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美國等17國第三次集會反對歐盟航空碳稅

2012-8-14 11:06: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從新德里到莫斯科,再到華盛頓,歐盟“航空碳稅”的故事從來沒有間斷。7月31日至8月1日,美國及其他16國相聚華盛頓,共同商討國際民航組織(ICAO)之下的解決國際航空碳排放的全球協議。在會上17國再次重申將繼續強烈反對歐盟侵犯非歐盟國家主權、反對歐盟單方面將國際航空納入其碳排放交易計劃(EU ETS)。 
  “這場會議再次確認了反對‘航空碳稅’的態度以及明確了未來解決之路。”這是一美國高級官員對此次會議的評價。
  而筆者認為這次會議依舊未提出一個建設性的方案,無非就是重申了此前的一些觀點和對策而已。
  事實上,不少業內人士也表示,這次會議并不如此前的新德里會議和莫斯科會議取得的成果顯著,因為畢竟那兩次會議都分別通過并簽署了《新德里宣言》和《莫斯科宣言》。
  就“航空碳稅”而言,各主要非歐盟國家與歐盟正式對峙已有半年之久,解決航空碳排放仍然不見任何進展,只是一味的“重申”、“堅持”、“討論”。
  不過,針對歐盟擬定的“航空碳稅”,國際局勢又有了新變化,最為明顯的是美國政府的態度。與此前美國政府一改其舉棋不定的態度相比,這次是美國政府第一次明確表示了其對歐盟“航空碳稅”的反對并將效仿中國出臺禁止本國內航空公司參與EU ETS的法案。
  “實際上,一旦類似法案在各國通過并生效后,其實歐盟試圖將全球航空業納入其減排體系也就將可以宣告失敗了。”英國政府著名智庫西維塔斯(Civitas)國民經濟研究中心負責人大衛·梅林瓊斯(David Merlin-Jones)對筆者表示。
  但這種可能性有多大還有待考量。
  不過,很多國內人士認為美國態度和行動對于中國來說是一件好事。盡管在國際爭端中最具話語權的美國對此反對態度得到了確認,對于中國的航空減排而言并不意味著勝利。因為美國的做法只是考慮美國的利益,而不是中國的利益。
  “第三波”并無新意
  反對歐盟“航空碳稅”的第三次會議在美國政府的主持下在其首都華盛頓召開了,這是繼2011年新德里會議和2012年2月莫斯科會議之后首次在發達國家舉行。
  除“東道主”美國外,此次會議還得到了來自其他16個主要非歐盟國家的支持與參與。其中包括中國、俄羅斯、南非、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印度、日本、韓國、沙特阿拉伯、阿聯酋、智利、新加坡、墨西哥、尼日尼亞、柬埔寨。在會上,各國再次重申此前的對歐盟航空碳稅的觀點,但并沒有產生任何新的宣言。十七個非歐盟國家的政府同意國際民航組織大會 2010年號決議所設定的各項目標,其中包括從2020年起實現碳中和增長等。
  當然,這只是紙上談兵,并不見可操作性。就連美國一位與會官員也說,“我并不知道2013年的國際民航組織大會會不會就全球減排交易和碳抵消體系達成一個協議。”
  “實際上,其他國家一味的口頭承諾和重申而不是拿出一些實際的減排行動,只會讓歐盟抓住‘小辮子’不放。”大衛分析。
  這也不難看出歐盟至今并沒有松動口吻,只是一味的表示,“只要你們能拿出全球航空減排的可操作的法案,那我們也就放手。”言下之意便是只要拿不出法案,那歐盟將依然繼續推“航空碳稅”。
  歐盟這種“君臨”各國之上的態度確實囂張,其實這也恰恰體現了歐盟在碳減排上已經掌握了相當的話語權。
  美國等或兌現《莫斯科宣言》?
  此前,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經濟學家寫信給奧巴馬,游說其考慮參與EU ETS。隨后美國航空運輸協會(A4A)也撤消了對歐盟委員會的訴訟并希望美國政府拿出態度。這一系列的動作都使得其他反對EU ETS國家顯得緊張,擔心美國倒戈。
  但此次華盛頓會議美國政府的態度第一次得到了確定,也給各國吃了一顆“定心丸”。
  日前,美國參議院商業、科學和運輸委員會已擬定出一個關于禁止美國航空公司參與EU ETS的議案。該議案目前得到了兩黨的支持,并已通過眾議院,奧巴馬也已承諾簽署此議案。
  據美國媒體報道,該議案最快將會在今年9月份通過并簽署。
  這或為美國政府兌現今年2月份23國簽署的《莫斯科宣言》的行動,這也一掃美國政府此前捉摸不定的態度。
  但是議案實施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筆者認為即便該議案通過了,奧巴馬團隊也不見得會實施它。
  第一,就算最后議案通過,但根據美國法律規定,其正式實施之前還需要有一個30天的公眾聽證(Public hearing),屆時美國的環保組織將會積極參與到反對美國政府此議案之中。
  第二,通過議案干預私人領域參與國外經濟活動在美國幾乎沒有先例。
  一美國駐華領事館的官員私下也向筆者表示,其實美國要真正通過國家手段去控制航空業活動可能性并不算太大,最大的可能也就是相關部門游說航空業企業拒絕加入EU ETS。
  此外,俄羅斯政府和印度政府也正在考慮修改或制定相關法案。
  相比而言,中國政府的速度最快,早在2月份就已經明確禁止其航空公司單方面加入EU ETS。
  事實上,經過半年與歐盟“拉鋸戰”,已不難看出其俄羅斯等國家僅僅只是愿意當一個旁觀者,因為每次在關鍵點上也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舉動,其更希望能讓中國、印度和美國來領導這場由航空碳稅引發的“空戰”。
  筆者認為,兌現某一宣言承諾并不難。難的是如何真正進行航空減排,這才是討論“航空碳稅”的初衷。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