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一隧貫通南北 秦嶺天塹變通途一隧貫通南北 秦嶺天塹變通途

2012-8-17 19:1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12年1月7日13時16分,隨著轟隆一聲炮響,西商高速公路一線傳來振奮人心的喜訊——全線控制性工程秦嶺灞塬隧道左線順利貫通,使全線再無險阻,也為西商高速公路如期建成通車掃清了障礙。本次貫通,隧道中線誤差僅為18毫米,高程誤差僅為5毫米,實現了精確貫通。 
  迎難奮進拼搏前行天塹通衢西商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秦嶺灞塬隧道左線長5445米,右線長5450米,單洞總長10895米,左線最大埋深約511米,右線最大埋深約512米,雙向6車道設計標準,設計時速80km/h,凈寬14.25m,左右洞間距18-25米。隧址起于藍田縣灞塬鄉磨岔口村,終止于商洛市商州區大荊鎮興龍村,隧道穿越秦嶺構造剝蝕中山區,圍巖以變質巖片理產狀斷裂構造、褶皺、破碎帶為主。特別是出口段地質多變,圍巖以片巖、泥質膠結石英砂巖、強風化白云巖為主,大多數圍巖為V級,且變化頻繁,支護參數類型復雜,多次出現涌水、涌泥、塌方現象,施工難度特別大。 
  自2009年7月進場以來,承建秦嶺灞塬隧道施工的西商高速第14、15合同段嚴格按照“高投入、高標準、細管理”的理念,分別投入上千萬資金購置挖、裝、運和混凝土拌和設備,從優化施組方案、合理配置資源要素入手,精心組織,科學施工,積極采取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實行24小時無間隙作業,不斷掀起勞動競賽高潮,實現了工程建設良好開端。 
  但由于隧道圍巖極差,前后發生較大涌水、涌泥20余次,隧道洞內水流成渠、泥濘不堪,2010年6月后,隧道掘進進展緩慢。面對秦嶺灞塬隧道工程建設進度艱難嚴峻形勢,省交通運輸廳馮西寧廳長、馮明懷副廳長,交通集團楊育生董事長、韓定海總經理、黨延兵副總經理等領導高度關注秦嶺灞塬隧道工程建設,先后多次專程趕赴現場檢查調研,并召開現場辦公會,力促加快建設。 
  各級領導的關注、關心和幫助,極大地鼓舞鞭策了參建人員信心,為秦嶺灞塬隧道工程建設取得突破注入了極大的動力。 
  2011年,在全省交通系統迎難奮進,拼搏前行的時刻,面對建設資金短缺、施工條件異常艱難的局面,西商管理處提出了“決戰大秦嶺”的工作方針,先后10余次約請施工單位上級法人單位主要領導,并多次召開秦嶺隧道加快建設會議,要求參建單位繼續發揚敢打敢拼的作風,共克時難,竭盡全力確保秦嶺灞塬隧道工程建設。在省交通運輸廳和交通集團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西商管理處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工程建設管理:3月26日組建了秦嶺灞塬隧道加快建設領導小組進駐施工現場24小時輪換跟班作業,積極督促落實加快;制定了《秦嶺灞塬隧道專項考核辦法》,對秦嶺灞塬隧道實行每周專項考核,縮短了考核周期;考核時施工、監理單位、管理處共同參與簽認,做到嚴格、透明考核,并且及時兌現現金,監督發放到一線工人,極大的提高了參建人員的積極性;加強資金支持,撥付秦嶺灞塬隧道建設專項資金,保證資金投入;要求施工單位加大施工投入,施工難度最大的第15合同段派駐法人單位主要領導輪流常駐工地加強管理,從其他項目抽調得力干將擔任掌子面突擊隊長;成立了專業注漿隊伍和后勤保障隊,新增挖掘機、注漿機、噴錨機、運輸車、高壓注漿泵及其他設備,小型機械設備達到正常使用數量的1.5倍,大型機械設備達到正常使用數量的1.2倍,勞務完全滿足24小時輪班作業數量。根據工程實際,管理處確立兩個施工單位“不見不散”的原則,鼓勵越界施工,第14合同段完成自身合同施工任務后,全力加快越界施工進度。截至貫通,第14合同段左線共越界施工640米,為全線順利貫通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科學生產確保安全鑄就精品質量是工程的生命。在秦嶺灞塬隧道工程建設中,西商管理處始終堅持科學管理,全面落實精細化施工管理,積極推行“創精品、創國優”活動,嚴格工序控制。施工單位以“精心求精致、精細筑精品”的高度責任心和使命感,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嚴格執行開挖工序獎罰制、初期支護質量獎罰制、二次襯砌施工質量獎罰制;建立隧道掌子面責任制,推行“129”管理模式,即構建一個崗位責任體系(隧道掌子面崗位責任體系)、推行兩個圖表管理法(隧道施工綜合管理表、隧道掌子面施工管理流程圖)、抓好9個控制點(循環進程、超欠挖控制、鋼架標準化、錨桿有效性、噴射混凝土回彈率、炸藥單位體積消耗量、混凝土配合比、監控量測、工序平衡)。每個分項工程都開展QC小組活動,技術干部24小時跟班作業,直接管理到工班組,將管理觸角延伸到工程質量終端;施工單位自行研制了混凝土噴錨車操作平臺、波紋管頂部壓槽施工,定期組織崗位技能培訓等,確保了工程優質。 
  堅持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按照“快支護、短開挖、快噴錨、勤量測、早襯砌”的施工要求,加強施工安全管理,針對隧道斷面大、圍巖破碎的特點,采用三臺階七步流水、單側壁、雙側壁施工法;采用超前鉆孔并輔以TSP203、地質雷達、水平鉆孔探等手段進行超前地質預報,提前探明地下水的含量、壓力、分布等,提前發現涌水、涌泥、塌方的可能及征兆,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加強圍巖監控量測,根據監測數字及時調整和加強初期支護,嚴控爆破炸藥量,減少對圍巖的擾動。利用隧道施工信息管理系統,在隧道洞口安裝進出洞人員信息電子顯示屏,24小時不間斷將洞內外施工人員信息、洞內掌子面工序等實時顯示在洞外顯示屏上,并在隧道洞口、二襯臺車前后分別安設監控攝像頭,隨時監控施工過程,保證了安全生產。 
  經過全體參建人員的頑強拼搏,無私奉獻,戰勝圍巖多變、滲水嚴重、支護參數變化頻繁等給施工帶來的不利影響,歷經30個月的激情鏖戰,2012年1月7日13時16分,秦嶺灞塬隧道左洞安全順利貫通,實現了隧道快速掘進,工程進度、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工程質量得到有效控制。秦嶺灞塬隧道左線的貫通,標志著該隧道施工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為全線通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