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中國正當武器出口頻受無端責難

2012-9-3 10:55:00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世界上最大的軍火商是美國總統,他一天賣的比我一年賣的還多”,這是電影《戰爭之王》中“軍火販子”尤里·奧洛夫的經典臺詞。 
  事實上,這不是尤里夸張的“戲詞”,而是活生生的現實。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在報告中稱,美國以創紀錄的663億美元牢牢把持武器出口國的榜首地位,是2010年同期水平的三倍之多。
  而在此之前,美國主流媒體《華盛頓郵報》沒有提及獨霸全球的美國武器在大量流入各地后,助長了軍備競賽,加劇了地區沖突,反而將中國“倒打一耙”,指責中國在過去十年軍備銷售大增,稱這些“致命的商品”甚至流入剛果民主共和國、索馬里、蘇丹和科特迪瓦等聯合國制裁地區,加劇這些地區的沖突。上周,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回應稱,該篇報道對中國正當、合理、有限的武器出口妄加指責,是站不住腳的。同時也指出,與美國相比,中國的武器出口額極為有限。中國武器究竟在世界軍品貿易中占多大比重?本期軍情觀察為您“撥開云霧”,進行解讀。
  中國軍工企業屢被潑污水
  在《華盛頓郵報》的報道中還指出,“中國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其他主要武器出口國不同,中國挑戰聯合國權威,拒絕與聯合國武器專家合作,阻止調查,還采取多種手段保護有關國家,防止自己的軍工業秘密外泄!薄度A盛頓郵報》“言之鑿鑿”地評論中國“挑戰聯合國權威”,其給出的證據是:2011年5月,聯合國武器專家在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收集到的高爆燃料子彈就是中國2010年產品,而當時聯合國對蘇丹的武器禁運制裁已生效5年。但耿雁生反駁道:中國的武器出口都是合法的、負責任的。
  事實上,這不是中國軍工產品和企業第一次被潑污水,早在2003年美國就開始以“從事武器擴散活動”為由對中國武器公司實施制裁。
  中國社科院亞太研究所安全與外交研究室副主任鐘飛騰對西方的這種指責提出質疑。他認為,不能從一些禁運國出現中國武器,就判斷中國在出口武器過程中違反了聯合國的相關規定。鐘飛騰表示,中國的武器流向沖突地區很有可能是第三方轉讓出去的。軍工產品是一種商品,一旦進入市場,就會出現被轉賣多次的情況。武器一旦賣出去,就不是賣出國所能控制的,所以不能把責任推到中國頭上。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絕對不會對索馬里、蘇丹等聯合國明確的禁運國家直接出口武器。
  事實上,中國建立了武器出口的最終使用者制度,防止武器通過第三方流落到熱點和敏感地區。比如,根據聯合國的武器禁運規定,中國可以向蘇丹政府出售武器和彈藥,但蘇丹各省在進口武器時必須出示“終端用戶”證書,確保有關武器不會流入戰亂頻發的達爾富爾沖突地區。
  談及軍工貿易中容易出現的第三方轉手貿易,軍火商販的走私活動無疑在其中占據相當比例。而走私活動中神出鬼沒的“買賣路線”,更容易擺脫聯合國相關制裁規定,使武器的終極流向難以被一國政府所控制。特別是近十幾年來,世界各地熱點頻頻,沖突不斷,加上恐怖主義活動和毒品販運,使得武器走私活動極度猖獗。軍火黑市交易中的產品無所不包,小到手榴彈、地雷、槍支及其零部件,大到坦克、戰斗機、軍艦等。
  名氣最大的當屬世界頭號軍火大鱷維克托·布特,他也是電影《戰爭之王》的原型。這個“死亡商人”控制著非洲、中東和阿富汗的武器走私活動,是全球最大的武器走私與交易網絡的幕后人。他有能力向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運送坦克、直升機和數以噸計的武器,而這一交易過程完全可以“忽視”聯合國的任何禁運規定。
  而說起“戰爭之王”維克托·布特的經歷,讓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張國鳳想到了邁阿密所擁有的世界武器交易中心,“這里是軍火走私販的天堂,軍火商交易的武器大多銷往戰亂地區,不管這些國家是否有聯合國的制裁措施!
