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管理案例

淺議發展循環經濟中導入現代物流管理

2012-9-29 9: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物流是循環經濟系統中的重要內容,循環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對物流的管理。在循環經濟中導入現代物流管理,提高廢棄物流通的效率,加快資源循環利用,是發展循環經濟的有力舉措。文章在深入分析我國循環經濟物流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在發展循環經濟中導入現代物流管理的建議。

  一、循環經濟中的物流

  (一)物流管理是循環經濟的重要環節在我國,目前對循環經濟的定義有八九種之多。一般認為:所謂循環經濟,即在經濟發展中,遵循生態學規律,將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消費等融為一體,實現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使經濟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諧循環,維護自然生態平衡 [1]。我們認為,循環經濟包括以下幾個要點:(1)遵循生態學規律,即經濟活動要在生態環境可承受范圍內進行,應改變原有的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保持生態系統的平衡;(2)將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消費等融為一體,即是資源輸入端減量化,產品消費使用再利用,廢品資源回收再循環;(3)使社會系統、經濟系統和自然系統和諧共存,社會經濟和諧發展、物質持續循環,只有在資源承載能力之內的良性循環,才能使生態系統平衡地發展。傳統經濟是“資源→產品→污染排放”的線性經濟,而循環經濟是以物質資源的循環使用為特征的,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成一個“資源→產品→消費 →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是物質閉環流動經濟。傳統線性經濟是把資源持續不斷的變成垃圾,通過反向增長的自然代價來實現經濟的數量型增長,而循環經濟是對傳統線性經濟的革命。

  從我們對循環經濟概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資源供給、產品的加工、儲運以及再生資源的回收、集散、加工等內容都是循環經濟中不可或缺的環節,而這些環節又是現代物流的重要內容。所謂物流,就是物品從供給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的過程,根據實際需要,一般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 [2]。顯然,循環經濟中的資源、產品、廢物的運輸、儲存、搬運、裝卸、回收、集散、加工和信息處理等均屬于物流的內容,對這些過程的管理也應是現代物流管理的重要領域。“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以物質循環再利用為主要內容的循環經濟,理所當然應包括物流管理,只有包括現代物流管理的循環經濟才是完整的循環經濟。因此,發展循環經濟必須重視現代物流管理。但遺憾的是,目前我國循環經濟中的物流研究方面還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

  (二)物流貫穿于循環經濟的全過程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也是一個物質資源的消耗大國,我國每年的工農業產量及消費量都是巨大的。循環經濟實際上是通過物質流動來達到資源循環利用,在循環經濟系統中,從資源開發、資源轉化、產品制成、產品消費、廢物回收、資源再生的諸多過程中,無論是消費前的資源開發、運輸、儲存、加工,還是消費之后的廢棄物回收、集散、運輸、再利用,都存在著巨大的物流市場空間。我們所說的廢棄物主要包括農業廢棄物、工業廢棄物以及城市生活垃圾。農業廢棄物是指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以及農村居民生活排出或產生的廢棄物品,主要包括農田和果園殘留物、牲畜和家禽糞便以及欄圈鋪墊物等、農產品加工廢棄物和人糞尿以及生活廢棄物[3]。近年來農業廢棄物被制成化肥、沼氣等,已經得到了相當程度的利用。相對于農業廢棄物而言,工業廢棄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數量、污染程度以及潛在的利用價值等都要大得多。從表1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每年工業生產以及城市居民生活,都產生了大量的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這也說明與工業、居民生活、排放廢棄物相關的物流具有巨大流通量。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在循環經濟中引入現代物流管理,通過發展現代物流將這些廢棄物重新納入到經濟的循環過程之中,以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三)在循環經濟中導入現代物流的意義在循環經濟中導入現代物流,就是要在工農業產品及其廢棄物的流通過程中,按照現代物流運行的要求,將以前分散實施的與工農業產品及其廢棄物流通相關的物質流動過程組織到循環經濟體系中來,實現循環經濟中物流管理的現代化。在循環經濟中導入現代物流管理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一些方面:第一,在循環經濟中實行現代物流管理,可以縮短產品消費之后的廢棄物到再生資源重新利用的時間,加快物質資源的循環利用速度。現代物流管理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減少中間環節,通過物流系統建立起生產與消費、廢棄物與再生資源的直接對接,使生產、消費、廢物再利用順暢連接。在循環經濟中實行現代物流管理必將使工農業廢棄物以更快的速度回收再利用,提高循環經濟效率,減少廢棄物對環境污染的時間和強度。

