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現代服務業受益
2012-8-22 8:3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經國務院批準,安徽省成為“營改增”試點省份之一,8月1日起拉開新一輪稅制改革序幕,10月1日將完成新舊稅制轉換,省內眾多相關企業引頸期盼。
“營改增”是對服務業過去征收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從制度上解決營業稅“道道征收,全額征收”的重復征收問題,實現增值稅稅制下的“環環征收、層層抵扣”,稅制更科學、更合理、更符合國際慣例。記者走訪相關專家也證實,這一稅制改革利大于弊,將形成安徽的“稅收洼地”,有利于吸引外來資金的流入。
“1+6”模式運作搶抓試點機遇
安徽省試點準備工作從今年2月啟動,稅源信息移交、征管平臺搭建、稅源入庫銜接,政策體系支撐等關鍵環節工作基本到位,試點涉及的范圍選擇交通運輸業和現代服務業中的研發和技術、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物流輔助、有形動產租賃和鑒證咨詢等六個領域,簡稱為“1+6”模式。截至7月31日,全省4.62萬戶擬試點納稅人基本信息已移交至國稅系統。 “營改增”試點工作正式實施后,可能納稅人戶數有所增加,但變化不會太大。
省財政廳稅政處處長周名漿介紹,試點期間,在現行增值稅17%標準稅率和13%低稅率基礎上,新增兩檔低稅率,其中交通運輸業適用稅率為11%,部分現代服務業(除有形動產租賃適用稅率為17%外)適用稅率為6%。服務貿易進口在國內環節征收增值稅,出口實行零稅率或免稅制度。對納入試點的企業,規定應稅服務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上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低于500萬元的為小規模納稅人。
省財稅部門預測,大部分“營改增”行業稅負將有不同程度降幅。記者采訪有關專家也證實,這一稅制改革利大于弊,服務業將迎來發展機遇。
“上海的試點走在全國前列,雖然時間不長,但對安徽省及其他地方的影響已經日漸顯露。 ”安徽財經大學稅政專家認為,首先是影響周邊地區稅收收入。按照國家對過渡期政策安排,上海試點企業開具的增值稅發票,在非試點地區可以抵扣,也就是上海減稅,外地購買應稅服務的也要買單。其次,吸引了外地企業向上海轉移。一些廣告、軟件等服務類企業有向上海轉移注冊地的意向。因此,上海的試點影響了周邊地區企業競爭力。由于上海試點企業開出的增值稅發票能夠抵扣,而安徽省和其他地區同類企業仍然使用營業稅發票,無法抵扣,吸引了安徽省和其他地區企業優先購買上海的運輸和服務,降低了本地企業的競爭力。
可以預見,隨著改革試點范圍的擴大,“營改增”加快推向全國是大勢所趨。因此,安徽省作為“營改增”擴容試點地區之一,要搶抓試點機遇,學習上海先進經驗,走在稅改前列,吸引資金流入,形成安徽的“稅收洼地”。
避免重復征稅現代服務業受益
“增值稅是可以抵扣的,營業稅沒有抵扣,就存在重復征稅的問題,導致企業稅負比較高。營業稅主要是服務業繳納,因此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改革有利于發展服務業。 ”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增值稅是一環一環抵扣,從農業到服務業都征收增值稅,才能真正發揮增值稅的作用。 “營改增”意在減少重復征稅,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促進相關行業特別是服務業的發展。“營改增”也是稅制完善的重要內容之一。 “營改增”方案設計是以不增加稅負為前提的。
從上海經驗看,“營改增”支持了小微企業發展。試點中近七成的試點企業為小規模納稅人,由原來按5%稅率繳納營業稅調整為按3%繳納增值稅,因而,小規模納稅人試點企業的稅負下降幅度較大。加上國家統一提高了小微企業的增值稅起征點,小微企業發展更加占有先機。同時,優化了產業分工和協作。改革試點后,積極影響不僅表現在稅負上,更體現在對業務和商業模式的促進上。由于能開具增值稅發票,公司所服務的產業鏈上的客戶同樣可以進行增值稅抵扣,降低了客戶購買服務的成本,消除了原營業稅體制下,各個服務分包環節重復繳納營業稅的弊端,有利于企業業務的集成。而“營改增”有效避免了重復征稅,顯然能優化產業分工和相互協作,加快企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型和升級。
“‘營改增’突破了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機制、稅制瓶頸,細化了社會專業化分工,從稅制上解決了企業長期以來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問題,不少企業主動將生產性服務業務外包,加速了生產性服務業從制造業分離。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婁賀統說。
據了解,此次試點改革,安徽省4.36萬戶小規模納稅人從原來按5%稅率繳納營業稅調整為按3%的征收率繳納增值稅,稅負降幅約40%,成為此次“營改增”改革最大受益者。據測算,實施“營改增”,安徽省全年財政收入預計減少約27億元,而這些減少的稅收將轉變為企業實實在在的利潤,成為助推試點行業以及相關行業做大做強、轉型升級的“營養”和動力。從前期進行的稅源典型調查測算,全年部分現代服務業將減少稅負逾15億元。 “試點企業直接減稅,有利于推動安徽省服務業加快發展;增加下游企業抵扣,有利于促進制造業提升綜合競爭力。 ”安徽財經大學稅政專家認為。
個別企業增稅長遠趨勢向好
從行業分析看,上!1+6”參加試點的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稅負有較大幅度下降。一般納稅人大部分稅負有所下降,一小部分或有上升。稅負上升的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業,由于企業購買的運輸車輛、油料、辦公用品以及維修勞務具有階段性,而稅率由3%上調為11%后,試點初期部分企業購買貨物和勞務取得的進項稅還不能完全抵扣掉稅率增加部分。對實際稅負增加的企業,上海實施了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
正在參加營業稅改增值稅培訓的省城一家物流公司會計徐小英(化名)告訴記者,近來她更忙了,除了要更仔細地做報表,還要模擬企業“營改增”后的稅負情況,并與去年同期的稅負情況做對比。她認為,“物流企業的運營成本構成中,油費、路橋費占6成以上,人力成本占2成。但是按照現在上海的試點方案,交通運輸企業的人力成本、路橋費、房屋租金、保險費等主要成本均不在抵扣范圍,如果沒有更新車輛、設備等,而可以抵扣的燃油、修理費等費用在總成本中所占比重不足40%。目前即使能夠抵扣,這也不會給企業減輕多少壓力。 ”
安徽財經大學稅政專家解釋,部分交通運輸業暫時稅收負擔會有增加,但是從長遠、動態來講,是趨于下降,因為部分交通運輸業的成本如幾年前購置的車輛現在無法抵扣,但今后擴大規模經營過程中新增的成本可以進行相應抵扣,從而降低稅負。
根據測算,安徽省可能有部分企業“營改增”后稅負有所增加,具體可能要根據企業具體情況而定。稅負增加主要集中在陸路運輸和水路運輸,全省交通運輸業增稅面為4.9%?傮w來看,稅負增加數額不大。周名漿表示,“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一項結構性減稅的措施,但交通運輸業中的一般納稅人,由于增值稅抵扣不充分,部分試點企業可能稅負有所上升。為此,安徽省正在積極研究,擬制定出臺相關財政扶持政策。另外,在試點中發現的問題積極向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報告,爭取出臺相應處理辦法。 ”(本文來源: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