  “大量軍火商存在反映了政府管控問題。實際上,很多國家的軍火武器控制得很嚴,但是仍然出現了像布特這樣的軍火商,說明軍火販子需要有政治資源。有些軍火商能夠將武器走私到一些禁運國家,恰恰反映了有些國家在管控上并不嚴格!
  “國外的一些軍火企業有出口權,可以直接和軍火商打交道,雙方為了生存,不在乎武器流向何方!睆垏P稱,相比較之下,中國對武器出口有嚴格的管控制度,中國在與一些國家進行正常的武器貿易時,一定會符合相關國際法及聯合國武器禁運制裁的規定。
  戰亂之地必是萬國武庫
  在西方媒體中,并非只有《華盛頓郵報》對中國武器作出這番論調。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早已聲稱,中國向非洲國家出口武器裝備有政治目的,加劇了當地武裝沖突。此前一份關于蘇丹達爾富爾問題的報告曾指責蘇丹政府軍利用從中國進口的武器欺壓當地平民。
  “在談及中國軍工行業的發展時,西方媒體的觀點帶有明顯的偏見,它們對中國與第三世界的軍工貿易持有誤解!币恍⿲W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對一些西方媒體在此事上的看法深感不解。
  對于中國武器流入非洲動亂地區的指責,張國鳳稱,“在非洲一些發生沖突和動亂的國家,主要都是輕小型武器,像AK-47沖鋒槍很盛行,很多此類武器大多以非法的渠道流入!绷魅氲奈淦鞔蟛糠址侵袊淦。非洲國家的武器主要來自美國、俄羅斯、烏克蘭和東歐某些國家。比如,南斯拉夫解體后,前南的一部分武器流至非洲國家。因此,不能認為中國武器充斥一些戰亂國家,并助長了當地的沖突。這種觀點很不客觀,對中國很不公平。
  從歷史上看,中東、拉美、非洲等地區的軍火市場一直由美俄英法的頂尖武器制造商壟斷,張國鳳認為,在戰亂較多的地區,美國、俄羅斯、法國、以色列等武器出口大國的武器更常見。
  沖突地區美俄仍拿軍售大單
  如果說西方媒體草率評價“中國武器出口違反聯合國制裁規定、加劇動亂地區的沖突”,是以一種政治和道德優越感的傲慢姿態,給中國扣上莫須有的罪名,那么西方媒體動輒批評中國“近年來軍備銷售大增”,則是對中國經濟——包括中國軍工經濟的發展速度及研發實力,所產生的“羨慕嫉妒恨”。
  不過,上周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CRS)發布了一份報告,結果顯示西方媒體以上的擔憂是“杞人憂天”。報告稱,美國2011年向海外銷售武器的協議金額達663億美元,約占全球武器交易協議金額(853億美元)的78%。
  “中國武器出口量在全球份額較小,且以輕武器為主。而美俄等武器出口大國還是以高精尖為主要方向!睆垏P說。
  記者查看了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武器轉讓數據庫,數據庫信息顯示,在過去的兩年中,美國占據了伊拉克進口武器78%的市場份額,而埃及武器的頭號進口國是美國和俄羅斯。該數據庫的信息還顯示,2009年至2011年間,俄羅斯提供的武器占了敘利亞武器進口的92.97%。而中國對敘利亞的武器出口數量為零。
  “現在人人都在造武器,很多國家都靠賣軍火發財”。針對多國依賴武器出口提高財政收入的情況,英國《簡氏防務周刊》這樣評價道。鐘飛騰也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下,美俄等國的軍工企業利潤額在下降,軍火產品的內需不足,爭搶市場的壓力越來越大,勢必要增加對外軍售。如果中國軍工要打進這些市場,他們難免會產生焦躁情緒。這也是近年來一些西方媒體不斷“敲打”中國軍工產業的主要原因。
  面對國際市場的現實競爭,以及西方媒體的輿論“指責”,張國鳳認為,中國的軍事工業在發展是客觀的現實。但總體來說,現在中國已經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這一數據相比,中國軍工產業在全球的所占份額很低。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