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后交通運輸業負擔重 臨時補貼屬權宜
2012-8-22 9:09:00 來源::新華08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為今年乃至“十二五”時期我國結構性減稅的“重頭戲”,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正在逐步擴大。記者近日在山東采訪時發現,旨在減輕相關企業稅負的營改增試點,導致部分交通運輸類企業稅負不減反增。山東交通物流業部分人士建議,充分考慮交通物流業仍處于發展初期的實際,制定更加合適的稅率負擔,以達到扶持交通物流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一、當前物流業稅賦有待完善
據山東省交通物流協會介紹,目前物流企業運營成本上升壓力加大,利潤空間受擠壓,缺乏發展后勁,物流業的稅賦不甚合理。據調查,運輸型物流企業2008年燃料成本和過路過橋費約占總費用的30%-40%,到2011年第一季度已上升到55%-65%,其中燃料成本占40%左右,過路過橋費占20%左右。從稅賦上來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從國家到地方均沒有一個統一的物流項目,現行的營業稅將物流業務劃分為運輸與服務兩大類,分別征收3%和5%的營業稅稅率。而在實際經營中,綜合型物流企業各項業務上下關聯,互相重疊,很難區分運輸與服務收入,稅務機關一般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進行征收。
二是存在重復納稅現象。如物流園區出租倉庫,既要按照租金收入繳納5%的營業稅,還要繳納12%的房產稅,合計17%。除此之外,還要繳納土地使用稅等,稅收約占收入的25%,過高和不甚合理的稅負嚴重制約了物流園區和物流企業的發展。
三是制造企業因剝離非核心物流業務造成稅負增加部分,同級財政等額予以扶持補助的政策得不到落實。剝離后比剝離前稅負高出10%-20%,挫傷企業主輔剝離的積極性。
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11年底下發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在保證增值稅規范運行的前提下,根據財政承受能力和不同行業發展特點,合理設置稅制要素,改革試點行業總體稅負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基本消除重復征稅。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我國將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將改革逐步推廣到全國范圍。
二、“營改增”增加交通運輸業負擔
“營改增”后,在現行增值稅17%標準稅率和13%低稅率基礎上,新增11%和6%兩檔低稅率。但記者在山東采訪中發現,這一調整引起山東交通物流界的不安。這是因為,從上海稅改試點情況看,部分交通運輸企業稅負不減反增。之前,交通運輸業和服務業分別按照3%和5%交營業稅。對此,上海專門設立了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試點財政專項資金,對稅收負擔增加的企業給予過渡性財政扶持。
總部位于濟南的山東思銳佳順物流有限公司成立已6年,業務涉及倉儲、物流、運輸、貿易等,主要為中國重汽(10.09,0.02,0.20%)等制造企業提供物流配送服務。2008年,這家510人的物流企業就已進入中國物流百強。2011年,國內外物流業務額近5億元。但受近期經濟增速下滑影響,今年以來業務量下降30%以上,考慮到利潤影響,企業打算裁員15%-20%,這是在2009年都沒有出現過的情況。
目前,這家公司在上海設有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海運業務。對于營改增試點,公司董事長劉雷說:“我們做的是供應鏈物流,從倉儲、分解、配送,到成品發運,一票到底,運輸占營業收入80%以上。由于倉儲主要是為運輸服務的,基本上開具的是運輸發票。營改增后,便由3%的營業稅上升到11%的增值稅。由于進項不規范,導致稅收抵扣難,企業實際上吃虧了!睋榻B,目前山東運輸類物流企業交的是3%的營業稅,而多數企業70%的成本沒有進項稅發票。
劉雷告訴記者,對運輸企業來說,成本主要來自油耗、過路過橋費、人工工資和場地租金。按國家規定,只有油料和修理費能拿到增值稅發票,企業可以進行抵扣,而其他費用卻不能抵扣,F在,運輸司機在全國各地跑,加油后很難取得正式發票。90%以上是機打的小票,由于多數來自非定點加油站,很難取得增值稅發票進行抵扣。而油料消耗占運輸行業成本的40%,大部分不能抵扣。另外,過路過橋費、倉庫租金、人工成本、保險費等均不能抵扣。以上相加,不能抵扣的占總成本的8成以上。
山東省經信委交通物流處處長譚顏銘也認為,營改增不僅沒有降低運輸類物流企業的稅負,反而給企業增加了更多的稅收負擔。稅額的設定取決于物流業發展速度快慢。而目前的交通物流業處于一個初步發展階段,大投入、薄回報的現狀仍需要政策大力扶持,根本不具備納稅11%的能力。就山東的情況看,如果按目前試點執行,70%以上的物流企業稅收負擔增加了。
三、建議對交通運輸業采取合理稅賦
目前,山東有交通物流企業1萬7千戶,規模以上661戶,參加增值稅試點的142戶。鑒于營改增后交通運輸類物流企業的普遍擔憂,山東交通物流業相關人士建議慎重擴大試點范圍,或者針對交通運輸業制定更加靈活的政策措施:
一是設計符合現代物流業現有發展階段與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合理的稅種與稅率。建議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對在全國擴大稅收試點中進行總結,設置專門的物流業稅種,確定物流行業稅收標準,切實降低物流業稅負。譚顏銘認為,應該把所有與物流行業有關的稅種合并為增值稅的一個稅種,這個稅種應該享受原先倉儲、物流、運輸等稅種價格設置的優惠政策,稅額應該把重復納稅項目剔除后來設置。目前,堅持5%-6%的稅率設置較為合適。這樣,多數企業都具備納稅能力,也會減少稅源流失。
二是營改增后對正規物流企業進行政府補貼。劉雷說,現在很多社會物流企業不開發票,這對正規物流企業來說是不公平的。加油站、過路過橋費規范票據有個過程,這期間應通過財政補貼方式,給予企業以補償。建議充分考慮物流企業的成本現狀,盡可能擴大抵扣范圍。而且,目前交通物流企業很大一塊負擔,在不規范的交通罰款上。受行業潛規則影響,類似的諸多罰款,都沒有發票。
三是探索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稅收體制。山東佳怡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琳等人認為,從法制建設的角度來看,要讓稅收真正成為調節經濟、調節國民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就必須改革和調整現行稅制,從以流轉稅為主體的稅收制度轉為以財產稅為主體的稅收制度。同時,把增值稅從生產型調整為消費型。只有這樣,稅收的公平性、公正性和調節功能才能得到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