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速遞物流難磨合

2012-8-18 14:3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吳靜劉冉
    背靠中國郵政集團公司 (下稱 “中國郵政”),享有遍布全國4.5萬個網點布局,手持穩定的協議客戶訂單,正式成立不足兩年即特批過會。和國內“近身肉搏”的民營快遞公司相比,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 “中郵速遞”)可謂銜玉而生。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副秘書長劉建新向記者表示:“中郵速遞的上市,對快遞物流行業現有格局不會產生很大沖擊。但對中國郵政來說,這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動郵政企業體制改革的重要一步!
    脫胎于傳統郵政管理體制的中郵速遞,有深深的政企不分烙印。中國郵政是兼具金融與商業服務的復合體。2005年7月,國務院啟動郵政體制改革,將郵政監管和經營分開,組建國家郵政局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成立郵政儲蓄銀行。但對如何拆分普通服務業務和競爭性業務,中國郵政業務與其他快遞業務如何劃分,均沒有明確設計。當年國務院還提出速遞物流機構重組,目標是組建中國郵政速遞物流總公司。
    根據方案,郵政速遞與物流業務合并應分三步走:首先將中國速遞服務公司 (當時負責經營管理全國郵政國內信件速遞業務,即EMS業務)和中郵物流總部進行整合 (直屬國家郵政局),組建中國郵政速遞物流總公司;然后理順省內機制,推進模擬核算;最后對省市層面的速遞、物流機構和業務進行梳理、整合。
    但合并工作隨后步入停滯。對速遞物流專業經營改革滯緩的問題,原國家郵政局副局長馬軍勝曾表示,郵政速遞和物流業務在模式上差別很大。前者是標準化運作,后者是個性化操作,人為捏在一起很難。
    一位長期觀察郵政改革的人士對記者稱,當時改革難點在于:其一 (官僚化問題),EMS業務完全在行政體制之下運行,各地快遞公司領導亦是各地郵政局領導,如果與總部垂直化管理,領導利益難以協調。其二,中郵物流總部僅擁有地方5%的股份,地方物流有45%的股份,子公司自由經營權限很大,總部難以協調。這些內部機構和業務的整合問題,直到今天仍留有尾巴。一位剛離開中郵速遞的員工告訴記者,速遞和物流的業務整合仍停留在上層結構的調整,旗下省級子公司于2010年才紛紛建立,并與當地郵政公司之間仍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為了實現郵政競爭性業務和普遍服務業務的分業經營,中國郵政于2008年啟動速遞物流業務專業經營改革,將原中國速遞服務公司更名為中國速遞物流公司,作為管理全國郵政速遞物流業務的平臺。2009年從中國郵政集團及各省郵政公司無償劃撥所屬速遞物流相關資產。隨后以該公司為平臺,聯合各省共同作為發起人,于2010年6月發起設立中郵速遞!案母锏姆较颍彩莻鹘y郵政企業轉型的趨勢,德國郵政、荷蘭郵政都是!眲⒔ㄐ卤硎。但他同時強調,對于中郵速遞而言,物流盤子太小,只占不到15%,算是并到速遞業務中。“未來磨合的時間,起碼還得5~10年!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