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公路:六橋五隧治“腸阻”三年全線黑色化
2012-7-9 10:32:00 來源:新民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7月6日,國家投資14.6億元的318國道川藏公路102滑坡群、通麥至105道班段整治改建工程開工建設。工程竣工后,川藏公路“腸梗阻”路段將得到徹底根治,并實現全線黑色化。
西藏自治區政府常務副主席秦宜智出席開工典禮并講話。秦宜智指出,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加強項目組織領導,科學安排,精心組織,強化工程質量,嚴格資金管理,注重生態保護,努力把項目建成經得住時間考驗、抵得住災害考驗的優質工程。
102滑坡群整治改建工程全長3.42公里,計劃新建50米大橋一座、1731米隧道一座。通麥至105道班段公路整治改建工程長20.58公里,計劃新建大橋兩座998米、中橋三座144米、隧道四座4449米。兩個項目首尾相接,橋隧總長7.372公里,占項目總長的30.72%,建設工期36個月。
川藏公路西藏境內段長1285公里。目前,海通溝至東達拉山段166公里黑色化整治改建正在實施,計劃今年年底竣工通車。102滑坡群、通麥至105道班24公里路段,是川藏公路黑色化的最后工程。
川藏公路是318國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國家重點公路寧波至樟木口岸公路和西部開發省際公路通道成都至樟木口岸公路的重要路段,亦是西藏自治區“三縱、兩橫、六個通道”主骨架公路規劃網重要組成部分。該路自1954年12月建成以來,一直是西藏通往內地的主要運輸干線。
川藏公路翻越高海拔大山數座,跨越江河數十條,迂回于巨壑峽谷、莽原森林,藏東一帶滑坡、泥石流、塌方、飛石等公路病害頻繁發生,尤以102滑坡群(有11處滑坡體、9處崩塌、7處泥石流、8處水毀)、通麥至105道班段最為危險。長期以來,盡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保通,但這些路段行車條件極差,勉強維持通車,個別年份中斷時間長達數月之久,成為川藏公路交通的“腸梗阻”路段。
此次整治改建項目位于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前緣,屬典型的構造剝蝕高中山地貌,山體隆升,河流深切,構造運動強烈。工程建設將繞避大型地質災害地區,完善防護和排水設施,各類構造物按抗震規范要求設防,隧道施工中采取相應的超前支頂、支護等系列措施,并體現“建設與養護并重”的方針。通過整治改建和強化養護管理,這些路段路面等級將提升,通行能力、抗災能力和服務水平提高,養護勞動強度和資金投入降低,確保在無重大自然災害大規模爆發的情況下,實現具有較高行車安全度和舒適性的正常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