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搶灘中日韓自由貿易“示范區”

2012-8-6 9:56:00 來源:新金融觀察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環渤海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劉良忠副教授分析,貿易范圍擴大到山東及周邊,將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中日韓自由貿易區”這一設想隨之而出,并在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峰會上提出。設想中,“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是一個由人口超過15億的大市場構成的三國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區內關稅和其他貿易限制將被取消,商品等物資流動更加順暢,區內廠商往往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獲得更大市場和收益,消費者則可獲得價格更低的商品,中日韓三國的整體經濟福利都會有所增加。 
  從貿易數額及貿易基礎而言,煙臺也是當仁不讓。煙臺市商務局提供的資料表明,日本在煙臺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有81個,外資額13.4億美元,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0家。韓國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有 197個,外資額33億美元,其中世界500強企業7家。目前,日本的三菱、本田、豐田等,韓國的現代、LG、斗山、大宇造船等世界500強企業均投資煙臺。“2011年,煙臺進出口總額完成453億美元,其中日本、韓國的外貿額占據全部外貿額近40%。”劉明杰介紹。
  “這是煙臺搶先一步的重要砝碼。”劉良忠認為,對煙臺,對日本、韓國,彼此都有厚重的基礎。他認為,煙臺將圍繞彼此的共性如制造業、旅游業等重點產業,強化與日、韓大企業集團戰略合作。在他看來,在山東多個城市中,煙臺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屆時可以借鑒中國—東盟的模式,結合自身實際揚長避短。
  “樣本”亦非平坦
  “還不清楚有這個(自由貿易區)。”8月2日上午,沁水韓國工業園內,在新金融記者的走訪中,多家企業負責人如此表示。而在隨后走訪的多個工業園區內,也有部分企業對此并不了解,甚至園區負責人也沒有弄明白怎么回事。
  “煙臺民間資本活躍,并不意味著都對貿易區感冒。”當地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坦陳,“先行區”畢竟是試驗區,用以探索,還有更多事情要做。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范振洪在接受新金融記者采訪時介紹,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建立最終實現中日韓地方政府交流平臺、產業合作平臺、東北亞物流合作平臺、國際會展平臺,未來,三個國家在投資、關稅、人才等方面加大相互合作,其優惠政策主要在“示范區”內試驗。他認為,其間涉及領域廣泛,三個國家在推進時間、力度、方式等方面都不一樣,意味著實現目標的路并不平坦。
  作為煙臺,還要面臨“先行區”被爭奪的處境,其鄰居青島、威海等地并不示弱。劉明杰坦陳,在產業方面,三地各有優勢,煙臺優勢產業是制造業,青島的優勢產業是服務業,威海則是服務業、制造業等具多個優勢產業。
  范振洪介紹,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示范區在山東,包括青島、煙臺、威海、日照、東營、濱州、濰坊7個城市,涉及3300萬人,但沒有提出具體在哪個城市,各地都非常重視,力度最大的則是煙臺、青島、威海。他進一步介紹,山東省政府對此也在積極組織對日本、韓國的招商活動。
  “自貿區真正建立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山東省社會科學院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廣杰表示,中日韓自貿區可以促進整個東北亞以及東亞經濟的一體化,它不僅涉及經濟因素,還要考慮政治的影響。他告訴新金融記者,山東不僅具有區位優勢、工業產業優勢,并與日韓之間的產業互補性較強,雖然之前承接了不少日、韓等國的優勢產業,但很多核心技術并不在自己手里。他直言,山東及國內企業目前最大的瓶頸是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目前山東承擔的高新技術產業比重達30%,但大部分產業都是跨國企業在山東設立的加工、組裝車間。而在產業層次上,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還不夠完善。
  劉良忠對此表達了同樣觀點。他認為,自貿區談判是一個很長的過程,而要實現規劃中的如“零關稅”等,則需要10年左右,追趕上歐盟的效果,或許要20年的時間。他說,山東及中國對此積極熱情,但對于日本、韓國來說,并不是如中國般熱情,特別是日本,從目前的狀況看,其積極性并不是太高。
  范振洪認為,僅從示范區而言,最終將是青島、煙臺、威海等地一盤棋,統一規劃,不能各自為戰,更不能自相殘殺,加大科技創新的能力,以掌握中日韓合作主動權。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