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服務貿易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2012-8-30 9:53:00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市場低迷,國際貿易和全球發展環境趨于嚴峻,各國都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服務貿易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成為國際經濟的競爭焦點和合作熱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發展服務貿易既面臨著重大外部機遇,也面臨著不少挑戰,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國際國內的戰略機遇,制定合適的發展戰略,促進服務貿易快速發展。 
  服務貿易是指服務的跨境交易。近20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化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服務的可貿易程度不斷提高,服務貿易快速發展。面臨國際經濟環境和我國比較優勢變化的新形勢,不斷增強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是我國對外貿易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同時,對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也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一
  服務貿易是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國際經濟競爭的焦點和合作熱點。
  第一,發展服務貿易是提升我國國際分工地位的必然要求。我國雖然已經是貨物貿易世界第一出口國、第二進口國,但在全球分工中仍處于低端,主要從事低附加價值的環節。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續提高,影響我國比較優勢的基礎因素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普工工資快速上漲,勞動密集型產品國際競爭力受到削弱,但勞動者素質明顯改善,勞動者受教育年限大大增加。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不僅可以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為勞動者提供更高收入、更加體面的就業崗位,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我國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從而彌補成本上升對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侵蝕。此外,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是提升我國在全球分工地位的方向,從研發服務到專業服務等生產服務,正是“微笑曲線”兩端的高附加價值環節,因此,發展服務貿易有利于延伸我國參與國際分工的價值鏈條,提升分工地位。
  第二,發展服務貿易是推動我國服務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服務業與服務貿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一方面,服務貿易可以引進新的商業模式、培養國際化的人才、加劇國內服務市場競爭,帶動服務業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服務業對外開放將推動服務體制的改革,從而促進服務業發展。此外,發展服務貿易有利于加速發展高端服務業。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充分利用發達國家的外部市場,有利于在高端服務業中形成規模經濟,從而加速高端服務業的發展。
  第三,發展服務貿易是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我國經濟中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的問題十分突出,轉變發展方式已經成為當務之急。發展服務貿易,一是可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服務業在經濟中的比重;二是有利于節能減排;三是有利于提高國民經濟整體運行效率;四是有利于縮小地區差距與收入差距。中西部地區發展貨物貿易出口受制于區位劣勢,但發展某些服務貿易則不受區位的限制。例如,很多服務外包只需互聯網即可解決與外界交易的問題,工程承包、旅游出口等也不受內陸地區的區位條件限制。發展服務貿易不僅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而且有利于縮小內陸地區與沿海地區的收入差距。
  二
  這些年來,我國服務貿易結構快速變化,發展成效顯著,但服務貿易持續逆差,國際競爭力依然亟待增強。
  一是服務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在全球排名迅速提升。2011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4209億美元,居世界第四位,其中出口額為1828億美元,位列世界第四,進口額為2381億美元,位列世界第三。
  二是服務貿易結構快速變化。服務貿易快速增長的同時,服務貿易結構發生了重要變化。過去5年中,從出口結構看,旅游、運輸、其他商業服務等傳統的服務出口活動仍然是最主要的幾類服務出口,但占全部服務出口的比重明顯下降,建筑服務、咨詢、計算機服務和保險服務的比重則分別提升了5、7、3.4和1.1個百分點。這種結構快速變化,反映了我國服務貿易比較優勢的變化。建筑服務的國際競爭力快速提升,這是因為在2010年全球負增長、主要建筑服務出口大國均出現較明顯降低的形勢下,中國是唯一出口保持增長的建筑服務出口大國,而且增幅高達56%。咨詢與計算機服務出口比重的大幅提升,則得益于我國在服務外包中迎頭趕上,商業流程服務與信息技術服務是服務外包的主要內容,對應的正是咨詢服務與計算機服務。相比之下,服務進口結構變化較小。比重上升的只有3類,分別是旅游上升了6.4個百分點,廣告、宣傳上升了0.2個百分點,電影、音像服務進口占比提高了0.1個百分點。其他各類服務占進口的比重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三是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總體低下。中國服務貿易逆差持續擴大,從2006年的88億美元擴大到2011年的553億美元,貿易競爭力指數下滑,說明服務貿易競爭力持續下降。細分起來,雖然5年間金融、建筑、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咨詢等8項服務貿易項目國際競爭力有所增強,這與我國人力資源改善和國家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有著直接關系,但廣告與宣傳、運輸、旅游、電影與音像等5項服務貿易項目則國際競爭力減弱。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旅游服務的競爭力指數從5年前的正值轉為2011年的負值,旅游服務從2006年的96億美元的順差轉變為2011年高達241億美元的逆差,逆差額超過我國當年服務貿易逆差總額的一半,是我國最大的服務貿易逆差來源。旅游進口的大量增加,是因為我國公民出境旅游快速增長的結果,但是,我國游客在境外大規模購物消費,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國內商業流通領域存在的過度保護、價格虛高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雖然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尚不完善,但我國服務貿易出口依然具備不少潛力與優勢。