  第二,現代物流是建立在高度信息化基礎之上的,可以建立起工農業廢棄物產生者與需求者的信息通道,現代物流管理可使廢棄物產生者和需求者能共享信息資源。管理優良的企業具有充分的市場供求信息和廣泛的運輸網絡,在循環經濟中實行現代物流管理可推動循環經濟領域的全社會性統一大市場的形成,使企業層次的小循環、區域層次的中循環與社會層次的大循環有機地協同起來,改變過去那種單個企業、區域各自獨立面對廢棄物的局面,使“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以此來實現循環經濟的規模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三,在循環經濟中實行現代物流管理可開辟新的勞動力就業領域,為下崗再就業提供新的途徑。物流行業雖然是建立在現代技術和管理理念基礎上的產業,但它同時也是一個勞動力相對密集的產業,因此在循環經濟中發展物流可以充分利用我國勞動力資源充裕的特點,將一部分下崗失業人員組織到循環經濟中的物流行業中來,這既可降低物流管理成本,又可以促進社會穩定。

  二、我國循環經濟領域物流的現狀循環經濟中的物流主要包括工農業廢棄物物流和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物流兩個方面。農業廢棄物目前主要是農戶在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物流方面,目前我國主要是居民將生活垃圾投放在垃圾箱、垃圾站或指定的投放地點,城市環衛部門每天將垃圾集中運走,將其掩埋、焚燒等集中處理,其參與者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務的政府部門。以下我們主要分析工業廢棄物的物流現狀和問題。

  (一)工業廢棄物流通渠道與方式我國工業廢棄物的物流渠道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企業自己直接排放。企業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廢氣、廢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某些固體廢棄物運送到垃圾場掩埋或焚燒掉,這一直是中國工業廢棄物最主要的物流形式。這種流通過程簡單,企業負擔的物流費用少,減少了企業的內部成本,但是這樣造成的后果是極大地增加了社會承擔的外部成本,不僅使廢棄物沒有在全社會的范圍內充分利用,造成資源浪費,還致使生態環境遭受了嚴重的破壞,造成大氣污染、酸雨、水質降低、土壤污染、土地沙化、草場退化、農作物減產等,并因此產生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第二種方式是企業自己回收利用,這種方式主要分為企業自己回收利用和企業回收后送到廢品回收市場交易兩種。第一種是企業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品,如鋼鐵廢料、廢紙、碎玻璃等回收利用,作為原材料重新投入到生產過程中,使廢品原級資源化;第二種是企業將生產中產生的廢棄物收集后運送到廢品回收市場,通過回收市場賣給對此有需求的企業,這是廢棄物次級資源化,雖然利用程度不及原級資源化,但也使下游企業節省了購買原材料的費用,而且使社會節約了資源。第三種方式是由產生廢棄物的企業直接向廢棄物的需求企業提供廢棄物。這種方式主要分為廢棄物產生企業送貨上門和需求企業上門收購兩種。

  這種情況廢棄物一般都是次級資源化,使許多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得到了重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但這種物流方式流通范圍比較有限,資源再利用程度低,而且企業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比較高的問題,有時因為廢棄物需求企業收購價格過低或廢棄物提供企業要價過高而使企業雙方不能達成一致,導致大量本可以再利用的資源浪費。第四種方式是通過廢品回收公司回收。這種方式主要是有直接通過廢品回收公司中轉和廢品回收公司通過廢品回收市場再中轉等形式。廢品公司通過上門回收的形式,將企業產生的廢棄物運走,將其運到對此有需求的企業或地區。這種方式與前一種比較起來,因為廢品回收公司掌握較多的信息,具有專業的物流人員和設備,所以廢棄物的物流半徑明顯擴大,單位物流成本明顯降低,十分有利于資源循環再利用。這種方式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大宗工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的重要途徑。

