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明示油價將再次下調 航空物流等板塊獲益
2012-7-10 12:50:00 來源:中廣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發改委首次提前明示油價將再次下降說是11號,能源價格走低,降低企業成本短期看會給相關板塊帶來那些影響?中國證券報采訪部主任王棟琳。
王棟琳:
發改委罕見的提前宣布油價將在11號下調,有關部門實際上是希望在整個經濟和市場信心不足的情況下,提前釋放一些利好的信息。從短期來看,市場上的各個板塊受益的程度不同,但從中期來看,通縮和經濟景氣下行的擔憂對市場的擾動就更大。
根據三地的變化率,機構預測此次油價降幅可能在每噸350-400元左右,油價將會出現今年的三連降,之前5月和6月的兩次下調降幅分別是330元和530元。
發改委同時還表示,目前的定價機制比較成功,經濟制推出還需要機會。由此來推測這個定價機制未來數月甚至年內可能都不會推出。由于目前歐美不斷受到歐債危機和國內數據不佳的因素影響,預計國際油價未來還有下行可能,而國內的油價也有可能隨之進行下調。
從此次調價來看,連續第三次的下調油價以后,對上游板塊兩桶油可以說是有喜有憂,一方面上繳石油特別收益金減少,中石油和中石化旗下的煉油板塊也渴望受益,煉油的虧損將減少。另一方面是兩桶油的庫存也比較高,降價就可能影響到銷售板塊的利潤。
由于國際油價是80-90美元,是兩桶油各個業務板塊的利益平衡點,對于目前來說影響總體是中性的。而對大多數的中下游行業來說,希望從油價的三連降中受益。航空板塊是受益最為明顯的,每次降價使航空業降低成本數十億,物流、汽車、化肥、化纖、火箭、農業和漁業都不同程度的受益。
在目前的經濟景氣下行和企業業績受到挑戰的背景下,成本的降低使得多數行業就受到短期的提振。但中期來看,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油價走低都是需求不振的直接的反映,實際上不僅油價在下行,煤炭價格也出現了下行。
此外,昨天公布的CPI和PPI都出現同比漲幅的下行,這些價格信號的含義是一致的,就是目前經濟實際上已經進入了通縮區間。在這種情況下,成本的短暫下行是難以抵抗經濟下行通道中整體需求不振的負面的沖擊。目前尤其需要警惕的就是,如果下半年國際局勢發生變化,國際油價一旦重回升勢,屆時一方面國內經濟尚未企穩反彈,另一方面新的輸入性通脹因素又來侵蝕企業的成本,屆時可能對國內經濟產生不小的沖擊。
國際油價是出現一個連續下跌的狀態,但并不能做出全球經濟通貨緊縮的判斷。因為是不是產生通縮還要受到貨幣條件的影響,全球的貨幣條件也是各有差異的,跟國內的情況是不一樣。但是總的來說,就是需求的萎縮,這點是一個共同的特點。
在歐洲和美國我們看到最新的公布的美國的就業數據也是低于預期的,那么歐債危機也是不斷的演化,這樣一些因素都造成歐美的經濟不斷萎縮,經濟萎縮直接就是造成油價的下行,所以不管是不是發生全球的通縮,這種外需的萎縮對國內的經濟是一個非常大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