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山東讓百姓共享路網發展碩果

2012-9-28 9:52:00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黨的十六大以來,山東公路部門以四化管理為主線,深入開展“保暢通、保安全、樹品牌、樹形象”活動,堅持暢通為本、服務至上,提高公路的出行暢通、環境舒適和設施安全指數。 
  目前,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3.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20.9公里,一級公路8710公里,二級公路24151公里,公路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149公里;在全國交通系統組織的養護管理大檢查評比中,“十五”、“十一五”山東公路養護管理連續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山東公路“與時代同步、與文明同行”文化品牌已為社會公眾認可,目前,全省有7個市級公路局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96%的縣市級公路局及高速公路管理處獲得省級以上文明單位,全省公路系統被評為全國文明行業……不斷創新進取的山東公路讓社會、百姓享受到了發展的碩果。 
  經常在山東自駕出差的人都有個共識:山東的路好。“沒得說,高速路快、舒適,國省道漂亮。”老家泰安的小吳一句話概括了山東公路的特點:暢安舒美。對于經常出差的他來說,行走在公路上就像是在旅游,愜意。 
  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局長李洪修介紹,近十年的發展,山東公路已經超出了行業的界限,成為山東省經濟發展重要的硬環境和軟實力。而完善的路網,讓行走在齊魯大地的車主都能感受到山東公路的魅力和影響力。對于即將迎來國慶長假期間免費通車的“大考”,他認為:“從省內任何地方駕車到另外一地方,都有好的國省道可選擇,節日期間,不一定非得選擇可能擁堵的高速公路。” 
    暢通的省內路網 
  梳理近十年山東公路的發展,可以看到,全省公路網進入全面適應和完善階段,對經濟社會的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2002年,山東在全國率先實現市與市之間全部通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410公里;2007年全省高速公路突破4000公里,連續8年保持通車里程全國第一,隨著今年年底青臨等高速公路的通車,山東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到5000公里。 
  山東普通公路通車里程更是連年增長,尤其是“十一五”期間,全省累計完成公路建設投資1400億元,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2.9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85公里,一級公路8088公里,二級公路2.4萬公里。到今年年底,全省公路通車里程將達23.6萬公里,將進一步提升省際之間高速公路的貫通能力。 
  山東公路不僅里程長,而且等級高、質量好,高等級公路總里程和所占比例遙遙領先于其他省份;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都是大路如砥,暢行無阻,很難從道路狀況分出公路等級來。為了確保路面質量,省交通運輸廳還規定:省重點項目質量必須達到優良以上等級,工程合格率必須達到100%。數據顯示,山東的國道二級公路以上占99.2%,干線公路路面鋪裝率達到100%,在全國都是最高的。此外,山東公路部門還特別重視科技創新,近年來有兩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1項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3項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一個省級公路部門有如此強大的創新能力,在全國絕無僅有。 
  這些數據帶來了什么?“經濟發展,公路先行。”這是以前的一個常識,但現在看來,遠不止于此。公路作為點對點的運輸方式,可以直接串起航空、鐵路、水運,實現無縫銜接,更不局限于一條串起的經濟帶,優化的路網甚至能拉動一片區域的經濟發展。近兩年修建的疏港高速公路使得路水連為一體;濱德高速公路、黃三角完善的路網就能帶動黃三角經濟的發展…… 
  青臨高速將分擔京滬高速公路的車流壓力,更重要的是拉動這一帶的發展;幾條疏港高速公路建成后,港口發展前景更廣,隨著這些路年底的建成通車,山東就基本建成“五縱四橫一環”高速公路網絡,形成13個省際高速公路出口,市與市之間全部由高速公路直接相連,半島城市群中心城市、重要港口、機場等交通樞紐間接或直接由高速公路連通。 
