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藥鄉”靠規模倉儲 減少災后價格波動
2012-7-24 12:4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屠國璽 甘春
有著上千年中藥材種植歷史的甘肅省定西市岷縣,是我國著名的中藥材產區和集散地。今年5月發生特大暴洪泥石流災害,造成當地中藥材大面積減產,但當地通過規模化的倉儲,使得災后一度出現的藥材價格上漲現象未能持續。6月底,當地主產中藥材價格趨穩。
岷縣禾馱鄉牛溝村的田地里,村民后佛堂正在對土地進行清理準備復耕。因為錯過了播種季節,現在地里已經來不及再種當歸等中藥材了,只能種些產量很低的小麥和馬鈴薯。洪雹災害中堆積的淤泥使他家3畝多種植當歸、黃芪等藥材的土地成為絕收的“死亡地”。
岷縣禾馱鄉牛溝村村民后佛堂告訴記者,他家里有5畝山地,受災的有3畝多。其中,當歸有1畝多受損,黃芪這兩畝全都沒有了。在往年藥材能收入將近兩萬元。今年估計再沒有收入了。
岷縣素有“千年藥鄉”、“中國當歸之鄉”的美譽,當地盛產當歸、黃芪、黨參等238種中藥材。去年,岷縣中藥材總產量約為5萬噸,產值達10億元。其中岷縣當地高寒陰濕的自然條件使得岷縣當歸品質是全國各大產地當中最好的,岷縣當歸年產2萬噸,占全國當歸年產總量和出口總量的比例分別為70%和90%。
當地的統計顯示,災前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為25.27萬畝,現在有20.86萬畝受災,其中絕收的土地達9.19萬畝。岷縣很多藥材產地遭遇洪水和淤泥淹沒,按照中藥材的種植周期,一些土地可能在兩三年的時間里面都沒有辦法完全恢復種植。岷縣中藥材產業發展局的估算顯示,岷縣中藥材今年產量將減半。
在岷縣主要的中藥材交易集散地“中國當歸城”里,藥農們用農用車拉來自家的當歸進行銷售,收購藥材的商鋪門口也是人頭攢動。岷縣的中藥材在國內主要銷往安徽、廣東、廣西、湖南等地。在災害發生后,這些地區的藥材價格也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災后兩三個星期里,不同規格的當歸價格出現小幅波動。市場入口處的LED屏幕上的價格信息顯示,到6月底,這些藥材的價格走勢已經恢復平穩,但一些藥材經銷商認為藥材還存在上漲的預期。
岷縣藥商馬云表示,暴洪災害前,當歸的價格是每斤18元錢,現在是21元錢,有3~5元的浮動價。估計價格還會漲,因為今年暴洪以后,當歸減產了,種植的面積也小了。
盡管災后中藥材大規模減產已經成定局,但當地中藥材經銷商和企業普遍認為不會使造成中藥材價格的大幅波動。目前的藥材價格漲幅還沒有超出正常波動的范圍,市場上不可能再出現像2006~2007年的“天價”——每公斤當歸賣到108元,而原因就在于不少加工企業手上都有大量的庫存。
岷歸中藥材科技有限公司是岷縣一家本地藥材加工企業,車間里工人正在對當日生產的中藥材切片進行裝袋。該公司去年生產中藥材產品1200多噸,其中100多噸銷往海外。盡管該企業在當地的8500多畝種植基地之中,有2000畝災后絕收,但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長期規模化的存儲不會使企業的生產造成太大的影響。
岷歸中藥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介英表示,倉儲還可以能保證供應5個月,半年之內對企業的影響不會太大。價格問題變化不會太大,因為2011年的庫存還有一些基礎在,今年的受災面積大,但還不是太大的影響。
據了解,岷縣當地目前已經具備了4.5萬噸的中藥材靜態倉儲能力,這也為避免藥材價格大幅波動提供了基礎。
另外,針對此次洪雹災害造成大量減產的經驗教訓,岷縣準備在藥農中大力推廣“協會+基地+農戶”的新型種植模式,以期用規范化的管理和統一完善的收購平臺降低農民種植中藥材的自然和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