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貿易紅火背后:經貿壓倒爭議 大國展開角力
2012-8-23 21:16:00 來源:時代周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8月的中越邊境,剛啟用不久的“金城二號陸路國際口岸”人來車往,顯示雙邊的貿易交換已經成常態。
長期生活在云南省紅河州河口縣口岸的越南商人阿利說:“中國提供了越南需要的全部產品,何況大家都要生活,都想賺錢。”
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的數字表明:中越雙邊貿易額1991年為3200萬美元,2011年突破400億美元,2015年這一數字將為600億。
口岸上的貿易晴雨表
8月8日,越南老街省將金城二號陸路國際口岸正式投入運行。越南媒體認為,這是“昆明-老街-河內-海防”經濟走廊中的重要通商口岸;同時,旅客及車輛可經此口岸出入境,為雙方開展正常貨物貿易提供便利條件。
紅河州河口縣商務局外貿科科長黃劍云說:“金城二號陸路國際口岸在中國方面稱為河口國際口岸或北山口岸,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河口與越南方面的貿易額一直呈增長趨勢,2011年進出口達到了76.5億元人民幣。”
越南與中國地緣相近、交通便利,貿易上的優勢非常明顯。越南的大米、煤炭、橡膠第一大出口市場是中國,而中國則是越南機械設備、紡織原料、建材、家電和農資產品的主要來源地。
中越經貿交往的活躍為兩國百姓帶來了實惠,也有利于兩國關系發展的基礎。越南海外國際旅行社中文市場部常務副總經理李木子表示,“我相當看好越中貿易發展前景,至少目前兩國口岸邊民直接受惠”。
越南工貿部認為,邊境貿易額為越中雙邊貿易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2006-2011年兩國邊境貿易仍強勁增長,年均增幅約29%。
“不過越南國家政策的調整很容易影響到口岸的貿易運行情況,2012年上半年河口對外貿易突然出現了下滑。”河口縣商務局副局長岳云松說,“例如2012年1月9日越南頒布了《關于加強對礦產勘探、開采、加工使用、出口等活動的管理工作》,開始控制資源出口。礦產資源是河口對外貿易進口的主導產品,在進口貿易中所占比例最高時達75%,此舉致使鐵礦砂進口下降96%以上。”
岳云松說:“國內政策對于河口的對越貿易影響也很大,例如云南省工業產品基礎比較薄弱,缺乏競爭力,或者大多數企業都是屬于流通型而非生產型;同時國家對化肥、燒堿和焦炭等‘高耗能、高污染、資源類’越南需求量較大的物資有稅率調控,因此本地對越貿易經常出現季節性波動。”
對于目前河口出現的新困難,黃劍云表示已向上級作了匯報,并提了具體建議,他說:“中國現行的邊貿政策滯后,不利于擴大對外開放。”
岳云松表示,很多想法和建議也與越南方面作過交流與探討,后者也很理解和支持,但是鑒于雙方的行政級別都過低,所以都只能等待各自高層的最終決策。
越中貿易逆差明顯
目前,中越之間已經形成了中國一個省區與越南多個省區共同合作構成跨國經濟走廊的跨境經濟合作模式。在2011年10月的第四屆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上,越南社會科學院中國研究所前所長阮貴輝就表示,中越兩國積極開展經貿往來,讓兩國邊境一線居民不僅能分享國際貿易合作的好處,還能分享與國內其他區域合作帶來的好處,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兩國政府在越南萊州、奠邊、老街、河江、諒山、高平、廣寧,以及中國云南、廣西等省區展開了形式多樣的邊境經濟合作。2011年9月,中國首個設立在陸上邊境線上的綜合保稅區—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正式運營,被認為是中越跨境合作取得新進展的標志。
2011年,越南財政總收入達到321億美元,發展穩定。作為國家經濟重要支柱之一的進出口貿易額達到了2021億美元,較上年增幅明顯。但李木子提醒,越南對美國一直是順差,對中國一直是逆差。2011年越南全年貿易逆差全部來自中國。
2011年,越南對中國貿易逆差為116億美元,它在出口原油、橡膠、海產品等大宗商品的同時,從中國進口機械設備、化工品和電子產品等制成品。
河口縣商務局副局長岳云松表示,中國出口越南的商品中85%為機電設備,而越南出口到中國的主要是農產品和資源性產品,經濟附加值差距嚴重。
“中國對越貿易及其逆差的形成是有系統性原因的,比如大量大規模的中國EPC工程總承包商在越南的存在直接促使了中國建材成為首要選擇,為越南低成本勞工而將工程從廣東南遷越南的工廠,仍然需要其在中國的供應鏈提供原材料和主要部件的供應,同時這些因素都非一夕之間能改變的。”長期服務于中國與東南亞商貿業務的中國籍律師褚建富說。
越南《海關報》報道,盡管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促進了雙邊貿易,但由于中國商品具有較高的競爭力,因此出口較多;至2015年,根據該貿易協定,越南要削減關稅,故中國商品進口有可能進一步增加。
但褚建富認為,隨著越南工業體系的逐步發展以及東盟內部貿易區的發展,越南對中國的進口依存度可能會有所下降,“如果中國不能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品牌知名度、提高向越南出口產品的高新科技含量,其目前的主導地位可能會受到威脅”。
大國角力
隨著2012年加入WTO過渡期的結束,越南將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美國媒體分析,美國將會把越南作為下一個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國家。事實上,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經表示將把越南確立為5個新興市場之一,以實現2015年對越出口增加一倍。
越南自1995年與美國建交以來,雙邊貿易額一直處于增長態勢,當年美國僅在越南進出口貿易中名列第13位,但2008年已經變成第二位,僅次于中國;2010年,越美雙邊貿易占越南外貿總額的11.93%。
目前,越南與美國關系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越南的學者認為:良好的越美合作關系,對越南與國際經濟接軌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李木子表示,美國、日本、俄羅斯在軍事與高科技領域擁有絕對的優勢。
李木子說:“如今越南市場上除食品外,凡對技術有些要求的輕工品基本是中國產品,如兒童玩具、家用小電器、文體用品等,但在汽車與摩托車領域,仍然是日本與韓國企業的天下。”
現在,越南用電量每年增長約15%,而本國發電量無法滿足這一用電需求。岳云松證實,越南北方多個省份需要從中國進口電力,該項目在中越貿易額中占有一定比重。
國有電力壟斷企業越南電力集團表示,從中國進口的低價電力占越南總供電量的6%。長期以來,美國、歐洲、日本和韓國的能源企業一直對越南欠發達的電力行業頗感興趣。然而,這些企業越來越無法與中國企業抗衡。
英國《金融時報》稱,投資銀行花旗集團的分析師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向客戶表示:中越之間的巨大經濟利益,可能有助于防止南中國海緊張局勢繼續升級。
褚建富認為,目前南海局勢不足以影響貿易的發展。“可以類比的是,中日和日韓之間的摩擦,基本沒有傷害互相之間的經貿往來。”
褚建富還表示,黃金價格飆升、房地產和證券市場蕭條、通貨膨脹嚴重、銀行壞賬增加及外國直接投資下降也是2011年越南經濟的另一個側面,這樣的情況估計今后仍將長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