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聯邦快遞和UPS獲牌照 或侵蝕EMS高端市場

2012-9-20 9:56:00 來源:時代周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無照”經營兩年的兩家外資快遞企業終于獲得了中國國內快遞牌照。 
  9月7日,國家郵政局發布公告稱,批準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聯邦快遞”)、優比速包裹運送(廣東)有限公司(下稱“UPS”)經營國內快遞業務。
  此前,外資快遞巨頭一直處于政策的壓抑期。2009年實施的《中國郵政法》,明確要求所有快遞企業都必須向郵政局申請運營牌照,外資快遞巨頭不得不為“現有的業務申請快遞經營許可”。
  本次國家郵政局的公告還顯示,聯邦快遞首批獲準經營國內快遞業務的地區包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天津、大連、鄭州、成都8個城市;UPS首批獲準經營的地區包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西安5個城市,獲準的業務范圍包括除信件之外的國內快遞業務。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時代周報采訪時認為,跨國快遞巨頭的到來,首先受影響的是中航協下面的航空貨運公司,因此反應最為強烈。而一旦兩家快遞在國內各省市網點完成布局,對于長期處在低價惡性競爭生態環境中的國內快遞業來說,也面臨重新洗牌的可能。
  外資快遞青睞高端市場
  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消息,聯邦快遞和UPS于今年5月申請經營國內快遞業務許可;9月6日,國家郵政局正式批準了兩家公司的申請。
  事實上,聯邦快遞和聯合包裹公司早在多年之前就開始經營國內快遞業務。據了解,聯邦快遞在2006年12月8日從商務部獲得投資證書和2006年12月20日從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獲得國內服務營業執照之后,于2007年5月開始在中國開展國內遞送業務。
  2009年10月,由于《中國郵政法》實施,要求建立快遞企業經營許可機制,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依法取得經營許可,并按照許可的經營范圍、地域范圍提供快遞服務。這讓國內快遞企業有了發展的機會。
  到2011年底,我國快遞行業依法取得業務經營許可證的企業超過6800家。其中,申通快遞共有獨立網點及分公司830家,服務網點及門店5000余家,中轉部62個。另一家知名快遞企業韻達快遞,在國內的服務網點也達到了3000余家。事實上,動則上千個服務網點,在民營快遞企業中,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相較之下,即便是身為世界500強的UPS和聯邦快遞等外資快遞公司,在中國內地也一直難有發展。以UPS為例,目前其在全國包括分公司、操作中心、服務點等各種形式的網點,僅有79個,分布在全國30余個城市。
  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1年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當年全國國有快遞企業業務量完成10.8億件,實現業務收入271.1億元;民營快遞企業業務量完成24.8億件,實現業務收入374.5億元;外資快遞企業業務量完成1.1億件,實現業務收入112.5億元。國有、民營、外資快遞企業業務量市場份額分別為29.4%、67.6%和3.0%。
  這樣的成績,顯然不是外資快遞企業實力的真實寫照。實際上,近段時間來,外資企業已開始在國內快遞市場上低調布局。
  今年3月,UPS公布了收購歐洲第二大快遞公司TNT的計劃。TNT旗下的天地華宇在國內擁有龐大的公路快運網絡。聯邦快遞也已實現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成都五地機場的國際快遞服務。
  如今,兩家外資巨頭既然已經跨過了在國內“深耕”市場的法律門檻,其對本已競爭激烈的國內快遞市場的擾動,已不可小覷。
  國內快遞行業的從業者,對于兩大“外來和尚”的進駐,倒顯得十分平靜。UPS和聯邦快遞獲得國內牌照后,各大國內快遞企業都不愿公開對此作評價。
  順豐速運一位高層向時代周報坦言,“無論是UPS還是聯邦快遞,在國內的網點都很少,暫時對我們構不成什么威脅!闭憬】爝f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筱榮在接受時代周報采訪時,則認為,“短期內,不會有什么影響!
  作為國內快遞大省,浙江的在冊快遞企業達到800多家,“其中絕大多數是民營快遞企業!蓖躞銟s說。在國內快遞行業中,處于領軍地位的“四通一達”(中通、圓通、申通、匯通以及韻達)均由浙江人創辦。
  在王筱榮看來,外資企業過去做國際快遞業務,與國內快遞企業并沒有太多交集。如今,就算國內物流市場對外開放,外資企業依舊會將目標瞄準高端市場,大多數國內快遞企業做的是中低端市場,不會感受到太大的壓力。
  由于外資快遞企業的用工、運作成本較高,因此,王筱榮并不認為UPS和聯邦快遞會把精力放在回報較低的中低端客戶上,“按照他們的成本,如果要走低端市場,還要保持原來的服務水平,肯定是要虧本的!
