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普京訪華意在改變“政熱經冷” 合作空間待拓寬

2012-6-9 9: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普京新任總統后首輪訪華,被一些外媒解讀為中俄聯盟之舉,但事實上中俄兩國更現實的任務是改變“政熱經冷”的現狀 
  本刊記者/趙杰(發自北京)
  6月5日上午,俄羅斯新任總統普京的專機降落北京機場,正式拉開為期三天的訪華帷幕。
  各種唱好中俄關系的觀點在此前普京訪華行程既定時就見諸國際各大媒體,一度有法新社等西方媒體將此解讀為俄羅斯試圖加強中俄聯盟之舉,也有觀點指出中俄應結成“非盟之盟”以應對美國重返亞洲腳步。
  “普京此訪無疑會加強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但也不能因此簡單化地下結論認為俄羅斯‘冷美熱中’。”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顧問陸南泉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同樣認為,不能對普京訪華做過于簡單的理解,這是其“全方位外交戰略的體現和步驟”,因此,對其就任總統后包括訪華在內的出訪安排應予理性看待。
  合作空間待拓寬
  上述外媒觀點并非空穴來風,僅從俄羅斯訪華的議程設置和隨行團隊即可窺一斑:17份計劃簽署的不同種類文件;俄商界所有大佬均在隨訪代表團名單中。
  此間俄總統助理尤里·烏沙科夫稱,這17份文件將包括《有關進一步深化俄中關系、全面、直接、互信的伙伴關系與戰略協作關系的聯合聲明》,而兩國各部委之間也將簽署能源、工業及創新領域的一系列文件,雙方企業之間也會簽署相關協議。并稱,普京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會談將“持續很久,包括小范圍會談與大范圍會談”。
  至于相關議題,烏沙科夫預計雙方高層會談會涉及聯合國(微博)、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峰會、金磚國家與上海合作組織,還將就朝鮮半島與中東局勢、伊核問題交換意見。
  另據俄羅斯總統新聞局稱,此次訪華代表團成員除了副總理、外交部長等人員,還包括工業、能源、交通等各部部長,以及原子能公司、天然氣工業公司、石油公司和石油運輸公司等企業的總裁。
  這些要素支持,加之中國是普京就任總統后首輪出訪的國家,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因此高調評說中俄關系目前“達到了史無前例的水平”。而普京在出訪前一天給《人民日報》撰文《俄羅斯與中國:合作新天地》中也強調,兩國之間的關系“是名副其實的國家間新型關系的典范。這就意味著俄中關系非常穩固,不受當前局勢的影響,這一點在當今這個明顯缺乏穩定和相互信任的世界里顯得異?少F”。
  但是,一位參與制定對俄政策的中方專家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認為,之所以普京此訪如此“興師動眾”,主要因為兩國之間合作的現實距離理想尚遠,尤其是一些大項目合作難以落實和推進。他舉例指出,雙方的林業合作雖已成立合作小組,但是一直未有大項目產生,其他諸多資源合作亦然。“雖然雙方都清楚合作空間很大,我們也努力試圖在政策、協議等方面給予配合,但是落實到實踐層面總是力不從心。”
  他分析,主要原因在于雙方的法律法規、傳統習慣以及商業思維等差異太大,亟待兩國領導人在目前穩固的雙邊伙伴關系框架下加大支持力度,以大幅度拓寬合作空間。
  沈驥如同樣指出雙方的合作要有所創新。一方面,在傳統能源合作上,俄羅斯不愿做簡單的原料出口國,而是希望全程合作,“雙方在這方面的合作是否能夠從開采到物流再延伸至產業運用,此訪中或許會在一定范圍和層面涉及!
   普京外交平衡戰略
  普京此次就任總統后首輪出訪的六國中,白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三國均為獨聯體國家,占去一半席位;德國、法國則為歐盟主要成員國。其中,在時間安排上,只有出訪中國的時間長達三天之久(包括參加上合組織北京峰會),而在德國、法國的總體時間無非12個小時。
  尤其引發關注的是,美國未出現于該名單,這成為評論人士和媒體大做文章的依據。因此有了“冷美熱歐”“冷美熱中”和“中俄結盟”等各種說法。
  沈驥如對這些言論并不認同,他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傾向于認為這是普京的外交平衡戰略。而對于已經是三任總統的普京,這種“平衡術”早已不新鮮。其注重東西方平衡、內外平衡,以逐步實現恢復俄羅斯軍事大國地位的目標。
  “作為轉型大國的俄羅斯,內部有不確定因素!标懩先嬖V《中國新聞周刊》,普京上任伊始就要面對四大挑戰:推進民主政治改革;經濟現代化;反腐;提高軍事能力。而應對這些挑戰的根本途徑是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需加強與中國經濟合作。
  在沈驥如看來,與其說普京沒有將美國置于首輪出訪國是反美,不如視為全方位的外交戰略安排。因為無論如何,美國都會是俄羅斯外交的一個重點,在出訪美國之前先處理好與獨聯體、歐盟和中國的關系,打好基礎,可以增強自己與美國對話的信心與籌碼。由此角度分析,俄羅斯非但不是輕視美國,而是非常重視它。此前普京曾簽署法令,要發展與美、中、日、印等國的合作關系,即可看出其并不會選擇與這些國家對抗,而是平衡。
  因此,沈驥如和陸南泉都指出中俄不會結盟。雙方聯手的軍事演習,只是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遠非軍事同盟關系。兩國志在深入合作而不結盟且不與任何國家為敵,以推進世界多極化發展。
   應避免“政熱經冷”
  據統計數據,2011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為835億美元。普京在上文同樣提及該“歷史新高”數據,并指出,現在中俄的中期目標是在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2020年達到2000億美元!皟蓢壳百Q易額的發展速度表明,我們的目標將會提前完成。”
  縱比而言,中俄雙邊貿易額所取得的飛速增長不容忽視。但是橫比歐美,差距尚大,去年中美雙邊貿易額為4467億美元,中歐這一數據則高達5939.7億美元。
  有人用“政熱經冷”對此作出評析。但是沈驥如并不太認同,他認為中俄雙邊貿易額的數字的確說明,與良好的政治、外交關系相比,經濟關系顯得不太匹配、不同步,但這只是表明兩個新的市場經濟國家,在合作過程中還有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
  這些問題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的美國前克林頓政府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和助理國防部長、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看來,不管人們如何議論,中、俄兩國之間建立軍事同盟障礙重重。俄羅斯經濟和軍事的衰落增加了它對中國崛起的擔心。兩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還沒有達到應有水平,兩國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西方(包括美國)的商品和金融市場!俺敲绹竾乐劐e誤(這并非完全不可能),否則中俄兩國很難克服這些障礙,完全投入對方懷抱!
  沈驥如也提及俄羅斯內部存在的“中國威脅論”觀點,但是,他認為俄羅斯在與中國的合作中,已經意識到后者的誠意,這也正是普京設置此訪的重要原因之一。
  法新社此間報道認為,俄羅斯現在已不把中國這個崛起的鄰國視為威脅。普京在上文信心滿滿地寫道:“俄羅斯非常需要一個繁榮的中國,同樣地,我相信,中國也需要一個成功的俄羅斯。我們兩國的合作不針對任何第三方,而是旨在實現共同發展和加強國際社會的公平和民主原則。也正因此,符合時代潮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