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雄:打造西部新城 助推綠色崛起
2012-6-4 11: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如何貫徹落實好省第六次黨代會的精神,進一步推進崖城的科學發展和綠色崛起。近日,記者特地對市創意產業園工委書記、崖城鎮委書記黃海雄做了一次專訪。黃海雄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崖城鎮黨委將緊緊圍繞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戰略的要求,解放思想,搶抓機遇,以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完善基礎設施為抓手,以創新管理體制為動力,以改善民生為立足點,以基層組織建設為保障,推進崖城的科學發展和綠色崛起,把崖城打造成為以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現代物流、現代農業為主導的三亞西部新城。
——崖城承擔著新時期旅游業創新發展,新興產業集中培育,熱帶現代農業升級發展和海洋產業探索發展的重任,是帶動三亞下一階段產業全面發展的“西部增長極”
記者: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后,三亞的發展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在此新形勢下,崖城在整個三亞的發展坐標中處于什么位置?碰到怎樣的發展機遇?
黃海雄:崖城的鎮域范圍在新時期的《三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中,被統籌考慮為“崖州灣”,與三亞中心城區、大三亞灣和海棠灣共同構成“一城三灣”的城市空間結構,是三亞濱海地區的“西翼”,三亞西拓發展的“西部新城”,承擔著新時期旅游業創新發展,新興產業集中培育,熱帶現代農業升級發展和海洋產業探索發展的重任,是帶動三亞下一階段產業全面發展的“西部增長極”。
首先,國際旅游島戰略和開發南海設想給崖州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海南省城鄉一體化規劃》提出東線旅游發展帶和西線產業發展帶的總體布局,并計劃全面推動西線建設。崖州地理區位正好是承接東線優勢,拉動西線發展的轉接點。西線的全面發展與東線的升級發展,都給崖州灣帶來獨特的發展機遇。同時,崖城現擁有傳統優勢的農業基礎,擁有以南山和崖州古城為代表的優勢旅游資源和文化資源,擁有以創意新城為重心的新興產業發展空間,并有南山貨運港和規劃的多條聯系南海的能源上岸通道。這些正好契合了國際旅游島戰略和南海開發的核心設想和要求,必將在未來的區域發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三亞市旅游業深化改革與創新給崖城帶來發展新機遇。“做精、做深、做厚”旅游是新時期三亞旅游發展的主題思想。崖州灣擁有自然環境良好的腹地旅游資源和積淀千年的歷史文化資源,而且還有聯動南海旅游的海洋旅游功能支撐。崖州灣即將落位的南海旅游服務港,其擁有的水上飛機、南海游艇母港和郵輪港,將大大地提升南海旅游開發的力度。游艇裝配和游艇配套也將實質性的落戶崖州,將促進旅游業和游艇產業的互動發展。此外,結合農業優勢和古鎮資源發展的腹地旅游、生態農業觀光和民俗旅游也將在新的機遇期得到全面推動發展。
三是我市優化產業結構給崖城帶來發展新機遇。我市為克服經濟發展過分依賴旅游業及其帶動的建筑、房地產業,產業結構較為脆弱問題,提出未來發展為在旅游業的帶動下,優化一產,適度發展二產,作為產業穩定發展的方針。為此,崖城將結合自身的優勢,在農業升級發展、新興產業培育、旅游產業多元特色塑造和海洋產業發展的四個方面作為優化產業結構的工作重點。崖州灣將推動的農業綜合服務物流區、中興和用友為代表投資的高附加值新興產業企業、由方興投資的旅游目的地標式新型酒店、蘭海集團投資的游艇港和水上飛機港等產業升級發展的龍頭項目落地。
——崖州灣采取海、城、灣、腹地一體化的“陸海統籌”發展新模式。產業發展以體現國家海洋產業發展戰略、培育新興產業、擴大旅游優勢、升級農業發展為重點方向,劃分八大產業發展片區
記者:省第六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實現綠色崛起,最重要的前提是科學規劃”。做好崖城的發展規劃至關重要。那么,崖城未來發展的總體定位是什么?如何通過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助推崖城“綠色崛起”?
