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不可承受之重:“價值戰”需取代“價格戰”
2012-7-24 10:45:00 來源:石家莊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走在電商價格戰最前列的兩家企業——蘇寧易購和京東商城近日公布的半年度業績引起廣泛關注。前者未達到銷售目標,而后者則“凈利潤為負”。
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直逼底價的強力促銷只賺到了表面的風光無限,背后卻是“傷人一萬自損八千”,電商“賠本賺吆喝”的買賣還能持續嗎?
價格競爭,電商不可承受之重
“七月約惠季,天天1元搶,全網底價,圖書百貨任你選!”“阻擊熱浪,冰點直降,直逼底價促銷!”……進入七月,數月來持續不斷的降價促銷仍鋪滿各大購物網站主頁。然而,表面的熱鬧卻掩蓋不住電商利潤的流失。
7月16日,京東商城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在其微博上透露,京東商城2012年上半年業績顯示,公司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20%,GMV(交易額)同比增速161%。“只有一個數字比較難看:凈利潤為負!”
此前,蘇寧電器集團公布的2012年半年度業績修正公告顯示,蘇寧易購上半年實現銷售額52.8億元,而今年年初蘇寧易購提出的年度銷售目標是300億元,保底銷售額200億元。
不僅銷售業績離年度目標還相距甚遠,蘇寧易購上半年的大力投入和對消費者的大規模讓利也拖累了集團整體業績增長。
慘烈的競爭已讓不少電商宣告離場。
與1號店在業界并稱“網上超市雙雄”的“大貨棧”,由于股東喪失投資信心,資金鏈斷裂,被迫于2011年9月宣告停業。
百度與日本電商樂天跨國合資的“樂酷天商城”此前發布公告,確認其后臺正式關閉后,其CEO江尻裕一將樂酷天的“敗走”歸結于兩個原因:一是商城的業務表現沒有達到預期,二是中國國內電子商城競爭實在太慘烈。
低價策略,不是電商核心競爭力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朱春陽認為,電商價格戰一直是線上對線下的不理性競爭,并不是由于模式領先或者成本優化較好,僅僅是依靠資本“燒錢”,希望通過價格戰消滅對手,占領市場份額,以此作為企業的主要競爭手段是根本行不通的。
“完備的物流及售后服務才是電商平臺能否突圍的關鍵,自建物流同時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是電商未來的發展趨勢。”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魏武揮認為。
相對而言,具備物流系統基礎的電商企業的優勢已經顯現。蘇寧易購市場管理中心一位負責人表示,電商的“最后一公里”就像是線下的門店實際體驗,對于忠誠度培養和品牌價值提升至關重要。而物流體系投入資金大、建設周期長,建設覆蓋廣,對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很大的考驗。但毫無疑問,物流是電商發展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該負責人介紹,蘇寧易購當下參與價格戰之所以仍有薄利,主要是因為有傳統零售基礎的蘇寧易購相比于純電商而言有成本優化優勢。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對純電商而言壓力較大的物流成本只占蘇寧易購總成本的不到7%。目前,蘇寧易購在物流方面已具有規模優勢,從三四線城市到一二線城市均有既有網點配送。
“價值戰”,需盡早取代“價格戰”
專家認為,未來,以產品質量和配套服務為核心的“價值戰”會取代“價格戰”成為電商良性發展策略。
目前,盡管電商行業還沒有迎來“大豐收”,但資本對電商的熱衷程度并沒有降溫。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2傳統零售商開展網絡零售的研究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59家傳統零售百強企業開展了網絡零售業務,經營超過70家網店。
電商行業的激烈競爭態勢仍將持續,劉強東在微博上表示,今年第三、四季度會掀起中國電商史上規模最大、最慘烈、最全面的價格戰。
業內人士預計,當前價格戰如此激烈,洗牌或許會加速到來,經過優勝劣汰,五年左右,中國的綜合性B2C電子商務公司也許只能剩下1至3家。
朱春陽認為,在當前國內電商競爭手段單一化問題十分突出的情況下,一方面需引導企業開發增值服務,鼓勵企業與制造商合作等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需盡早制定規范的行業準入門檻,以防投機者“濫竽充數”。 (來源:《石家莊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