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外資快遞或拿國內牌照 中航協提出質疑

2012-7-2 11:1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對于兩家外資快遞企業或將拿到中國國內牌照一事,國內快遞行業頗顯淡定,但此事在貨運航空領域卻掀起了不小的風波。 
  質疑
  6月底,中國國家郵政局公布了首批通過2012年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年度報告審核的企業名單,聯邦快遞(FedEx)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邦快遞”)和優比速包裹運送(廣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UPS”)也在其中。
  兩家外資快遞企業“入圍”此名單,國內的快遞行業卻沒有出現事先外界認為的恐慌感,反而顯得更加風平浪靜,有快遞業內人士認為,兩大快遞巨頭獲取牌照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在各省份布局,短時期內甚至不會對國內快遞行業構成威脅。
  然而,正在向快遞領域尋求新市場的貨運航空企業卻因此產生了諸多擔憂。
  雖然國家郵政局26日明確表示,聯邦快遞和UPS目前仍未獲得國內快遞經營許可證,尚處于審批程序中,但上述業內人士認為,拿到國內牌照也只是時間問題,在此之后,國內的貨運航空企業將遭到不小的沖擊。
  就在審核公示期內,中航協向國家郵政局提出了質疑,質疑內容包括兩家企業的性質以及實際市場范疇。
  “聯邦快遞和UPS都是全球知名的跨國企業。”中航協副秘書長柴海波告訴新金融記者。
  然而在申報快遞業務中國國內經營許可的時候,兩家企業卻以中國境內投資設立的名目出現,它們變成了“臺港澳法人獨資”性質的企業。
  “原本是兩家如此龐大的公司,到了中國就變成了這么小的企業,這就掩蓋了它們真正的企業性質和實際的市場范疇。”柴海波告訴新金融記者,“所以我們認為,國家郵政局應該對聯邦快遞和UPS真實的企業性質和實際的市場范疇予以重新核定。”
  中航協向國家郵政局提出的質疑并非僅此而已。
  聯邦快遞與UPS均以快遞行業性質申請中國國內牌照,但在柴海波看來,它們“實際上是有快遞業務的航空公司”。
  柴海波介紹,聯邦快遞與UPS共有飛機一千余架,其實力幾乎能與整個中國民航相抗衡,“規模如此龐大的壟斷企業,你能簡單地說它們是快遞企業嗎?”柴海波說,“它們的服務應該被劃為航空領域的快遞業務。”
  柴海波認為,這兩家企業是全球性空地運輸服務一體化的跨國企業,它們的產品雖然以快遞服務的名義出現,但其產品服務的核心卻包含航空運輸服務方式,“或者說,它們的服務核心實際上就是航空貨運。”
  按照他的說法,如果允許兩家企業持國內牌照在中國境內經營,也應該屬于航空公司的業務范圍,而航空企業又必須遵守《芝加哥公約》的原則,按照雙方政府談判后制定的范圍來執行經營,包括航權、航線。
  “在申報國內市場時,不能把快遞和航空孤立和分散開來,而應該受到《中美通航協定》和航權市場范疇的約束。”柴海波說,“它們以快遞企業的性質進來,就可逃脫一些國際法律法規的約束,但它們不應該逃逸于航空領域。”
  沖擊
  “假如它們真的能以這樣的名義進入中國國內市場,就會把已經獲得的中美航線的航權延伸擴大到經營許可的中國其他城市。這將突破中美兩國原有的航空市場談判的約定。”柴海波說。
  國家郵政局所披露的信息顯示,聯邦快遞和UPS的中國公司將分別以北京順義區和廣州白云區為基地,經營除信件外的國內快遞業務。聯邦快遞申請在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天津、大連、鄭州、成都開展國內快遞業務,而UPS則只是在上海、深圳、廣州、天津和西安五地經營國內快遞業務。
  這一切,也將導致日子原本不好過的國內貨運航空企業面臨與外資“快遞企業”巨頭搶奪國內“地盤”的尷尬處境。
  受歐債危機和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國內航空公司本就承受著不小的經營壓力。今年5月份,國內航企再度由盈轉虧,全月虧損13.7億元,其原因除了人民幣相對美元的貶值帶來的匯兌虧損,還有客貨運需求的疲軟。
  華泰聯合證券的分析師李軍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2011年中國航空業業績達到本輪周期的頂峰之后,2012年在匯兌損益大幅減少、國內航線毛利率小幅下降的情況下,行業利潤會較2011年有所減少,這一情況到2013年才有望得到改善。
  國家郵政局同意讓兩家外資企業進入國內快遞市場,在中國民航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曹允春看來,“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快遞是貨運航空用來賺錢的,其附加值較高,兩家企業對這一服務的占領,對國內貨運航空是一種很大的沖擊。”曹允春說,“這是挺可怕的一個現象。”
  “目前聯邦快遞和UPS已分布在國內的部分城市,如果它們占據國內更多的重要城市,對國內貨運航空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柴海波說,“所以中國的航運主管部門就應該對此進行銜接和管理。”
  資料顯示,聯邦快遞早已收購了國內一家規模較大的航空貨運代理公司,這家公司不僅有200多個網點,而且還擁有從美國到國內大城市的航權。
  此外,聯邦快遞和UPS也已采取包機的方式,租用國內航空公司的飛機從事國內航空運輸業務。
  而在國內,貨運航空企業紛紛與快遞公司合作,以在困境中尋求新的市場,未來的航空貨運業或將作為快遞產業中的運輸環節來運營,獨立的航空貨運業甚至有逐漸淡出的趨勢。
  目前國內僅順豐、圓通有自己的專用貨機送貨,其他快遞公司均與中航協下的民航貨運企業合作。
  業內人士認為,聯邦快遞與UPS進入國內市場,其收費比國內同行低,對中航協下的民航貨運企業是一種沖擊,但這或許會促進本土快遞行業服務質量的整體提升。
  但曹允春卻不這么認為,“低價只是它們慣用的策略,這是暫時的。”曹允春說,“通過低價的策略,前期來清洗市場。可以肯定的是,等市場重新洗牌后,它們的價格會提上來,后期它們會把所有的損失補回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