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企業風采

完善服務產業鏈構建煤炭大物流——訪山東能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翟所修

2012-7-24 12:5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曹亞慧
    在山東煤炭產業圈,長出了一棵參天“大樹”。盡管成立時間不長,卻引來各界目光。這棵“大樹”就是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能源集團”)。隨著山東能源集團異軍突起,作為山東能源集團新增長極和中國能源物流生力軍的山東能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山能國際”),也成為行業關注焦點。
    立足煤炭主業 強化現代物流
    山東能源集團是經山東省委、省政府批準,由新汶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棗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淄博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肥城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臨沂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龍口礦業集團有限公司6家企業重組而成的山東省屬國有獨資公司。于2010年12月注冊成立,成立后注冊資本達到100億元,資產總額1200億元,在國內煤炭行業排名第五位。
    培育發展與主導產業相融合的現代服務業是山東能源集團經反復調研論證所確定的基礎主導產業之一。在山東能源集團組建之初,董事長卜昌森就強調指出:“現代服務業已成為新的發展模式和贏利模式,務必抓住用好。現代服務業要堅持與集團主業同步發展,依托內部市場,拓展外部市場。要以煤炭統一營銷和大宗物資集中采購為基礎,加快推進物流網絡布局,實現由單一煤炭經營向多元化貿易、由企業物流向社會物流、由國內經營向國際化經營的‘三個轉變’,為山東能源戰略規劃的實現提供強大支撐。要積極推動建設張家口、江陰、齊河、日照、龍口、菏澤6大煤炭儲配基地,爭取建成國家級煤炭儲配基地和山東煤炭系統第一家電子商務平臺。發展以煤炭、礦石、木材等大宗物資為主的現代物流產業,形成年煤炭配送運營億噸能力。”
    山能國際是山東能源集團全資子公司,于2011年10月成立,注冊資本2億元,開展煤炭貿易、物資貿易、物流運輸、國際貿易等現代物流業務。日前,山東能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翟所修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山東能源集團成立是順應能源產業大型化、規模化、集約化,也是為了發揮6家煤炭企業的協同效應。”
    據他介紹,目前現代物流產業作為山東能源集團轉型發展的新舞臺,已經占到企業經濟的重要比重。2011年山東能源集團實現銷售收入達到1560億元,物流貿易收入528億元,占集團總收入的近34%。
    翟所修提到,山能國際成立以來,依托煤炭營銷主業,開展煤炭貿易、煤炭產品加工、物流運輸、國際貿易等現代物流業務,搭建山東能源集團煤炭貿易物流業務的嶄新平臺,大力發展現代物流。
    在談到山能國際的優勢時,翟所修頗有底氣。他對記者娓娓道來:“作為煤炭、裝備制造、煤化工、現代服務4大板塊之一,物流產業是山東能源集團具有較大發展空間的重要產業。山東能源集團成立之初,就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并確定了山能國際重點發展的位置。”“背后靠著的山東能源集團體量很大,集團內部物流發展潛力很大。山東能源集團橫跨煤炭、化工、電力、新能源、裝備制造等多個產業,產業鏈內部具有潛在的大量物流服務需求。”翟所修說。
    此外,山東能源集團的煤炭銷售與物流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供應和銷售體系,發展現代物流的基礎已經具備。“這些年來我們在煤炭銷售過程中,與煤炭客戶建立了很好的關系,在煤炭行業里已經形成了很好的信譽與口碑,這些都為物流體系的創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今后,我們將依靠資金、人才、渠道、品牌和物流網絡優勢,逐步建立起資源-基地-物流-客戶全過程控制的現代物流供應鏈管理體系,做大做強現代物流產業。”
    與此同時,山東能源集團現在擁有一定的物流倉儲配送設施,具備倉儲、運輸、配送服務等儲運條件。鐵路專用線通達各個煤礦,為開展物流配送服務,提供了良好的物流基礎設施。
    翟所修還特別強調人才基礎。“經過多年的工作實踐積累,通過對煤炭銷售的管理,特別是近年來市場經濟的洗禮和鍛煉,形成了一支營銷經驗豐富、業務與思想素質過硬的隊伍,為創建現代物流體系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具有良好的基礎、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山能國際成為未來煤炭物流行業的一支“潛力股”。它與煤炭銷售物流共同構成山東能源集團現代物流業務板塊,是其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極。創新 “6+1”發展模式 走特色成長之路
    山能國際主要是對新礦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棗礦集團上海煤炭公司、淄博淄礦煤炭運銷公司、臨礦集團煤炭運銷公司、臨礦魯北煤炭配送基地公司、龍口煤電有限公司等權屬企業的物流貿易業務代行管理職能。