  為服務全省區域協調發展需要,山東還將交通量大、跨區域主干縣鄉路升級為省道,增加國省干線公路在全省路網中的比重,做到等級匹配,比重合理,使干線路網成為連接經濟圈和經濟帶的強力支撐。以老瀝青路和超期服役道路改造為重點,以危窄橋改造為突破口,以困難市縣和欠發達地區為著力點,集中力量加快路網結構的優化升級,提高等級和服務水平。 
  暢通的路網不僅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了活力,一條條優美的公路還直接方便了附近的百姓出行。為了提高公路綜合服務水平,山東堅持以人為本,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公路發展的重心從過去側重于公路交通基礎設施量的增加和管理的方便性,轉到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上來。 
    國內先進的管養理念 
  行駛在一路風光一路景的濟青高速公路南線,讓人心曠神怡。四季常青、三季花香的公路在齊魯大地熠熠生輝,生機盎然之間,已經勾勒出一幅“車在路上行,人在畫中游”的醉人畫卷,這就是“暢安舒美”的山東公路。 
  “暢安舒美”,是山東公路部門第一個在全國提出并唱響的養護管理新理念。山東公路人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預防性養護、精細化養護、生態循環養護等養護方式,在全省每一個基層養護單位都得到全面推行。“十一五”期間山東僅用于普通干線公路的養護經費就達到339億元,每公里養護投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年均大中修里程占干線公路的15%,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優良率分別達到99.9%、95.7%和86.3%,都在全國居領先地位。 
  近年來,山東公路部門以深入實施標準化、規范化、集約化、人本化的四化管理為主線,全面加強應急保障能力和本質安全能力建設,實行養護改造工程和交通組織方案“雙審制”,高速公路、一級公路養護施工作業堅持不封閉,確需封閉的,均設有繞行通道,全程設置指路標志,并有路政和管理人員全程指揮疏導。全省各市也根據實際,在道路養護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濰坊市堅持“四性一化”養護理念,突出精細化養護和預防性養護兩個重點,積極推廣應用新材料、新工藝;煙臺市大力推行“快速反應、快速維修、快速通車和精細化養護”的“三快一精”公路養護模式,認真落實“病害修復時限制度”。 
  在管理中,山東公路部門堅持創新,不失時機地推出一系列措施,推進公路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山東公路利用自己的“山東公路”品牌,進一步開拓市場之路,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促進公路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他們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工作方法,積極對外招商,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優選效益好的項目推向市場。在爭取外資進入公路領域的同時,積極鼓勵、支持和引導國內經濟組織、各種所有制經濟成分,投資公路建設、養護和經營。 
  近年來,山東從解決公路關鍵技術入手,積極組織科研攻關,搞出一批有影響力的尖端成果,為公路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持。同時,把監督貫穿于公路管理的各個環節,構建多角度、多層面、全方位的監督體系,努力形成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真正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和行為失范。同時,狠剎行業不正之風,加強管理,確保國省干線公路無“三亂”,樹立山東公路良好形象。“十一五”期間,山東路政巡查總里程5400萬公里,路政案件查處率、結案率、路賠回收率均在99%以上,多年來,干線公路沒有發生任何因失養引發的橋梁安全事故。 
  “在管理服務、信息化建設,特別是精細化管理方面,我們面臨嚴峻挑戰。必須創新思維、變革求新、開闊視野、虛心學習,切實提高山東公路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增強公路發展的新優勢。”李洪修說,在分析本省發展情況、了解其他省區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山東公路系統找準了需要發展提升的著力點。 
  山東將盡快推進公路工作重點由傳統管理和注重路網規模的擴張向加強預防性養護、規范化管理、提升服務和完善路網支撐體系方面轉移,開啟養護管理新時代;把精細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人、財、物力資源,加快提升管理水平;高度重視公眾安全和人本服務,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公路行業。“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時代需要,是保持山東公路行業競爭力和優勢地位的戰略取向。”李洪修說。 
