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北部灣描繪新未來
2012-7-15 20: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覃柳丹
“資源富集、基礎設施完備、生產要素齊全,讓北部灣經濟區充滿商機。”
“幾天的行走采訪,讓我們看到了什么是北部灣精神、北部灣速度和北部灣奇跡。”
“面朝大海,千帆競發,不正是當前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的真實寫照么?”
……
這是7月9日至11日的“北部灣行”采訪活動中,來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等國及香港、臺灣的媒體記者,在走訪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4市后留下的深刻體會。
俗語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如何讓紙面上的數據變成活生生的實例?答案是:深入基層,實地采訪。
于是,為了讓第七屆泛北論壇更有實效,也讓東盟各國及港臺地區人民深入了解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特別是廣西在推進泛北合作上的努力和成效,今年論壇組委會一改前6屆泛北論壇媒體的采訪安排,首次在論壇舉辦之前,組織東盟港臺媒體記者到北部灣經濟區4市進行實地采訪,讓他們對幾年來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有一個全面認識,進而在論壇舉辦期間,能發現泛北合作中更多的熱點和亮點。
此次東盟及港臺媒體記者“北部灣行”的采訪路線,以“由遠及近”的方式進行,先到最南端的北海,再折到欽州、防城港,最后北返南寧。重點走訪了北海的電子產業園區,欽州、防城港的港口碼頭,南寧的保稅物流中心,并聽取了每一個市的情況報告。
香港《文匯報》記者鄭海龍頭一次來廣西。他最想了解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會以怎樣一個節點,把中國東部產業與西部及東盟連接起來。走訪北海、欽州、防城港后,他看到了“端倪”。
在北海國家級出口加工區,臺資企業建興電子以光碟機全球第二的生產能力及銷售量,讓遠道而來的東盟及港臺記者為之驚嘆。他們圍在講解員周圍,仔細記錄著自己需要的信息;提問也涵蓋甚廣,從地方政府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哪些優惠政策到產品出口渠道是否便捷暢通,從企業的產能、產值、市場占有率到廠址的多少及分布情況,從產品的研發、加工到員工的招聘、薪資待遇等等,每一個問題都能引起大家的熱議。
鄭海龍曾經認為,在西部欠發達地區的企業一般以中小企業居多,但在這里居然能見到行業里全球排名靠前的大型企業,實在出乎意料。“港臺企業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得如此迅速,要歸功于這里有優惠的政策、完備的產業規劃、便利的出口通關渠道及低廉的勞動成本。”他說:“更讓人興奮的是,從這里可直接打通前往東盟市場的通道,未來,港臺企業把整個產業鏈轉移過來都是有可能的。”
而對于擁有227個泊位、56個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年吞吐量在1.37億噸,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港口通航的廣西北部灣港,柬埔寨《華商日報》財經新聞主任張戈西很羨慕。
到了防城港港區后,他的羨慕變成了感嘆。所見之處,等待裝運的煤炭、礦石、原木堆積如山,巨型的倉儲櫛比林立,集裝箱擺滿貨場,來往不絕的運輸車輛揚起陣陣沙塵。盡管烈日當空,但緊張繁忙的作業從未間歇。
“近年來,柬中貿易不斷升溫。廣西又擁有如此眾多的優良海港,將來柬埔寨更多的大米、木薯等農產品就能經過這里,出口銷往中國內地了。”他說。
張戈西特別提到,僅防城港一市的港口吞吐量就達到9000多萬噸,把防城港、北海、欽州三港整合為一成為廣西北部灣港后,優勢將更加明顯,這很值得柬埔寨學習和借鑒。
他說,西哈努克港作為柬埔寨最大的、也是惟一的深水港,不論是港口規模、泊位數還是吞吐量都遠低于廣西北部灣港。如何整合資源,拓展港口功能,擴大港口規模,提升服務水平和輻射能力,廣西的先進經驗很值得借鑒。
雖然在采訪開始之前,東盟及港臺媒體記者們已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基本情況進行了一番了解,但真正到現場實地采訪后,他們還是不斷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沒想到廣西的電子產業發展得這么好,規模這么大。”越南通訊社記者武光德說。
菲律賓《世界日報》采訪主任王利民說:“我不止一次來過廣西,真是一次一個變!這次來北部灣經濟區采訪,不僅發現了很多新鮮事物,還有不少新鮮理念。”
感受的震撼越多,東盟及港臺媒體記者們心中的疑問也越多,他們想知道的信息變得有增無減。
一路下來,工業園區、保稅港區、物流園區看了不少,記者們在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在發問: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怎樣均衡發展與保護的問題,優美的自然環境會遭到破壞嗎?走訪了北海、欽州后,大家松了一口氣。
在中馬欽州產業園,馬來西亞《星報》記者周豪文拉著欽州市招商促進局的相關負責人,就產業園的征地、拆遷、補償,園區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及入駐企業等情況,進行了一一詢問。
在南寧保稅物流中心,不少記者頭一次聽到“無水港”這個新名詞,圍著負責解說的工作人員,決心把“無水港”的“來龍去脈”弄個清楚。
3天的行程緊張而充實,隨著“北部灣行”采訪活動接近尾聲,滿載而歸的東盟及港臺媒體記者們,對未來的泛北合作寄予了厚望。
臺灣《旺報》財經中心記者高行相信,隨著北部灣經濟區基礎設施的日臻完善,今后會有更多臺商到此投資置業。
泰國中央中文電視臺記者黎福裕的老家在欽州。他說:“看到家鄉日新月異,心中更有一份責任,想把家鄉的優勢資源、優惠政策傳播到東盟各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北部灣,投資北部灣。”
作者:覃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