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日本電子商務物流發展

2012-9-23 9:33:00 來源: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國內大中城市經常能夠看到的便利店7—11,其背后的整個運作卻是由一個日本最先進的物流系統支撐。被日本的主要零售商伊藤洋華堂引入的7—11作為其下屬公司成立于1973年,目前已經成為日本最大的連鎖便利店。近日,他們與著名的網絡運營商雅虎公司聯合宣布,兩家公司將開展一攬子業務合作,這成為他們進軍電子商務市場的一大信號。日本社會的電子商務應用程度頗高,以樂天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平臺已經讓很多的消費者熟悉了電子商務,而作為消費體驗中的重要環節,一套建立在信息化系統之上的物流系統成為眾多運營電子商務企業的標準“配置”。

  企業看好電子商務物流

  7—11公司的JIT(零庫存物流體系)不完全是交貨時間上的事,它同時也包含了以最快的方式通過信息網絡從各個門店收到訂貨信息的技術,以及按照每張特定的訂單最有效率地收集商品的技術。該流通中的各個環節所需要共享實際需要的信息、綜合相互的共同業務以保證順利地流動信息和商品,基本上依賴于這個非常先進的物流系統支持。在陸地、海上、空中運輸的整個領域,推進衛星定位系統(GPS),另外由于食品等有必要進行低溫物流,也配備冷凍車、冷庫等低溫設施,開發引進保冷容器等保鮮材料,完善從產地到消費地的冷鏈系統。同時在一般道路上和專用道路上自動運行的專用卡車等新型物流設備及技術等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三井物產(E-SOKO)與伊藤忠商事共組的達康存貨網絡公司(Dot.com)、日棉公司(Cargo-Now)是目前應用信息化系統開展物流電子商務服務的典型企業。以住友商事、三菱商事和三井物產這三家公司為中心所設立的(LogiLinkJapan)物流連結日本為例,包括求貨、求車、求庫等信息系統、貨物情報、空置貨車和空置倉庫等信息全部通過互聯網進行發布。透過搜尋這些情報,提高貨車的積載效率及倉庫的使用效率。由于信息通訊技術的革新,做到了信息的瞬時傳送、廣泛共有及大量信息的貯存、處理。信息活動貫穿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在物流作業的各個環節使用各種先進的物流專用設備和技術,是各物流企業提高作業效率和節約服務成本的一個主要手段。

  電子商務物流“蔚然成風”

  物流電子商務化表現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數據庫化和代碼化等技術。日本物流行業的另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充分利用電子信息化的手段,尤其是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完成物流全過程的協調、控制和管理,實現從網絡前端到最終客戶端的所有中間過程服務。其中最顯著的特點是各種軟件技術與物流服務的融合應用。通過實現系統之間、企業之間以及資金流、物流、信息流之間的無縫連接,而且這種連接同時還具備預見功能,可以在上下游企業間提供一種透明的可見性功能,幫助企業最大限度地控制和管理庫存。物流電子商務其主要的運作流程與運作模式始于豐田汽車制造公司,為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益,降低生產成本的需要。豐田公司開始從倉庫管理著手進行改革,把倉庫從各自所屬的生產廠家中脫離出來,成立專門的倉儲中心,集中存放并管理各生產廠家的零部件,直接供應總安裝車間。這一管理方法,當時為豐田公司所專有。

  不久后,這一管理模式迅速在日本全國得到推廣。倉庫管理的變革,大大地促進了運輸業的發展,從而在日本就有了專門從事倉儲管理和貨物運輸的物流企業。從業務范圍上說,物流主要包括貨物運輸、倉庫保管、裝卸搬運、貨物包裝以及流通加工五項主要業務。日本的物流企業可從事其中一項或多項業務,這些業務在獲得許可時都已注明,只有較大的物流公司才能夠從事上述所有業務。如豐田物料搬運公司,它提供給豐田公司多樣化的物流系列產品和完善的物流系統服務。以自動搬運技術為基礎,將搬運(無人化搬運車)、保管(自動倉庫)和控制(系統軟硬件)的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全面支持所有行業的物流。

  20世紀80年代后,流通業務將準時生產制引入商品流通中,生產者和銷售者采用準時制生產、準時流通的運營方式,加快了物流業信息化的步伐。特別是近幾年來采用了信息技術和條碼技術,物流業已基本實現了信息化、網絡化和機械化。一是條碼技術的廣泛應用。每件貨物、每個托盤、每個集裝箱都有自己的電子名稱(條碼),這樣可以利用傳送帶等機械對貨物進行自動分揀、裝卸。二是手持機的廣泛應用。手持機通常是無線的,叉車、吊車的操作員人手一個,利用手持機接受裝卸指令,在裝卸貨物時刷貨物條碼進行確認。手持機的應用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入貨差錯率,還可為物流計算機管理網絡系統提供最原始的數據。物流公司和貨主可隨時從網上查詢貨物的位置,并發出作業指令。三是裝卸運輸對象的標準化。由于貨物包裝形狀和規格各異,為便于機械化裝卸及各種方式聯運,日本國土交通省制定了系列標準,統一了貨架、托盤和集裝箱的尺寸標準,使裝卸搬運的對象實現了集約化,甚至給24小時便利店配送的貨物都有專用的、帶輪的和可折疊回收的集裝箱。

  日本的一些大公司如日本通運公司、電信通訊公司等正跨越不同行業間的鴻溝,聯手建立電子物流信息市場。計劃新設立的法人公司將有3000多家公司參加,將是涵蓋整個日本國內的一個包括一切物流分支部門的大市場,使日本電子物流信息市場的規劃、構筑和運行走在世界的前列。在信息化上,日本企業通過有效地利用IT技術,開發出智能交通系統I S。物流電子數據交換EDI、供應鏈管理SCM的應用也已普及化。

  日本物流業除了積極向他人學習借鑒之外,還非常重視自身的科學研究。他們成立了物流研究所、物流學會等機構,組織各方面專家、學者和物流工作者,對共同關心的物流問題進行理論與實際應用的研究。

  政府積極促進

  日本政府推進物流發展主要是積極加快建立物流基地。首先,由政府牽頭確定市政規劃,在城市的市郊接合部、內環線之外(或城市之間的主要干道附近)選擇合適的地塊作為建設物流基地的選址。在日本,一般的物流企業在東京、名古屋、大阪和神戶等大城市或周邊地區建有分中心,以達到快速轉運、分運的目的。 其次,將基地內的地塊分別以生地的價格出售給各個不同類型的物流行業協會,協會以股份制的形式在其內部會員中招募資金,用來購買土地和建造物流設施,同時成立專業公司來負責此項工作。協會成員的出資額可多可少,不足部分政府還可提供長期低息貸款。

  再次,政府對已確定的物流基地積極加快交通設施的配套發展,在促進物流企業發展的同時,促使物流基地的地價升值,使投資者能得到回報。最后,各個協會的專業公司則根據當前本行業的實際需求在物流基地內統一規劃建設物流設施,建成后由專業公司負責管理。協會中出資的會員都可以按照自己業務的大小向專業公司承租物資設施,并可享受相同的優惠價格。這樣一方面保護了協會中投資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協會成員之間的相互競爭,使物流設施得到充分利用。由此衍生出的“6S”管理源于日本的先進管理制度,包括整理、整頓、清潔、清掃、素養和安全六個方面,通過規范現場,營造一目了然的現場環境,培養員工良好的工作習慣,最終提升人的素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