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中心強力支撐全域城市化
2012-7-29 14:3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全域城市化靠什么支撐?本市將通過提升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服務功能,加快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和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增強對物流、資金、信息等重要生產要素的集散和配置功能,提升城市功能,增強對全域城市化的支撐能力。
1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
發展太平灣港區實現向腹地運輸
第1階段目標:國際航運中心功能基本完備
《加快推進全域城市化實施方案》中提出把大連建成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第一階段目標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功能基本完備,成為服務東北、輻射東北亞的重要資源配置中心。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5億噸,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200萬TEU。
完成港口布局 提升服務功能
實現這一目標所要采取的措施:
完成港口布局建設。沿黃、渤海兩翼構筑以大窯灣港區為核心、以太平灣港區和長興島港區為重點,其他港站為補充的大連國際航運中心港口集群體系。其中,大窯灣港區重點發展集裝箱、滾裝汽車及大宗散貨運輸,同時依托良好的城市金融商貿環境,大力發展航運服務和現代物流;太平灣港區重點發展雜貨及內貿集裝箱運輸,大力發揮港口物流及臨港工業,最終發展成為本市渤海一側面向腹地的綜合運輸港區;長興島港區以服務于臨港工業為主,兼顧綜合運輸功能;旅順新港(羊頭洼、雙島灣)、登沙河、松木島、三十里堡、皮口、莊河等港區以服務于港區后方臨港工業園區為主,兼顧周邊地區運輸需要,栗子房港區作為大連港未來發展的預留港區。
加快港航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港航服務功能。以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船舶物資交易市場、航運人才市場、航運金融研究院、人力資源研究院、航運信息研究院為平臺,加快構筑國際航運中心專業化航運服務市場及軟實力研究機構集群。繼續完善大連航運指數,不斷拓展指數功能,打造區域性及國際性相結合的大連航運指數服務體系,提升國際航運中心的影響力。
第2階段目標:擴大國際航運中心影響力
第二階段目標: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東北亞地區重要資源配置中心。
2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
規劃建設新機場空港保稅物流園
第1階段目標:物流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
《加快推進全域城市化實施方案》中提出把大連建成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的第一階段目標:物流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占GDP的比重超過10%,貨物周轉量占東北地區比重達到55%左右。
完善物流園區 引進物流企業
實現這一目標所要采取的措施:
建設和完善物流園區。重點建設大連綜合物流園、空港物流園、大連汽車物流城、長興島物流園、國際都市漁港、大地半島倉儲物流園、小窯灣國際商務區國際物流中心、大連綜合國際物流園、莊河物流園、遼寧海洋產業經濟區冷鏈物流園。完善并提升大窯灣保稅港物流園、羊頭洼物流園、香爐礁物流園的功能。規劃建設中鐵鐵龍大連特貨綜合物流基地、新機場空港保稅物流園、旅順大型水產品交易集散地和水產品物流倉儲基地、瓦房店太平灣物流園。
引進和培育物流企業。構建以大窯灣保稅港區為核心、東北腹地主要內陸城市為節點的東北保稅物流網。重點鼓勵國內外物流企業在大連建設區域分撥中心,設立全球性或區域性地區總部。
建立物流綜合服務體系。建立符合國際規則的物流管理體制、服務體系和企業運行機制。出臺促進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強城市自身生產生活物流的組織,建設城市消費品物流共同配送體系。
第2階段目標: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建成
實現物流要素和物流服務高度集聚,承擔全球性、區域性和地區性物流服務的功能設施齊全完備。物流企業服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物流產業層級多樣合理。國家級區域性物流樞紐城市地位確立,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建成。
3區域性金融中心
啟動星海灣金融城三期工程
第1階段目標:主要金融指標年均遞增16%以上
《加快推進全域城市化實施方案》中提出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的第一階段目標:全市金融總資產達到2.5萬億元,主要金融指標年均遞增16%以上,占東北地區比重超過22%,金融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7%。
人民路金融商務區爭取成為國家級
實現這一目標所要采取的措施:
加快金融功能區建設。重點構筑人民路金融商務區、星海灣金融城、高新區金融服務外包基地和金融后臺服務基地、保稅港離岸金融中心和大東溝金融后臺服務基地五大金融功能區。人民路金融商務區爭取成為國家級金融服務區。著力開展東港金融集聚區、星海灣金融城二期工程建設,啟動星海灣金融城三期工程。積極爭取保稅港區離岸金融試點。規劃建設新市區、黃渤海區域組團的金融聚集區。
支持期貨中心快速發展。支持大連商品交易所實施品種、區域、創新、信息化、人才、國際化發展6大戰略,加快期貨品種研發、期貨交易主體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大商所新增期貨新品種5個,引進期貨公司總部及營業部30家,期貨交易量、交易額年均遞增10%。
加快金融市場發展。全面發展資金市場,爭取引進10家銀行功能總部、10家商業銀行,設立10家村鎮銀行,全市存貸款余額年均遞增16%以上。創新發展保險市場,新設或引進15家保險機構、20家保險中介機構,保費收入年均遞增18%以上,理賠給付年均遞增15%。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新增上市公司50家,證券交易額年均遞增18%以上,新設產業基金10只,私募基金投資規模達到1000億元。
加強金融市場體系建設。啟動實施農村金融倍增計劃,構建多元化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投放,拓寬農村金融服務領域,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對農村金融的政策扶持,涉農地區主要金融指標年均增長20%。
發展壯大金融總部。加快推動法人金融機構在全國的網絡布局,提升金融中心建設的影響力和輻射力。籌設新的法人機構,推動設立金融租賃、財務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填補本市金融機構領域的空白。組建金融交易所和交易集團。探索組建金融控股集團,壯大地方金融實力。
第2階段目標:主要金融指標年遞增15%
第二階段目標:主要金融指標年遞增15%,占東北地區比重達到25%,金融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 記者李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