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上半年貿易額同比增長逾兩成
2012-8-17 19:55:00 來源:新華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月至6月,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間貿易總額達1117.8億美元,同比增長22.1%。盡管中阿經貿往來受到西亞北非地區局勢的影響,但總體上依舊保持平穩增長的勢頭。
2011年,一場波及突尼斯、埃及、利比亞、敘利亞等西亞北非國家的社會動蕩,為不斷深化的中阿經貿關系蒙上了一層陰影。在此背景下,中阿經貿往來總體呈現出逆勢增長的勢頭,2011年雙邊貿易總額達1959億美元,同比增長34.7%。
今年以來,隨著埃及、利比亞等國局勢逐漸恢復穩定,上半年中國與利比亞貿易額同比增長近130%,達到48.3億美元,遠超去年全年水平,與埃及、突尼斯等國貿易額也穩步增長。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李紹先認為,突尼斯、埃及、利比亞等國社會生活百廢待興,新任政府上臺后面臨著重振經濟的巨大壓力,他們迫切期待與中國加強合作,尤其是希望中國企業赴當地投資、參與社會重建。
埃及新任總統穆罕默德·穆爾西上臺后表示,期待加深與中國的友好合作關系,更多地借鑒中國發展經驗。同時,埃及也希望中國在投資領域、油氣開發領域、新能源利用、防沙治沙、振興農業等方面給予埃及支持。
今年5月,突尼斯克服國內困難,成功舉辦中阿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突尼斯總理哈馬迪·賈巴利在會議期間表示,突方期待中國在能源、農業、交通等領域有實力的企業赴突尼斯投資,并希望和中國盡快開通直航。此外,利比亞也迫切希望中國企業盡快重返利比亞,參與當地基礎設施、住房和鐵路建設。
今年上半年,中國與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沙特、阿聯酋、阿曼、科威特、卡塔爾、巴林)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29.1%,達到777.2億美元,占中阿貿易總額近七成。其中,中國與沙特貿易額達381.2億美元,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沙特最大的貿易伙伴。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認為,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間的合作潛力巨大,中國和海合會國家作為世界上重要的能源消費國和生產國、重要的機電產品出口國和進口國,雙方可以建立長期持續、互利合作的機制。
“中國與海灣國家開展互利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礎和條件,中國應努力促進雙邊貿易結構深化,擴大實體領域投資,促進雙邊產業協調發展,同時大力推動雙邊金融領域合作。”張燕生說。
中國前駐沙特、巴林、伊拉克大使楊洪林認為,隨著海灣地區政治和經濟影響力不斷上升,中國應鞏固與海灣國家間關系,未來以能源和技術合作為主線,抓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轉型的契機,突出大國發展的經驗和優勢,努力開展各領域務實合作。
此外,敘利亞國內局勢持續動蕩,南北蘇丹關系仍舊緊張,這些不穩定因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阿經貿往來。今年上半年,中國與蘇丹雙邊貿易額同比下降64.9%,與敘利亞貿易額也下降37.9%。
楊洪林認為,盡管部分阿拉伯國家的動蕩局勢仍在持續,但其在全球政治、經濟、能源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不會改變,對地區世界政治格局的影響也在逐漸凸顯,這體現在西方國家對地區局勢的高度關注以及地區大國對于政治影響的強烈渴求。
今年以來,中阿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第二屆中阿中小企業論壇、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先后成功召開,第三屆中阿經貿論壇也將于9月在寧夏舉行,這些雙邊區域性經貿合作機制和平臺為推動中阿經貿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于未來中阿經貿合作,商務部西亞非洲司副司長曹甲昌認為,中國要結合阿拉伯國家發展的特點和需求,以務實穩健、互利共贏為基本原則,開展更多領域的經貿合作,促進雙邊經貿關系的全面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