  《2011年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布的另一組數據,似乎也印證了外資快遞企業對高端市場的青睞:外資快遞企業在僅有全國市場份額3.0%的情況下,其收入比重卻占到了全行業的14.8%。
  從單件包裹看,動輒20元起步的外資快遞企業的收費,的確高于大多數國內民營快遞企業!巴赓Y企業在國內的主要競爭對手是EMS和順豐速運!敝袊爝f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從目前的網點分布看,兩家獲得牌照的外資快遞企業,起碼要在5年內投資10億美元,才有可能趕上EMS和順豐的規模。
  或提升快遞業服務質量
  事實上,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時代周報采訪時表示,兩家外企獲得牌照,對消費者而言,或許實際意義更大。
  “國內快遞,特別是民營快遞的服務意識和規范性,還需要大大提高!币晃徊辉妇呙碾娚虖臉I者向時代周報透露,“快遞企業服務質量出現問題,很多時候要電商,甚至買家自己來承擔!
  雖然絕大多數快遞企業都聲稱,消費者在收到包裹后,可以先拆包檢查貨物,但是實際上,消費者還難正常行使這一權利。更多情況下,快遞員會直接將包裹放在公司、學校的收發室,就算是完成了一次投遞。
  “買家的貨丟失了,或者有質量問題,很少會想到找快遞公司投訴,往往是直接找賣家,甚至電子商務平臺投訴。”上述從業者稱,很多時候,賣家只能給快遞公司背黑鍋,代為賠償。
  王筱榮認為,外資企業的進入,對民營快遞企業而言,在服務理念上將會是一個很大的沖擊。如UPS、聯邦快遞等外資企業,經過了多年的發展,早就已經有了一套十分成熟并且規范的管理方法和運作模式。
  “把外資企業和國內的快遞企業放到一個市場里競爭,服務品質就顯得十分重要!蓖躞銟s說,“當然,用戶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本土航空貨運受沖擊
  UPS和聯邦快遞獲得國內快遞業務牌照后,國內快遞從業者幾乎全部保持靜默的同時,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中航協”)倒成了最堅決的反對者。
  早在今年7月,當聯邦快遞和UPS遞交國內快遞經營許可證申請后,中航協就曾以擔心其變相獲得“第八航權”和形成壟斷為由,極力阻止相關部門批準外資快遞獲牌照。
  “第八航權”是國際航空運輸業認定的九種航權中的一種,具體是指某航空公司自本國抵達另一國城市后,再連接抵達國家的國內其他城市的市場經營權。截至目前,中美兩國的“第八航權”均尚未向對方開放。
  此前,中航協市場研究部研究員朱慶宇發表文章稱,國家郵政局的公示信息顯示,聯邦快遞、UPS此次在中國境內申報的企業均以“臺港澳法人獨資”面目出現。實際上,總部設在美國的聯邦快遞和UPS都是全球性跨國運輸服務公司。朱慶宇擔心,聯邦快遞和UPS在獲得國內快遞牌照后,會“借快遞之名,行航空運輸之實”。
  據統計,到2011年底,聯邦快遞在全球擁有692架飛機,UPS在全球則擁有飛機523架。國內最大的貨運航空公司—新中國貨運航空有限公司在2011年成立時,全貨機僅有11架。順豐速運作為全國擁有飛機最多的快遞企業,也僅有30架左右。面對懸殊的實力差距,中航協的擔憂不無道理。
  更關鍵的是,中國航空貨運正在度過艱難的時期。根據中國民航局公布的《2011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全行業完成貨郵運輸量557.5萬噸,比上年降低1.0%。這是中國航空貨運自2006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情況在2012年也沒有好轉。中國民航局數據顯示,到2012年7月,全行業完成貨郵運輸量除2月份有過一次明顯的正增長以外,其他月份均為負增長。
  國際兩大快遞巨頭在此時進入中國,顯然讓國內本已不甚明了的航空運輸業,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局面。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