  一方面,我國服務出口的潛力巨大。按照IMF統計,2011年,中國服務出口與貨物貿易出口比值為9.6%,與全球平均水平相差近13個百分點。從占全球市場的份額看,2011年我國貨物出口占全球市場份額達到了10.6%,服務出口占全球市場份額僅4.5%,不及貨物出口占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半,這說明我國服務出口尚有很大的空間。另一方面,我國發展服務貿易出口具有獨特的優勢。一是我國具有豐富的人力資源,目前我國每年有近700萬大學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平均受教育年限在發展中國家名列前茅,這為我國發展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提供了人力資源的基礎。二是我國貨物貿易帶來巨大的服務貿易需求。三是我國具備發展服務外包的諸多有利條件。我國在人力資源質量與成本、基礎設施、配套服務、海外渠道等方面具有優勢,因此,服務外包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2011年,我國企業承接國際(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238.3億美元,同比增長65.0%,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四是我國經濟大國的魅力突顯,經濟發展前景持續看好,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在華開展投資或對華開展商務合作,這些商務活動有力地帶動了來華商務旅游。五是我國實施企業“走出去”戰略,有利于我國企業利用商業存在方式擴大服務出口。
  三
  當前,我們面臨著國際服務外包快速發展、新興經濟體基礎設施建設大潮、信息技術革命不斷深化帶來的計算機服務快速發展等重大外部機遇,也面臨著我國貨物貿易快速發展帶動相關服務、對外投資快速增長帶動相關服務等一系列國內機遇。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國際國內的戰略機遇,制定合適的發展戰略,通過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培育具有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引導服務出口結構升級,促進服務貿易快速發展。
  一是大力發展與貨物貿易相關的服務出口。作為貨物貿易大國,我國具備發展與貨物貿易相關的服務貿易的有利條件,貨物貿易對包括國際物流、電信、金融、保險等服務提供了巨大需求。目前來看,國際運輸是我國服務進口的最大項目,我國在國際運輸項目上存在巨額逆差;保險服務也是逆差。未來要著力提升我國企業在這些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利用好貨物貿易發展帶來的市場機遇。
  二是大力發展國際工程承包。我們面臨著基礎設施建設大潮,新興經濟體為了適應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的需要,正在大力建設基礎設施,美歐發達經濟體提出了“再工業化”戰略,將大力改建破舊基礎設施。我國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從設計、施工、管理等各個環節積累了人才與經驗,而且一批大型企業逐漸在國際工程市場上贏得了聲譽,這為我國抓住全球基礎設施建設大潮帶來的機遇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是大力發展服務外包。互聯網技術的深化應用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突破,將進一步促進服務分工的細化與服務外包。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2011年全球國際服務外包市場規模110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13%。我國人力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善,加之一些龍頭企業的涌現,有利于我國在國際服務外包市場取得更大份額。
  四是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出口。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出口,不僅是提升我國服務出口結構的要求,而且是增強中國“軟實力”的重要內容。中國也具備發展文化創新產業出口的有利條件,比如,深厚的文化傳統、豐富的人力資源、迅猛擴張的國內市場等。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與國外一流企業共同開發面向國際市場的文化創新產品,是推動文化創意產品擴大出口的一條重要途徑。
  五是大力發展商務旅游。應該有針對性地研究國際商務旅游的特殊需求,不斷改善商務旅游的環境,同時打造中國旅游、中國文化、中國服務的品牌,以商務旅游為龍頭,吸引商務游客帶動家庭來華旅游,增加商務旅游的附加價值。
  與此同時,發展服務貿易,還需要政府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保駕護航。首先,增強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要通過進一步擴大服務市場對內對外開放,推進服務領域改革,強化服務市場競爭,提升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其次,打造服務出口基地。要按照不同類型服務的特點,積極探索與打造服務出口基地,形成服務出口產業集群。當前,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應及時總結經驗,加以推廣,同時著力解決現存的問題,進一步提升服務外包基地的競爭力。除此之外,還要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國際旅游中心等,探索建立國際會議中心城市、國際健康服務中心城市、國際教育中心城市等,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打造品牌,形成產業集群。再次,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服務企業。不僅要引進國際知名服務企業來華投資,帶來服務出口,也要著力培育服務業龍頭企業,打造國際服務品牌。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對知識產權與信息安全的保護;通過加大人才培訓,提升人力資源質量;打造服務貿易促進平臺,探索建設適合服務貿易要求的貿易促進機制。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