)改建工程項目,是?谥裂笃1小時交通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海南“十二五”開局之年啟動的第一個公路改建項目。在這個項目工地,南海網記者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項目施工方采用冷再生新技術,把原有路面的舊瀝青混凝土材料挖除后經銑刨機進行銑刨,并添加新材料進行攪拌,形成新的混合料,然后運送至道路施工現場!鞍言胁牧线M行回收利用,變廢為寶,既環保又節省成本,每改建一公里高速路大約節省40萬元!瘪T冠群介紹說。 
  除了投入新工藝,海南西線高速改造、海屯高速、屯瓊高速等工地,目前施工均采用先進的大型銑刨機、攤鋪機、壓路機等機械,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施工,過去那種“人海戰術”的場面已淡出我們視野。如此,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實現施工精細化,確保高速公路工程的品質。 
  新建高速公路的質量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據了解,西線高速改造工程結合海南高溫、多雨的特點,采用了許多新工藝和新材料。其中,西線高速改造還采用了50#低標號瀝青(中層),這在海南高速公路路面建設尚屬首次。馮冠群說,50#低標號瀝青高溫抗變性能力優越,符合海南高溫、多雨的氣候特點,提高了高溫條件下路面的抗車轍能力。改造后,路面厚度比原來增加了32厘米。 
  經抽檢,西線高速改建完工路段路面合格率高達95%以上,創海南公路建設新紀錄。 
   

   
作為標準化施工的亮點之一,海南在建高速公路的工地都辦起了"工人夜校",農民工上崗前都要進入這個專為農民工設立的"學堂"接受施工安全、質量等方面培訓,以適應施工標準化要求。(南海網記者李曉梅攝)
    高速公路工地建“學堂” 工人施工前要先進工人夜校 
  從去年8月以來,海南在建的高速公路工地上發生了一件新鮮事每個建設工地都辦起來集基礎教育、技能培訓于一身的“工人夜校”,農民工上崗前都要進入這個專為農民工設立的“學堂”接受施工安全、質量等方面培訓,以適應施工標準化要求。 
  屯瓊高速的建設單位海南中交高速公路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周長軍說,項目駐地設立的“工人夜!闭鞘┕藴驶牧咙c之一。在屯瓊高速中交三航局指揮部,記者發現,工人夜校書架上擺滿了《混凝土施工手冊》、《施工安全手冊》等書籍和培訓資料。 
  省交通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創辦夜校,既能加快實現農民工由掙錢吃飯向愛崗敬業、由打工者逐步向產業工人的轉變,又能充分調動廣大農民工朋友的積極性、創造性。 
  屯瓊高速建設工地的一名電焊工人感慨:“現在的工地和以前完全不同,不但為我們提供學習的地方,讓大家施工之余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重要的是通過不斷學習,擁有一技之長,才能更好地融入到社會競爭的行列。” 
   

   
在海南西線高速和屯瓊高速建設工地,公路建設所需鋼筋不合格禁止入場,且在廠房內按統一模具按標準加工。(南海網記者李曉梅攝)
  確實,如今海南在建的高速公路工地已不見臟亂差,每個標段均建成了標準化工地,項目駐地建起了統一整齊的活動板房,工人宿舍由過去的簡易工棚變成了“標間”;材料堆放地蓋起了遮雨棚,改變了過去材料露天隨意堆放的現象;同時,還建起了混凝土拌和廠、鋼筋加工廠等,實現了混凝土集中拌和,鋼筋集中加工,梁片集中預制“三集中”,施工操作實現了“流水化”。 
  這些,都為海南高速公路標準化施工和高質量建設公路提供了保障。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