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綏高速全長118.809公里 計劃今年建成通車
2012-8-8 15:21:00 來源:中國公路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毛烏素沙漠的邊緣,到無定河畔,一條掩映在綠色中的黑色巨龍正在成形,這就是正在建設中的榆林至綏德高速公路。榆綏高速公路是陜西省“2367”高速公路網規劃的組成部分,路線全長118.809公里,計劃于今年建成通車。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現代公路工程建設追求的是公路建設與環境友好最佳平衡,這一點,在氣候條件惡劣、地形環境復雜、生態環境脆弱的陜北地區更為突出。在這片土地上,黃土梁峁、沙漠戈壁是其主要的地貌特征,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春多風沙,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寒冷所導致的植株生長緩慢、成活率低下為公路工程建設當中的環境綠化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難題,一旦對這種平衡點的處理不夠精細,往往就會導致在道路建成的同時,周邊環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在陜北地區這種氣候條件下,對這種破壞進行恢復則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投入。
為盡可能避免對陜北地區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位于陜北黃土高原腹地的榆綏高速公路在建設之初就提出“綠色榆綏、生態榆綏”定位,采取建設與生態環保同步發展,動態設計的方式,對公路綠化、景觀完善進行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優化,確保在項目建成后形成綠化景觀“面線點”三級格局,“喬灌草”相搭配的立體綠化網絡體系。
為優化建設工序,早日達到綠化效果,榆綏建設管理處要求綠化施工單位早進場、早開工,上足人力設備,搶抓春秋綠化有利時機施工,在施工時盡量少開挖,少擾動,最大限度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并根據地形地貌和氣候特點,針對陜北地區生態環境極為脆弱的特征,選取紫穗槐、波斯菊、樟子松、山杏等適宜當地自然條件的喬灌木作為綠化栽植苗木,在栽植過程中采取鋪設草簾或草方格的方式,防沙、固沙、防滑、保墑,有效地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
為建設一條優質路、生態路,榆綏建設管理處進一步提升了精細化管理和優化設計力度。針對全線互通立交區、服務區廣場和隧道洞門等特殊區域,專門邀請省內綠化專家進行單點設計,聯系當地園林設計部門進行設計咨詢和專項指導,提供優化參考意見,并委托西安美術學院等單位進行景觀專項設計。結合地形地貌特點,在沙漠段挖方上邊坡將不易成活的混播草優化為栽植紫穗槐,在骨架拱形護坡和非沙漠區的上邊坡中增加波斯菊,有效地點綴了坡面綠化效果,同時,在碎落臺增加樟子松等常綠喬木,并間隔栽植山杏等灌木,確保營造四季常青的綠化效果。
經過榆綏高速公路建設者三年的艱苦奮戰,樟子松、紫穗槐、波斯菊開始逐漸染綠路基邊坡、隧道洞門,一條掩映在綠色中的黑色巨龍即將展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