  (二)我國工業廢棄物物流存在的問題分析通過對目前我國工業廢棄物流通渠道和現狀的分析,我們認為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物流組織化程度低。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對產生的廢棄物大多還是直接排放。我國政府雖然出臺了許多政策,采用多種行政手段、經濟手段限制企業產生的廢棄物直接排放,但都是末端治理,并沒有將企業產生的廢棄物在全社會范圍內統一協調起來,也沒有專門的政府或民間組織統一協調,這樣使廢棄物的物流停留在企業自覺自發的基礎上,部分社會責任感強、管理優良的企業將廢棄物處理之后排放,而很多企業就是直接排放。由于廢棄物的物流組織方面十分欠缺,不僅造成了大量可以再利用的廢棄物被浪費掉,而且使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第二,物流產業化程度低。

  廢棄物這一領域存在著巨大的物流市場,但目前對其認識不足,沒有將廢棄物物流看作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產業,所以現在的物流是零散的,不具規模的,產業化程度過低。第三,缺乏健全、快捷、靈敏、安全和可靠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網絡。目前我國在廢棄物的流通過程中,各個企業缺乏充分的市場信息,造成廢棄物產生企業、需求企業不能及時有效地得到相關的供需信息,致使大量可再利用資源浪費,或再利用程度很低,當然這些現象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我國廢棄物的物流領域中尚未形成高度信息化的物流一體化系統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第四,物流設備、技術欠缺。廢棄物有固態、液態以及顆粒狀的粉塵等多種形態,但在我國廢棄物大多是敞車車身的普通貨車運送,盛裝液態廢棄物的大都是普通容器,在物流過程中的污染、損失很大,尤其是粉塵等物,塵土飛揚,給空氣、環境帶來了很大污染。

  三、在循環經濟中積極發展現代物流的建議當前從中央到各級地方政府都將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作為當前工作的重點。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一個涉及社會經濟各個領域的系統工程。其中,在循環經濟領域中逐步導入現代物流管理,應是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的效率的不可忽視的舉措。我們認為在循環經濟中發展現代物流,目前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認識發展循環經濟物流的重要意義,將發展循環經濟物流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工作來抓在循環經濟領域里發展現代物流是加快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途徑。循環經濟是將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消費等融為一體,來實現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這些環節正是物流所涉及的主要領域。可以看出,循環經濟物流與現階段循環經濟所涉及的領域在很大程度上是吻合的,也正因為此,我們說,循環經濟領域發展現代物流實際上也是循環經濟中的重要內容,在循環經濟中發展現代物流對循環經濟的健康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現在循環經濟推廣發展時間不長,資源循環利用率較低,循環經濟發展的空間很大。而我國的現代物流業也正處于方興未艾的階段,將發展現代物流與發展循環經濟結合起來,在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的過程中適時導入現代物流無疑是一項很有發展前景的事業。要將建立現代循環經濟物流管理系統作為循環經濟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首先,要求各級地方政府充分認識到發展循環經濟物流的重要意義,并將建立現代物流的規劃納入到本地區、本單位發展循環經濟總體規劃中;其次,要求政府有關部門對發展循環經濟物流產業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和待遇;第三,政府應站在全局高度,從長遠發展出發,大力改善循環經濟物流領域的軟硬環境。

  (二)搭建企業與產業、區域、社會之間的物流平臺,建立企業與產業、區域、社會之間溝通的良性機制循環經濟主要從企業、區域和社會三個層面上實施,分別運用3R原則實現物質閉環流動,從而形成一體化的循環經濟體系。企業是資源轉化、產品制成、廢棄物產生的地方,在循環經濟中實施現代物流管理就要首先從企業入手,同時搭建企業與產業、區域、社會之間的物流平臺,實現資源在其產業鏈條中縱向與橫向的協同、耦合,建立企業與產業、區域、社會之間溝通的良性機制,使資源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快的速度在最有應用價值的地方循環利用。我們認為應該鼓勵在區域層次建立生態工業園區,在社會層面建立雙軌制回收系統,將上游企業的廢物變成下游企業的原材料、能量,形成生態工業園區的“食物鏈”,繼而形成全社會范圍內的“食物網”,使廢棄物快速有效的循環利用。

