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報關注“死亡之海”羅布泊首通鐵路
2012-7-26 13:29: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外媒稱,北京計劃在10月底慶祝“哈(密)羅(布泊)鐵路”開通。
據德國《世界報》網站報道,在修建了兩年時間并付出超乎尋常的努力后,北京的鐵路工程師們22日指示工人鋪設好了連接終點站羅中鎮的最后一段鐵軌。如此一來,首次有鐵路通往中國新疆塔里木盆地的“鹽湖荒漠”羅布泊的腹地。
報道稱,這是全世界最奇特的鐵路。它只有373.8公里長,但每公里造價卻相當于100萬歐元(約合764萬元人民幣)。因為它通向中國被稱為“死亡之海”的鹽堿荒漠的腹地,那里每年有200天風暴肆虐。
這條鐵路途經9座火車站,但沒有為游客或乘客留位子。貨運列車從在建中的蘭新第二雙線哈密南火車站出發,穿越荒漠,開往終點站羅中鎮。羅中鎮只生活著4200人。鐵路就鋪設在鹽堿灘和石塊上。
工人要在極端溫度下鋪設鐵軌。在冬天,溫度會降至極低。據媒體報道,在夏天,鐵軌在陽光直射下會升溫至70攝氏度。所有食品,尤其是水,都得從外面運過來。
報道稱,這段鐵路是中國工程師在技術上的先驅之作。鐵道部、新疆地方政府和國家開發投資公司這三家項目合作方共投資約30億元人民幣。貨運列車將把鉀鹽運出羅布泊,中國農業需要用它們做肥料。
據調查,羅布泊蘊藏著5億噸鉀鹽。中國每年消耗1000萬噸鉀肥,其中70%需要進口。迄今,羅布泊的鉀鹽靠昂貴的公路來運輸。鐵路將使運費減半。
媒體稱,這條鐵路每年可運輸多達3000萬噸貨物。但這片荒漠中還沉睡著更多的寶藏:這片“死亡之海”還蘊藏著豐富的煤、銅和黃金。
據報道,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環境破壞和荒漠化后,羅布泊于1972年徹底干涸。它所處的位置曾是一個在地理和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地區的中心,傳奇的樓蘭王國就位于這一地區。
20世紀初,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和其他著名的絲綢之路研究者在搜尋古文明痕跡的旅途中還可以乘船在鹽湖的部分地區航行。他們當時大概做夢也想不到,這片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貧瘠且危險的荒漠地區會通鐵路。
1980年,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彭加木在考察羅布泊期間在荒漠中失蹤,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這片地區如此偏遠,以至于中國于1964年在這片鹽堿荒漠的深處試爆了其第一顆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