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游航運“瓶頸”將在未來三年內打通
2012-7-28 11:58: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7月26日,國家發改委委托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在武漢審查通過了《長江中游荊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昌門溪至熊家洲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這標志著備受關注的荊江航道即將展開全面系統整治,困擾長江中游航運的“瓶頸”有望在未來三年內打通,長江黃金水道的航運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據長江航道局局長熊學斌介紹,荊江航道位于長江中游,上起湖北宜昌枝城,下至湖南城陵磯,全長347.2公里,由于河床性質特殊,航道變化劇烈,存在10余處礙航灘段,歷來是長江航運的“卡脖子”河段。近年來,隨著長江下游深水航道的建設和上游三峽庫區的形成,長江上游、下游的航道條件都得到了較大改善,目前中游航道與上、下游航道水深相比明顯偏低,制約了長江黃金水道整通過能力的提升,亟待進行系統整治。
國家高度重視荊江河段系統整治,2011年國務院出臺了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交通運輸部將荊江航道系統整治列為十二五期重點建設工程。熊學斌說,此前,長江航道局聯合全國頂級科研院校,開展了數十項的關鍵技術專題研究,進行了十多項整治工程實踐,基本摸清了荊江航道的演變規律,掌握了沙質河床整治技術,積累了成熟的整治經驗,為荊江河段開展系統整治奠定了堅實基礎。審查通過的工可研究報告表明,荊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將遵循統籌兼顧、系統整治、因勢利導、循序漸進的治理原則,按照守護洲灘、穩定航槽的整治思路,在3—5年時間內,對昌門溪至熊家洲280.5公里范圍內的13個淺險水道進行系統整治,通過護灘、加固護岸、護底、填槽等工程措施,守護有利的洲灘形態,遏制河道的不利變化,適當調整局部航段水流,改善航道條件,2015年前全面達到水深3.5米、航寬150米、彎曲半徑1000米的航道尺度,進一步改善航道條件,滿足中游航運的水深需求。中游航道貫穿湖北、湖南、江西等中部三省,是我國物資運輸承東啟西的橋梁和紐帶。隨著國家“中部崛起”發展戰略的實施,沿江中部三省目前已經形成了汽車、鋼鐵、輕紡、水電、第三產業等五大產業群,外貿貨物運輸量增長迅猛,煤炭、石油天然氣及制品、金屬礦石、鋼鐵、礦建材料等運輸需求持續旺盛,荊江航道條件的改善,將為中游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