  (三)循環經濟領域發展物流不拘于單一模式,鼓勵多種形式的物流模式的發展從物流的經營組織形式來看,物流可分為生產、銷售企業自營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三類。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正處于由生產、銷售企業自營物流向第三方物流發展的階段。目前我國循環經濟的推廣發展很不均衡,在大部分企業、地區基本上還處于低水平的小規模狀態,并不具備全面推行現代物流的基礎和條件。因此,在循環經濟領域發展物流,必須根據各地循環經濟的實際發展水平,采取循序漸進、分類發展的原則。考慮到當前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現狀,我們認為循環經濟物流可以采用相應的模式與其相對應,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由產生廢棄物的企業自營物流,送到有需求的企業或地區;第二種是需求廢棄物的企業自營物流,回收所需的廢棄物;第三種是將物流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經營。目前可先行發展前兩種自營性物流,在有條件的地區適時引入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具有信息和專業化方面的優勢,今后應成為循環經濟物流的主體。

  四正確處理循環經濟物流中的利益分配問題,將資源循環利用作為發展主要目標物流業被很多人視為“第三利潤源泉”,說明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利益,同時也意味著在這一領域將有眾多的企業或組織期盼分一杯羹。在循環經濟中發展物流最大的隱憂是,某些中間商人利用打著發展循環經濟物流的旗號來增加流通環節、通過倒買倒賣來獲取不正當利潤,這樣會造成交易成本過高,不利于循環經濟中物流業的發展。現代物流作為“第三利潤源泉”,主要是因為它能通過建立高效率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來降低物品的流通成本和交易成本。因此,要使循環經濟物流健康發展的必須要求減少中間的流通環節。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提高企業的組織化程度,讓企業有組織地參與到循環經濟物流的經營過程中來;其次,要改變工業廢棄物流通領域存在的壟斷機制,讓企業在確定物流方式和物流企業方面有充分的選擇空間;第三,是對進入循環經濟物流領域的經濟實體應執行一定的行業標準,設置進入壁壘,限制那些在流通領域不能有效降低流通成本的經營者進入循環經濟物流領域。

  (五)加大廢棄物資料信息網絡建設投入力度,建立適應現代循環經濟物流發展的覆蓋全國范圍的網絡體系我國推進循環經濟時間不長,并沒有形成社會一體化的市場網絡,信息不暢、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大。因此,缺乏全面、準確、快捷的循環經濟市場信息系統網絡是制約我國循環經濟物流發展的重要因素,要發展循環經濟物流就必須下大力氣解決這一瓶頸因素。現有的網絡信息系統,對于廢棄物的流通來說,存在著兩個問題:一是信息不集中;二是信息質量低。由于缺少全國集中、統一、有效的廢棄物流通網絡信息系統,廢棄物的流通只能接受市場的自發性調節或隨意排放。我們建議,應從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全局高度,密切結合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實際情況,抓緊建設廢棄物流通網絡信息體系;整合已有的信息網絡資源,構建全國集中統一的廢棄物流通網絡平臺;對廢棄物流通信息進行全面、及時、科學地收集、加工、分析、處理和發布。

  (六)加大與廢棄物的運輸、儲存等環節的設備、技術研發力度,為循環經濟物流提供適應設備、技術支持廢棄物運輸、儲存等環節的設備、技術是循環經濟物流環節的技術。我國一直比較忽視資源循環再利用,廢棄物的物流設備、技術發展的總體狀況還十分落后,使之在流通環節的污染、損耗巨大。因此,加強廢棄物流通環節的運輸、儲存等設備、技術研發力度很有必要,加大物流設備、技術的研發力度,需要政府和企業各方的努力。政府有關部門和科研機構在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中應加強對廢棄物流通環節設備、技術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參考文獻]

  [1]毛如柏,馮之浚.論循環經濟[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120.

  [2]王之泰.現代物流管理[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1.34.

  [3]卞有生.生態農業180問[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5.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