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貿“十二五”規劃將出 有利于刺激內需市場
2012-7-23 16:41:00 來源:新華08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內貿發展“十二五”規劃——《國內貿易發展規劃(2011-2015年)》(以下簡稱《規劃》)即將出臺。有關專家認為,《規劃》有利于刺激內需市場,旨在加快轉變國內貿易發展方式,充分發揮國內貿易在引導生產、擴大消費、增加就業、調整結構等方面的作用。
――國家級內貿發展專項規劃即將出臺
商務部部長助理房愛卿不久前在市場體系建設工作會議上透露,《國內貿易發展規劃(2011-2015年)》即將出臺。
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一部國家級內貿發展專項規劃。此前商務部一直負責制定部級的流通業發展規劃,內容主要是限定在商務部職權范圍內,而這次則是把一個部級的行業規劃升級為需要多部委協調的國家級規劃。這個重大的改變顯示出政府促消費的決心。
近期一些地方已陸續發布了本地內貿“十二五”規劃。全國287個地級以上城市,均已完成商業網點規劃編制工作,其中四分之一的城市正在主動開展新一輪修編。縣級市規劃編制完成率已經達到60%。
據了解,《規劃》立足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戰略,旨在加快轉變國內貿易發展方式,充分發揮國內貿易在引導生產、擴大消費、增加就業、調整結構等方面的作用。《規劃》主要涉及批發業、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和其他服務業等商貿服務業,以及發展流通現代化、統籌城鄉區域國內貿易發展等多個方面內容及相關政策。
《規劃》明確,“十二五”期間中國國內貿易發展的具體目標:到2015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10年的15.7萬億元上升到30萬億元;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從2010年的37萬億元上升到70萬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從2010年的4.5萬億元上升到12萬億元;網上購物零售額規模從2010年的5131億元上升到2萬億元。
――立足擴大內需 將促進家電、汽車等方面的消費
“十二五”時期,中國處于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深入發展階段,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及外需環境趨于嚴峻,努力擴大國內消費對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并由此提升了國內貿易的戰略地位。
經濟學家湯敏指出,中國的外貿依存度處在50%高位,內貿挖潛不但能有效規避國際影響,也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由之路。當前國際經濟疲軟,我國出口形勢不樂觀,國內經濟正處在結構性調整的關鍵時期,國內投資也難以大幅增長,在這樣的形勢下,應該著重促進消費。
當前,我國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僅在三分之一左右,即使加上政府消費,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也僅為40%多,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多個點,擴大消費潛力巨大。
從支持消費增長的政策來看,近段時間,國家推出了一些比較“溫和”的包括促進節能家電補貼、支持推廣 1.6升及以下排量節能汽車等。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日前表示,各部委目前正在對重新推出汽車下鄉政策進行研究。市場人士對政府出臺結構性消費刺激政策普遍抱有較樂觀態度,預計一旦政策預期兌現,對今年十分疲弱的商用車市場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相關人士透露,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國內貿易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大力促進城鄉居民在家電、汽車等方面的消費,完善有關措施,引導生產企業開發適合農村消費特點的商品。
據了解,我國市場制度環境逐步優化,政策支持也實現較大突破。財政部、商務部已累計安排57.9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用于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今年以來,農村消費增速超過城市,成為上半年消費的一大亮點。上半年,我國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4.5%,比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快0.2個百分點。
有關專家分析指出,當前我國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正處于由吃、住為主的消費向發展型、享受型消費升級的階段,在服務消費方面有著巨大需求。據悉,在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方面,《規劃》將引導企業提供適合老年人、“80后”、“90后”消費的商品和服務;支持發展文化消費、健身消費,拓展群眾多樣化消費,滿足多層次的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城市居民消費潛力。
――進一步完善市場配套措施
近年來,我國市場體系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商品市場體系逐步健全。城市市場、農村市場快速發展;產區市場、銷區市場相互銜接,推動建立產銷鏈條,整合產地、銷地、集散地資源;有形市場、無形市場相互促進;國內市場、國際市場相互聯動。
然而,在市場體系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同時,也存在著商品市場布局不盡合理、商品市場功能不夠完善、市場體系建設法規標準工作滯后、市場監管比較薄弱等問題。
據了解,在進一步完善市場配套措施方面,《規劃》內容主要涵蓋以下五個重要方面:一是統籌城鄉區域國內貿易發展;二是注重商品流通體系建設,涉及農產品、生產資料、消費品、再生資源等商品;三是注重生活服務業發展;四是培育市場主體競爭力,尤其是大力扶持中小微型企業發展;五是發展流通現代化,包括流通業科技進步、電子商務發展、連鎖業發展和物流配送體系發展。
房愛卿指出,今后市場體系建設工作的主要任務,一是完善城鄉市場布局,加強流通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優化商品流通鏈條,大力加強產銷銜接;三是提升市場服務功能,加快培育市場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