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世 中俄間貿易將由資源向科技升級
2012-7-26 14:17:00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俄羅斯入世”一事對中、俄雙方,特別是兩國間貿易都具有非凡的意義,也正因為此,消息一經發布,便得到了我國媒體的廣泛轉載,相關業界更是津津樂道。
眾所周知,中俄經濟間存在互補性,其源于俄重工業強而輕工業弱,中國則相反,輕工業強而重工業較弱。只不過,這一上天賜予的“姻緣”卻未能使中俄間貿易擦出更多的火花。
數據顯示,2011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為835億美元,彼時的中美貿易額則高達4467億美元。事實上,2008年中俄貿易額僅為560億美元,而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的2009年這一數字更只有約400億美元。
如今,俄羅斯入世,關稅下調。曾幾何時,中俄間本微不足道的貿易額,反倒成了促進兩國雙邊貿易高速增長的優勢之一。
對于俄羅斯而言,加入WTO最重要的意義在于讓其他國家降低,甚至完全取消對進口俄羅斯商品的關稅。這有助于俄羅斯政府迅速完成將其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的目標。
不久前,俄羅斯中小企業協會曾公開表示了支持俄加入世貿組織的態度。因為在他們看來,入世對多數企業是利好,而在政府的支持下,不利因素較多領域的企業情況亦將會好轉。不過,部分行業例如輕工業就將受到入世的沖擊。據悉目前在俄鞋類市場上90%的鞋依靠進口,本國鞋業在入世后的前景極不樂觀。
對中國而言,俄羅斯的入世,既會給中國帶來新的市場;也會使俄羅斯成為中國新的競爭對手。
此前,俄對華貿易存在一種現象,機械或加工品出口比重由上世紀90年代初的近40%~60%迅速減少到目前的約3%~6%,原料性產品特別是能源產品出口比重卻直線上升。
俄羅斯人并不喜歡這一現象長期存在,2011年6月,中俄兩國確定了“2015年前中俄貿易額提高到1000億美元,到2020年把兩國貿易額提升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這相較于2011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的835億美元,稱得上是一個飛躍。不僅如此,中俄雙方還將把經貿合作從最低級的能源、木材等“資源交易”向技術型為主的產品開發轉型。
這樣的市場對中國企業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我們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還想依靠價格優勢在俄市場搶占份額恐怕不會那么容易了。但與此同時,我國發達的制造業和日益興起的服務業將極有可能在俄羅斯占有一席之地。總而言之,企業必須要與時俱進,適時調整在俄羅斯的經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