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外貿僅增0.2% 刺激政策箭在弦上
2012-9-11 10:22: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8月份的進出口總值同比僅僅增長了0.2%。
海關總署9月10日發布的統計顯示,8月份,中國出口同比增長了2.7%,進口下降了2.6%。經季節調整后,8月進出口總值已經出現下降,降幅為0.5%。
糟糕的貿易數據預計會迫使決策層近期出臺穩定出口增長的政策措施。
外貿系統人士說,相關的政策建議已經上報至決策層,尚待批復。這些措施涵蓋出口退稅率的上調、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的加碼、信貸支持以及貿易的便利化。
口退稅率的上調建議涉及的不僅僅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多類機電商品也位列其中。此前,市場傳言玩具、制鞋以及家具等勞動密集型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將從當前的13%-15%上調至17%,實現全額退稅。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人士透露,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的額度有望從年初的2400億美元的規模進一步加碼15%,也即是增加360億美元。另外,金融危機時曾經出臺過的“421成套設備專項計劃”(為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提供保險專項資金)將常態化運作。
多市場份額下降
海關統計顯示,1-8月,中國出口同比增長了7.1%,進口增長了5.1%,貿易順差已經達到1206億美元,擴大了31.8%。
根據海關發布的新聞稿,1-8月,外貿大省江蘇的進出口額僅為零增長,而上海和山東的出口額已經出現微幅下降。
出口商品方面,占比約57%的機電商品出口增速相對穩定,1-8月增長了8.3%,而服裝、紡織品、鞋、家具、塑料制品、箱包、玩具這七大類勞動密集型商品的出口增速有高有低,其中紡織、服裝出口已經出現負增長。
這七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占中國出口額約兩成。
中國最大的服裝出口商之一的上海飛馬集團總經理陸龍生告訴記者,公司8月份的訂單已經出現下滑,“即將開始的秋交會預計情況不會樂觀。”他認為,當前最大的困境在于外需的疲軟,就服裝行業來說,因為棉花等生產資料價格的下跌,原材料的成本壓力比去年略有緩解。
第一紡織網分析師汪前進說,以棉紡行業為例,當前棉紡業的開工率僅有6-7成,而往年同期開工率一般在9成左右。
廣東一家國資背景的大型玩具出口商介紹,外需疲軟以及各種成本壓力之下,不少玩具工廠根本無力接單。他說,過去工廠愿意短期接一些無利潤的訂單支撐工廠運轉,待市場好轉時再彌補回此前虧損,但現在,“無利潤的訂單已經沒有工廠敢接,因為前景太灰暗,短期內根本看不到好轉的希望。”一些原本規模在6000人左右的玩具工廠,現在裁員至2000人左右。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告訴本報記者,當前歐美市場缺需求、缺信心、缺辦法這一“三缺”局面仍然未有改變,美國、歐洲以及日本都在積極擴大出口,重振制造業,“大家都在搶奪日益縮水的蛋糕,貿易沖突一觸即發。”
近期參與過商務部調研的一家企業介紹,商務部高層在會議上提到,從1-7月的數據來看,20個發達國家中,有16個國家市場上,中國商品的市場占有率出現微幅下降。就在2009年金融危機全面爆發期間,中國出口額雖然出現大幅下滑,但國際市場的份額卻沒有下降。
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微博)說,要警惕中國制造業因為成本壓力競爭力逐漸削弱的現狀。他說,當前中國出口企業負擔重,包括原材料成本、稅負以及投資信貸環境糟糕等多重因素,成本壓力導致的出口企業競爭力減弱這一問題嚴重于外部需求疲弱的現狀。
刺激政策將出
進、出口刺激政策的出臺已經箭在弦上。受訪人士普遍預計,在中共十八大和10月中旬的秋交會之前,系列穩增長措施會悉數出臺。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周世儉說,中國的出口增長關鍵看三季度,西方感恩節、圣誕節前夕是中國商品傳統的出口旺季。“這個時候出口引擎熄火,全年外貿‘保十’會很困難。”
周世儉提醒,要警惕8月進口的負增長,進口的下降,尤其是加工貿易進口的下降意味著未來數月中國的出口也難有好轉。他呼吁,促進口的措施,尤其是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應該盡快下調。
春交會前促進口的政策框架已經在國務院常委會議上敲定,具體政策仍在草擬中,貿易形勢的惡化預計會加速能源、原材料以及部分生活用品進口稅率的盡快下調。
穩出口方面,數家受訪的出口商都呼吁人民幣能夠適度貶值,增強中國商品的出口競爭力。前述玩具出口商說,出口退稅率上調雖然對企業有一定幫助,但象征意義多于實際效果,他期望決策層能在匯率和減稅方面有動作。
周世儉個人預計,在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已經貶值一個百分點的情況下,下半年人民幣還能再貶值1%。他說,現在出口大幅減速,此時如果人民幣匯率還保持著穩定,才是操縱匯率。
不過匯率的變動更為敏感,進口下滑導致的順差擴大可能會引來美國對人民幣匯率的再次施壓。
張燕生表示,中國制造當前缺穩定且熟練的工人、缺能夠支撐企業轉型升級的技術、缺足以彌補成本訂單,“穩出口的措施應該著眼于解決這三個問題,而不應只是在枝節上做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