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蔬菜最高便宜一半 重慶冷鏈物流有功勞
2012-7-23 10:03:00 來源:中國農業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重慶市首個反季節有機生態綠色農產品冷鏈物流項目在合川區正式簽約。重慶市民今后購買反季蔬菜將便宜至少20%,高的可能便宜一半。
全市首個反季節有機生態綠色農產品冷鏈物流項目在合川區正式簽約。項目建成后,這里將成為我市反季蔬菜的集散地,為我市乃至周邊省市提供價廉物美的反季蔬菜,重慶市民近水樓臺先得月,今后購買反季蔬菜將便宜至少20%,高的可能便宜一半。
該項目由重慶思民制冷設備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總投資3.5億元,通過建設2萬噸10萬立方米氣調保鮮庫,以及3.3萬平方米的集加工配送、物流倉儲、物流配送、綜合商務服務等為一體的國際先進農業技術應用推廣中心。合川區招商局介紹,項目預計一年內建成,投運后預計年產值超過7億元。
“反季蔬菜儲藏鏈的建立,將直接給市民生活帶來實惠,以后買反季蔬菜,再也不受天氣、油價等影響,貨源有了保證,價格還能降低。”投資該項目的重慶思民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思民說,比如去冬今春一根蔥就賣到5元,這種現象今后將有望避免。
冷藏反季食品可以節約多少錢?余思民以去年該公司試儲藏農產品為例算了一筆賬包包白大量上市時,公司收購價0.24元/斤,下市后投入到市場,批發價約1.2元/斤,市場零售價2元左右,如果再從河南、山東等地運來,每斤市場價則在2.5元左右。又如陜西蘋果,集中上市時收購價1元/斤,下市后如果再從陜西運來,每斤超過8元,如果實現本地冷藏,零售價可控制在5元左右。
由于有的農產品動輒儲藏半年多,市民最關心食品安全問題,包括會不會添加防腐劑?營養價值有沒有損失?對此,余思民給出一個讓市民放心的答案:冷鏈食品不會添加任何對人體有害的東西,營養物質損害也微乎其微。
余思民說,冷藏中心采用的是國際先進技術,有兩項決定食品安全,第一是冷藏,減少食品腐損的同時能夠保鮮;第二是對冷藏空間進行氣調處理,即把空氣中的氧氣等抽離,加入氮氣等惰性氣體,讓食品進入不生長、不變質、不腐爛的惰性狀態。同時,每隔15天,監測人員都會對食品進行營養監測,保證營養成分不流失。
余思民介紹,目前的技術能夠對市面上90%以上的農產品進行冷藏,如蘋果、生姜、花椒、臍橙、南瓜、冬瓜、大蔥等,絕大部分可在本地采購。
冷鏈食品蘊藏千億商機
冷鏈食品雖然在我市剛起步,但從其他發達地區來看,這里面蘊藏著大量商機。按照余思民的說法,位于合川區的冷鏈園僅能滿足主城區部分地區的供應。
“投資的3.5億元,最保守估計可在5年內回收成本。”余思民說,比如去年的江津花椒,當時的收購價每斤在4元左右,時隔4個月出手,連成色不太好的花椒批發價都達15元左右,高的每斤批發價超過30元,最高時利潤率超過600%!“商家在坐擁利潤的同時,市民也得到了實惠,因為一味依賴外地采購,零售價會更高。”
如此直言不諱的預估,是否會對自己的投資產生威脅?余思民樂觀地說:“這是一個超過千億元的產業,沒有哪個企業能夠占完所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