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賠償制度“五花八門”亟待規范
2012-9-29 10:01:00 來源:北京商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快遞運單》國標將于10月1日起實施,在業界都認為該標準將出臺細則規范快遞損壞、丟失的賠償標準時,一位知情人士卻透露,該標準只是針對快遞運單的格式、材質以及印刷提出相應規范要求,并未對合同以及賠償標準予以規范。這讓業界感到遺憾的同時,也凸顯了其對快遞行規完善的期待。
目前,快遞損壞、丟失賠償界定存在明顯漏洞。記者調查發現,快遞公司運單均由自己制定,導致背面具體條款五花八門,尤其是保價賠付方面。比如,申通(微博)快遞的《快遞服務合同》中,對于不保價快件,最高賠償標準不超過快遞費的5倍。
有消費者給朋友寄出iPhone 4S,但收件人收到的卻是一塊磚頭。在交涉過程中,快遞公司堅稱手機寄出時沒有保價,無法全額賠償,只能賠給不到百元的5倍運費。事實上,沒有合理的賠償標準進行規范,讓一些快遞企業也有苦難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的標準,快遞公司對未保價的快件丟失、損毀等,最高賠償快遞費的3倍。盡管目前快遞企業的標準大多高于國標,但消費者并不買賬。目前,消費者在寄快件時為了省錢,很少選擇保價,一旦快件出現丟失,消費者漫天要價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快遞咨詢網首席咨詢師徐勇建議,快遞和航空運輸相似,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有關部門可參照航空運輸的相關規定,制定快遞業的相關賠償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