    文明和諧山東公路 
  近年來,山東公路人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文化的引領,文明的培育,和諧的建設,推動形成公路又好又快發展的共同理想,提高行業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取得了輝煌的成果。截至目前,全省有7個市公路局成為全國文明單位。寧陽縣公路局三八女子養護工區、利津縣公路局北嶺公路站、濟陽縣回河公路站、東明縣劉樓公路站等4個基層單位,王娟、付立軍、韓振峰、陳清泉等4名公路職工榮獲交通運輸部“雙百”模范道班和模范養路工稱號,5個基層單位獲全國交通建設系統“工人先鋒號”稱號。 
  在創建文明行業活動中,山東公路部門還設立了金杯、銀杯和銅杯。每年底組織檢查驗收,對獲得獎杯的單位大張旗鼓予以表彰獎勵,極大地激發了各單位創建文明行業的積極性。各級公路機關開展了爭創“文明機關”、“文明科室”、“文明職工”活動;群團組織廣泛開展了爭創“青年文明號”、“青春立功”、“巾幗建功”、“五十佳”等活動;窗口服務單位開展了爭創“文明收費站”、“文明公路站”、“文明服務區”和“方便群眾、服務業戶”活動,形成了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創建格局,涌現了保衛國家財產、犧牲在收費一線的杜希樂,三十年如一日,愛崗敬業的“全省敬業奉獻勞動模范”公路養路工王青云、勇斗歹徒的“全國交通系統文明職工標兵”收費員郭勇等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黨委書記相立昌深有感觸的說:“山東公路"與時代同步、與文明同行"服務品牌,經過多年的實踐,已為社會公眾認可。它是公路部門在長期的公路建設、管理、服務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生產思想、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的一種綜合體,它內在地產生于公路本身,得到全體公路人的認同和維護,并隨著公路事業的發展而日益強化,最終將成為公路事業發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在它的感召下,誕生了日照市公路局以打造“莒文化、生態文化、海洋文化”特色為內容的“三大文化公路”建設目標;煙臺市公路局逐步建立起以“十大文化”為主要標志和內容的文化建設格局;臨沂公路著力打造“臨沂公路·通達文明”品牌;圍繞“打造陽光團隊·構建和諧公路”……透過這些文化品牌,我們看到了山東公路系統已經形成了強大的公信力、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 
  此外,為全面推動公路文化大發展,山東將把文化公路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納入公路工作總體規劃,與中心工作一同部署,一同實施,打造具有山東特色的文化公路。 
    “兩保兩樹”塑造新形象 
  跨入“十二五”,山東交通提出在全系統深入開展“保暢通、保安全、樹品牌、樹形象”的“兩保兩樹”活動。為此,公路部門要求全省公路系統要把深入開展“兩保兩樹”活動當成今后的一項重點工作,并與四化管理緊密結合起來,為社會和公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公路交通服務。 
  連通城市的高速公路和四通八達的國省干線,為經濟建設的平穩提速保駕護航;飛架海河的橋梁和通村到戶的瀝青(水泥)路,讓農民兄弟的小康路夢想成真;一片片精心編織的暢安舒美的公路網絡,一個個滲透著生態、綠色、環保、文明的和諧理念,把山東公路的名片襯托得更加耀眼奪目。 
  隨著“兩保兩樹”活動在公路系統的深入開展,山東公路正在生動地譜寫結構優化、網絡銜接和運輸一體化集約發展的新篇章。 
  在“兩保兩樹”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山東公路部門在進一步完善公路網絡基礎上,建立完善養護、路政人員聯合巡查制度,提高巡查效率和隱患發現速度。加快區域應急指揮調度機制建設,提升應急反應水平。做好高速公路可變情報板的更新維護,不斷完善信息采集、分析、處理和發布機制。積極推廣實行“路警聯合”辦公,進一步提高應對災害天氣、交通事故、公共安全等突發事件能力,避免長時間堵車事件發生。同時,加快不停車收費系統建設,截至目前,山東已建設了200多條ETC車道。 
  隨著一大批山東公路品牌的誕生,山東公路為民、務實、人本、和諧的良好形象也樹立起來。為此,公路部門要求把關注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的同時,更加注重提供高效優質的公共服務,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交通改革發展成果,樹立起良好的山東公路形象。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