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車企加速國產 以規避貿易摩擦風險
2012-7-25 11:39:00 來源:云南信息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的制造業州俄亥俄州,開展競選巡游時,在小型工業城市莫米(MAUMEE)對一小群民眾表示,他向WTO狀告中國,目的是讓中國對損害美國汽車制造業的不公平貿易做法負責。
對此,中國商務部發布聲明作為回應,表示中方將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妥善處理有關磋商請求。去年12月,中國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發動機排量等于、大于2.5升的轎車和運動型多用途車(SUV)加征關稅,美國此次投訴則是對此做出的回應。
此前,中國政府發布對產自美國的進口車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跨國車企則加速在中國市場跑馬圈地擴建工廠、本地化生產來規避貿易摩擦的風險。
美系車未受撼動
對于美國一部分政治人物對于中國汽車業的“炮轟”,甚至是要求制裁,汽車行業專家孫世清稱:“從汽車制造、汽車設計及汽車業帶來的利潤來看,美國都遠超中國,通用汽車在中國的獲利更是挽救其免于破產,但是現在卻反咬一口稱中國汽車業給美國汽車企業帶來了危機,并影響了美國人就業,純屬無稽之談!
“美國進口汽車規模較少,占據中國汽車市場的主要是合資品牌,中國征收"雙反稅"的措施,對美國汽車制造業的影響不大”,張志勇分析道,“美國三大汽車企業受影響有限。”
去年12月加征關稅的措施發布后,通用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在中國市場,通用汽車進口車數量占其中國生產車型的總量比重還不到0.5%,影響比較有限。
據乘聯會公布的產銷數據顯示:今年1-6月,通用在華累計銷141.7萬輛,同比增11.3%;福特在華銷5.24萬輛,同比增18%。國都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徐才華表示,美國幾個主要的車企在中國并不是靠進口車來盈利,主要是合資公司。
據國泰君安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張欣稱,中國市場部分消費者喜愛大型SUV,他們的價格承受能力較高,額外增加的關稅,不會影響其購車計劃。
在去年12月發布對產自美國的進口車征收“雙反稅”措施時,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曾公開表示,中國根據世貿規則和企業申請進行了公開的和符合規定的調查,對從美進口的大排量汽車采取反傾銷和反補貼的措施,符合世貿規則,并非貿易保護主義。
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表示,“從美國進口的車型主要是豪華車,和國內自主品牌、合資品牌汽車市場沒有沖突,不存在對國內自主品牌保護的問題”。
合資建廠規避風險
據美方公布的數據,2011年,美國汽車出口總額為475億美元,中國是美國乘用車第四大出口市常張志勇認為,“在最接近市場的地區建廠,將令跨國車企更好提升產品競爭力,獲得更大市潮。
上海通用凱迪拉克顧問張建業道出,國外進口汽車在中國的銷售一般采取總經銷的模式,但是進口車數量較少,并非盈利的主要渠道,合資品牌才是最主要的利潤來源;進口車的銷售只是作為企業提升品牌力的一種手段;即使加征了關稅,在中國的價格變化并不明顯,對消費者的影響也較少,但將壓縮經銷商的利潤空間。
為了突破國際貿易中的關稅壁壘,規避貿易限制,部分精明的高端車輛制造商已開始考慮將部分產能移至中國,以減少未來可能面臨的貿易摩擦。
如今,寶馬和奧迪等豪華車的加速國產,蠶食了大部分中國豪華車市場份額。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6月,寶馬在華銷14.76萬輛,同比增30.4%,中國成為了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而奧迪1-6月在華總銷量約為19.4萬輛,與去年同期銷量相比,提升了37.8%。
在今年4月的北京車展上,通用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艾克森表示,將在上海新建凱迪拉克工廠,預計今年年底將以國產凱迪拉克中級豪華轎車XTS。另據悉,福特高端品牌林肯也將考慮國產。
事件緣由
美國向WTO投訴中國
中國商務部于2011年12月14日發布公告稱,將對原產于美國的排氣量在2.5升以上的進口小轎車和越野車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實施期限2年,自2011年12月15日起到2013年12月14日止。其中反傾銷稅比率在2.0%到21.5%之間,而反補貼稅最高為12.9%。
時下,美國正值總統大選,奧巴馬政府向WTO就中國對產自美國汽車進口雙反稅一事提出狀告。如英國媒體分析,“奧巴馬此舉意在回擊共和黨針對其對華態度的指責,能否贏得制造業州選民的支持對于美國總統競選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