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業利潤下降 各地有本難念經
2012-8-13 15:1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6月國內重點物流企業主營業務利潤比1~5月回落2.3%。在運輸型物流企業中,道路運輸企業同比下降19.7%,降幅比1~5月擴大8.2%。
從調查企業反映的情況看,物流企業經營成本較高與服務價格偏低的矛盾仍然突出,物流企業盈利下滑,發展后勁不足。記者調查青島、天津和寧波三地運輸市場后發現,以港口運輸為主的各城市的運輸業同樣各自低迷。
青島:家電運輸為房地產所累
“今年青島整體運輸市場不是很好,需求不很旺盛。”青島理想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邵鵬告訴《商用汽車新聞》記者。據了解,青島的港口運輸以集裝箱運輸和鐵礦石等散貨運輸為主,內貿運輸則主要是家用電器等生活用品的運輸。同時,作為我國家電產業城之一,青島擁有完整的家電產業鏈,以海爾集團為首的家電行業在青島工業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因此家電運輸也是青島運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美歐金融危機,國內經濟也不是很好,青島港今年的進出口量都不是很大,港口運輸量隨之下滑。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不景氣,與之相關的家電行業的需求也上不去。因此,總體需求自然不會太好。“貨源下降大概30%,剩下的70%運輸需求里也是日用品運輸居多,但也沒什么增長。其他都不行。”邵鵬說。
需求不旺,供大于需,運價越壓越低。“每年很多大企業都通過招標選擇配送商。一招標就壓運費,用戶只能依靠超載、超寬、超高多拉貨來賺錢,形成惡性循環。像海爾,每次招標都壓價,肯定越來越不好干,今年表現得更明顯。”青島一家物流企業負責人說。
運輸市場的低迷反饋到邵鵬那里,就是買新車和更新車輛的運輸業者少了。“不光買新車的少了,一些原本打算更新車輛的客戶也沒有信心和需求更新車輛,就將現有車輛大修之后繼續使用,不再增加投資。”邵鵬介紹說,還有不少用戶由于貨源情況糟糕,業務難以為繼而選擇賣掉車輛,甚至將企業關閉的也有不少。
“今年都是淡季,哪有什么旺季?”目前是汽車銷售傳統淡季,在問及淡季維修量時,邵鵬表示,雖然卡車銷量在下滑,但由于前期銷售的車輛仍在運行,再加上用戶為節省開支而選擇不更新車輛,現有車輛的故障率反而可能上升,因此維修量受運輸市場影響不大。
盡管維修量并未下滑,但利潤不甚理想。運價在降,各項成本不降反增,貨源又難保證,運輸業者的利潤本就微薄,這時候對于支出更是能省則省。“形勢不好,客戶要降低費用,過來維修時對于價格都比較計較。”邵鵬補充道。
“業務量與經濟大氣候密切相關,有投資才有需求,有需求才有銷量。不管是國家投還是地方政府投,只要有工程、有項目,就能拉動建設,才有需求。”青島某卡車經銷商對未來情況也不太樂觀。
天津:調控削弱油品運輸
記者致電天津大港油田運輸責任公司港京公司經理王新泉時,他正在奔赴太原的路上,該公司已經將油品配送業務拓展到了山西和陜西,在兩地成立了分公司。
“我們為什么去山西、陜西?就是因為天津的油品運輸市場不很好,車輛太多,運力過剩,市場飽和。”提起天津的運輸市場,王新泉表示,天津從事油品配送的個體戶太多,運價近兩三年都沒什么變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比如油品市場準備漲價,各地搶購油,需求來了,車輛運力就顯得不足。油品市場平穩時,不管個體還是企業車輛就閑置較多,像這種情況我們的車也閑置。”
據了解,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天津的油品運輸市場一直形勢不好,從6月開始市場稍有起色。分析各種原因,王新泉表示,首先是受國家調控影響,其次與當前的經濟大形勢也有一定關系。
以往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可以從外部采購成品油,去年曾有媒體報道稱,在這兩大巨頭公司的采購體系中,地方外采資源占總資源供應的1%~25%不等,由此可以調動不少車輛運力。但近年來尤其去年油品質量問題頻發,引起公眾不滿,兩大石油集團紛紛下達內部“限購令”,收緊外采渠道。“原來我的車都不夠用,現在國家禁止外部批量采購,車輛就得往外跑了,除了山西、陜西,我們還去成都考察了一番。”王新泉說。
同時,成品油的需求狀況與運輸行業乃至國民經濟具有較強關聯。經濟疲軟,基礎建設放緩,房地產受限,無論是企業還是運輸行業,用油需求均有所下降。“一個加油站以前一天運100噸,現在可能就二三十噸。油品運輸運力閑置是不可避免的。”有業內人士舉例說。
“我們單位的運輸業務主要圍繞油田。現在成品油整體銷售形勢不好,供大于求,油價連續下調,煉油利潤下降。所以油田也不著急采油,要不油價還得跌。”天津某運輸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油田開工率下降,產油量減少,運輸需求也隨之減少。
寧波:企業停產貨源少
“寧波的運輸市場很淡。現在車輛一周大概只跑兩三天,其余時間都在港口停著,聽說港口那邊現在停了很多車。”寧波飛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左秀海向《商用汽車新聞》記者介紹道。
據左秀海介紹,寧波的港口運輸以小商品和集裝箱運輸為主,由于大形勢不好,企業無利潤可圖,業務做不做無所謂,很多企業都停產了,進出口大幅下滑,導致運輸貨源下滑40%~50%。
左秀海目前任職4家公司的總經理,分別是寧波、杭州兩家汽車銷售公司,一家工程建設公司和一家集裝箱運輸公司。由于工程建設和運輸業務很少,他在兩家汽車銷售公司呆著的時間比較多,集裝箱運輸公司和工程建設公司的業務幾乎不做了。“基礎建設和房地產受到打壓,工地開工很少,汽車銷售也不好。”左秀海補充道。
“像其他不少從事貨代業務的車隊差不多都不行了。我們的集裝箱運輸公司車輛不多,但跟一家工廠訂立了長年固定合同,業務情況還算穩定。”左秀海介紹說,由于業務不好,他將集裝箱運輸公司的車輛減少了一部分,不再新增車輛,“現在不想再發展運輸業務,只想退出這個市場。”
由于需求乏力,國內油價年內連續下調,但這并未改善運輸企業微薄的利潤。“油價降了一點,運價肯定要跟著降。不少業務一直在跑,降也不會降太多,運價沒什么大變化,總體算下來利潤還是降的。”寧波一家運輸車隊負責人告訴記者。
貨源少,運價變化不大,運輸戶經營困難,寧波飛達的卡車銷售業務量下滑了50%。“現在賣出去的車以自卸車為主。”寧波飛達董事長王建軍對下半年的形勢頗為悲觀:“什么市場都不行,所有車型都在下滑,好不起來。房子賣不出去,工程開工少,貨源都沒有,誰還來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