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巨鱷入華能否引發“鯰魚效應”?
2012-9-13 10:51:00 來源:浙商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國家郵政局9月7日公告稱,聯邦快遞和UPS獲得國內快遞牌照。在公示結束三個多月后,兩大國際快遞巨頭終于如愿進入中國市場。雖然FedEx、UPS、DHL等國際快遞巨頭在國內消費者來說已經不陌生,但是在此之前,他們主要還是經營國際快遞業務,與主攻國內業務的眾多國內快遞企業并無太大的沖突。成功獲得國內快遞牌照后,FedEx、UPS將在國內快遞業務市場尚和國內眾多快遞企業展開正面交鋒,快遞行業洗牌動作必將加快。
國內快遞行業競爭激烈,外資快遞企業缺少成本上的優勢,因此,FedEx、UPS的國內快遞業務必將會發難中高端快遞市場,首當其沖受影響的將會是順豐速遞、郵政EMS,甚至是“四通一達”。順豐速遞一直以來專注的是中高端快遞市場,國內快遞業務范圍已覆蓋全國所有省、直轄市,順豐不管在業內還是在消費者中均有不錯的口碑。但面對國際快遞巨頭,從服務質量到企業經營管理尚有較大的差距。隨著國際快遞巨頭國內快遞業務的逐漸展開,順豐速遞將會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也許這正是順豐謀求轉型的原因之一。
順豐兩次業務轉型時間也比較巧合,國家郵政局在5月25日對于兩家快遞巨頭獲得國內快遞牌照進行了公示,隨即,順豐推出自己的中高端電子商務平臺順豐優選,以進口食品為主,優質國產食品為輔,涵蓋母嬰食品、營養保健品、糧油副食、酒水飲料、沖調茶飲、休閑零食、餅干點心、生鮮日配及美食用品等九大品類、五千多款。9月,順豐又宣布推出一款慢速快遞產品“四日件”,該產品價格較傳統的順豐產品更優惠。如果說順豐優選是順豐速遞橫向業務的試水,那么近期推出的“四日件”則是順豐速遞業務的縱向擴張。向來以價高聞名的順豐,通過降速降價來向中低端市場擴張,勢必沖擊被申通、圓通、中通、匯通和韻達壟斷的電商市場。
郵政速遞擁有政策方面的優勢,擁有信件專營權,國內業務網點遍布業務范圍遍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所有市縣鄉(鎮),而僅年來,由于民營快遞企業的分食,郵政速遞的市場份額不斷下滑。網購快遞是郵政速遞目前最大短板。
近三年網絡購物帶來的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繼續呈爆發式增長,快遞企業因國內網絡購物帶來的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3.9%、108.5%、89.1%,而公司國內速遞業務收入近三年增速為14.51%、12.88%、16.36%。顯然,公司并未分享到網購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在國內中高端快遞市場上受國際巨頭的擠壓,郵政速遞必然也會加大縱向業務的擴展力度。中國速遞服務公司與支付寶最新打造的“e郵寶”就是一款主要針對國內經濟型速遞業務,專為中國個人電子商務所設計,采用全程陸運模式,其價格較普通EMS有大幅度下降,大致為EMS的一半,但其享有的中轉環境和服務與EMS幾乎完全相同,而且一些空運中的禁運品將可能被e郵寶所接受。
目前“四通一達”的贏利點主要來自網購和電子商務的物流需求,然而市場現狀則是,中國消費者對網購快遞價格相當敏感,其快遞價格相對國際快遞巨頭來說是非常低的,因此并不太可能成為聯邦快遞和UPS的直接競爭對手。但是,受順豐、中郵速遞業務擴展的擠壓,“四通一達”的日子已不大好過,同時,包括重組的天天快遞與國通快遞(原CCES)在內的快遞企業,要想取得市場份額,必定會投入大量的精力參與競爭。
內憂外患雙重加碼下,國內快遞業將加快洗牌步伐。國內快遞企業要面對國際快遞巨頭的競爭,必須完善自身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從這點來說,國際快遞巨頭的“入侵”對行業發展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聯邦快遞和UPS這兩條“鯰魚”能否激活中國快遞市場,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