    山能國際成立,為何沒有把山東能源集團權屬的6家權屬企業的物流業務歸并?就此,翟所修介紹說,這6家權屬企業均為國有特大型煤炭企業,企業物流有著各自鮮明的業務特點。目前6家權屬企業均已涉足煤炭貿易物流行業,也分別形成了各自的物流貿易體系,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具備了較好的發展基礎。“如果打破現有格局,不僅會影響到權屬企業的積極性,也很可能影響已有運營效率。因此,6家權屬企業的物流業務暫時不動。”
    翟所修指出:“在山東能源集團的統籌調配下,6家權屬企業的物流產業風生水起,各有各的經營方式、各有各的市場。這實際上是為山東能源集團物流發展扎下6個根,未來再把國際物流做起來,將成為‘第7棵樹’,形成“6+1”框架。目標是把山東能源集團的物流企業做成一個‘森林’,為山東能源集團煤炭物流做大做強奠定基礎。這也是我們的一大特色。”
    據了解,目前山東能源集團在物流規劃發展上,初步確立了山能國際的發展思路。首先整合內部銷售,實行統一訂貨、統一計劃、統一調運、統一定價、統一結算、統一市場布局的“六統一”管理模式;在管理上,各權屬企業從事物流的人員劃歸山能國際,由山能國際代行管理職能,統一資源、統一營銷、統一市場布局,統一信息。今后,將會資源共享、信息共享、資金共享。
    目前,在“6+1”框架內,山東能源集團6家權屬企業分別在管理制度上形成了鮮明的管理特色,有效地促進了煤炭營銷和煤炭物流貿易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發展。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僅山能國際就實現貿易收入約210億元。
    談到今后發展,翟所修表示,今后山能國際的協調管理職能和戰略統籌規劃作用日益突出。山能國際將更好地利用6家權屬企業的優勢資源進行資源產業優化配置。同時將6家權屬企業各地分散的物流網絡整合以后,一個涵蓋全國范圍,甚至世界范圍的物流網絡就構建起來。統一規劃的物流網絡將逐步改善山東能源集團各權屬企業物流分散的狀況,同時集中統管無疑也會減少企業的管理和運營成本。采取“統一銷售,統一訂貨,統一調度”的物流模式,不僅可以增強企業的外部影響力,增加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更重要的是,在供應鏈業務延伸方面,也會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無形價值和談判砝碼。
    下一步,根據各新建職能部門的業務流程和管控模式盡快建立完善相應的信息化支持。有必要進行全面的信息數據統一化工作,以形成協調高效的一體化模式和管控信息化系統的統一,實現信息流、資金流、知識流和物流的有效集成。探索多元服務 實現多元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對煤炭需求的增加,我國逐漸形成了一批有著強大的煤炭主業、雄厚的物流資源、極大的物資需求的企業。
    目前煤炭行業中除了神華集團形成了物流網絡系統涵蓋了“煤、路、港”的大部分環節,并實行產運銷一體化的運作模式外,囿于瓶頸制約,其他企業尚未形成完整的供應鏈。“從國內從事煤炭物流的隊伍來說,能夠在供應鏈完全解決問題的,很少。”翟所修表示。
    針對國內煤炭物流供應鏈仍存在的傳統性和滯后性的缺陷,不能夠實現全流程作業,當大多數企業還在為創新無門而苦惱時,翟所修則提出下一步要向更高層次謀劃物流業務的開閘。山能國際成立以后就開始從多方面考慮,從整個物流大局來著眼規劃,立足長遠謀劃物流產業多元合作體系。翟所修和其領導的山能國際團隊有著非常清晰的認識。
    近兩年,山能國際為謀求更好更快發展,先后到國內多家知名煤炭大企業“取經”,確立發展思路。初步定下發展思路:一方面,廣開門路開展綜合立體型的業務合作形成物流產業的全供應鏈,積極地和大型煤炭企業、物流企業進行合作,把整個煤炭物流供應鏈全環節鏈條鏈接起來,形成強強聯合、多元合作。與大型物流企業合作,實行公路、鐵路、港口等物流通道合作建設,跟下游的鋼鐵、電力、煉焦等企業合作,把煤炭物流各個環節鏈接起來,實行多渠道、多形式立體合作,為下一步做大物流創造條件。
    另一方面,著眼多元經營,拓展大物流體系,在做好煤炭物流業務的同時,要跳出煤炭,著眼向其他能源物資領域介入和滲透,不斷拓展其他大宗商品物流。“目前,我們已經著手在礦石、鋼鐵、焦炭、石油化工原料等多方面涉足進去。”翟所修腦海中的戰略部署圖非常明確。
    在發力業務的同時,山能國際也不忘為下一步發展開始“織網”。圍繞物流節點建設,積極做工作。
    據翟所修介紹,為下一步物流發展鋪路,山能國際著眼于物流網絡節點和通道的建設。首先,山能國際布局省內的煤炭物流節點。把國家儲備基地作為省內物流節點整合起來,目前正在與列入山東本省煤炭儲備基地的企業聯系合作,發揮資源物流的優勢,結合合作企業的基地優勢。此外,加快省外物流節點和園區建設,與一些煤炭物流園區合作,參與園區規劃布局,為物流貿易產業長遠發展奠定基礎。以省外煤炭產地為中心,以自建、收購、合作控股、參股、租用等投資或資本運作方式,在外省建設煤炭專業物流園區和煤炭戰略發運站點,初步形成煤源地物流基地體系;在主要港口設立儲配煤基地和物流園區(儲煤場),初步形成北方中轉地物流轉運體系;在華東、華中、華南等缺煤省份規劃物流儲備基地和中轉煤基地;積極調研建設儲配基地,初步形成消費地物流配送體系。
    圍繞煤炭主業,山能國際在供應鏈條的每個細微環節下功夫,整合和串接煤炭供應鏈上的分工企業,加強對外部戰略資源的控制力,以達到供應鏈結構優化的目的。“這樣能使我們在整個供應鏈條的控制上更有話語權,在任何物流業務上都能夠順利對接,我們必須要控制整個流程。”翟所修如是說。
    山東能源集團“十二五”發展目標中提到,打造在全球能源供應鏈中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現代物流業務和供應鏈管理服務提供商。而在完善物流產業鏈,構建煤炭大物流體系的道路上,作為山東能源集團子公司,雖然還是煤炭物流領域“新兵”的山能國際,卻已經展現出它卓爾不凡的競爭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