黃海雄:為了推進崖城的整體發展,崖城鎮黨委從2010年6月開始,先后出臺了《崖州灣總體規劃》和《崖州灣產業發展規劃》。這兩個規劃一是明確崖城在新時期下應該發展什么產業和引進什么類型的項目,二是在地域和空間上對這些產業和項目如何給予科學的安排和布局。
規劃提出,崖州灣是“三亞聯動南海、支撐南海”和“資源影響力和豐富度極高”的特殊海灣,是“代表三亞歷史”的特殊古城,是“生態價值、旅游價值、科技價值”兼備的特殊腹地。基于上述特殊性,崖州灣采取海、城、灣、腹地一體化的“陸海統籌”發展新模式。產業發展以體現國家海洋產業發展戰略、培育新興產業、擴大旅游優勢、升級農業發展為重點方向,劃分八大產業發展片區。一是創意新城片區。由新興產業發展區、融資綜合服務區、科技匯集孵化區、生活配套服務區共同構成。二是保港南海旅游片區。重點體現聯動南海旅游的支撐功能,結合地形布局南海游艇港、南海水上飛機港和休閑旅游漁港。三是梅山海洋產業片區。由海洋資源管理、海洋科技研發、海上配套服務三大組團構成。四是鹽灶濱海主題旅游片區。主要布局是特色商務旅游、特色主題旅游和“一站式”娛樂目的地。五是梅山空港配套區。重點發展配套服務型空港產業。六是農業硅谷熱帶農業綜合片區。在現有優勢農業基礎上,增加農業教育、科研育種和推廣展示。七是南山國際文化旅游片區。八是腹地旅游片區。依托豐富的腹地生態資源和風土人情,形成以農家酒店、特色餐飲、風情展示、民俗表演為主要產品的古村旅游;形成以雨林公園、特色養生為主題的雨林旅游;形成以體驗式農業為主的農業觀光旅游。此外,還包括港門片區、梅山老城區和崖州城區三個生活配套片區。
綜上規劃,崖城將定位為以海洋旅游和海洋產業為特色,以新興產業、特色旅游和熱帶農業為支撐,以歷史文化為靈魂的“三亞西部新城”。具體的發展目標是:以陸海統籌戰略為主線的“海洋新城”,以帶動區域發展為核心的“綜合新城”,以多元產業為支撐的“產業新城”,以低碳技術為標準的“示范新城”。通過科學的產業布局規劃助推崖城的“綠色崛起”。
——現階段,主要是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和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到2020年,崖城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和高端、可持續、有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傳統和新興主導產業初具規模,三亞西部新城建設框架基本形成
記者:俗話說:“羅馬不是一天建起來的”。打造三亞西部新城,并非易事。未來將怎樣推進西部新城的建設?
黃海雄:新城的建設是一項宏偉、持久而又艱巨的工作,需要我們付出艱辛的努力。現階段,我們主要是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和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啟動創意產業園和崖州中心漁港核心項目的建設,將創意產業園建成具有生態型、創新型、復合型、高效型、信息化、國際化等特征的綜合新城;將崖州中心漁港建成集漁船避風補給、生產休整、養殖加工、水產品流通與信息服務、休閑漁業及旅游等功能為一體的漁業產業化基地。加快歷史文化名鎮建設,將結合崖城舊農貿市場改造,打造以歷史文化旅游業、餐飲業、旅館業、商貿業和文化娛樂產業相結合的現代服務業。加快南山風情旅游小鎮建設,建成與民族文化相結合的特色新農村,以延伸南山文化旅游產業鏈。加快水南大道二期、崖城大橋拆除重建和梅山大道等工程的建設,進一步完善崖城交通基礎設施。其次是要加快完成創意產業園、保港鹽灶片區、崖城新城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工作,提高土地利用價值,使創意產業園投資近400億元的中興、用友、聯想,保港鹽灶片區投資180億元的崖州灣綜合開發區,大連萬達投資建設的崖城國際度假區、崖城新區的崖州新城、以勒山水國際養生社區、南海圣苑、三亞南山美洲城等項目順利落地建設。到2015年,崖城將形成現代產業體系的基本框架,三產結構顯著改善,主導產業更加突出,新興產業開始發揮效應,城鄉一體化水平獲得明顯的提高。到2020年,崖城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和高端、可持續、有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傳統和新興主導產業初具規模,三亞西部新城建設框架基本形成。
——未來五年,崖城將按照積極推進擴權強鎮改革、著力提升園區帶鎮能力、爭取設立三亞西部新區“三步走”戰略,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激發崖城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記者:我注意到,省第六次黨代會報告提出了“推動三亞海棠灣撤鎮設區”。當前,崖城面臨著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將會影響崖城的快速發展。未來崖城如何掃除體制機制障礙實現快速崛起?
黃海雄:省委書記羅保銘在省第六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實現綠色崛起,最根本的出路在于開放改革”。開放改革,是解決地區發展瓶頸問題的根本路徑。未來五年,崖城將按照“三步走”戰略,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激發崖城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第一步:積極推進擴權強鎮改革。積極探索和解決崖城現階段的體制矛盾,爭取市委、市政府賦予崖城鎮部分區(縣)一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加大財稅返還力度。未來五年,爭取搭建向區(縣)級過渡的行政管理構架和公益性機構框架。
第二步:著力提升園區帶鎮能力。在創意產業園較具規模、產業輻射帶動能力明顯增強時,實行管委會和鎮政府兩級管理模式。
第三步:爭取設立三亞西部新區。在實力進一步壯大、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時,爭取市委、市政府將崖城鎮提升為三亞西部新區,按照區一級政府的管理體制,設置機構,配備人員編制。
——未來五年,崖城將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推動崖城在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新興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現代金融業等6個產業發展
記者:“實現綠色崛起,最核心的支撐在于產業振興”。未來五年,崖城將重點發展哪些產業,以壯大經濟實力?
黃海雄:產業是稅收、就業、民生、經濟實力的源頭活水,是發展穩定最重要的基礎和最終的依托。未來五年,我們將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推動崖城在6個產業領域實現相互協調、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樹立“綠色、無公害”現代農業生產理念,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打造崖城農業品牌。二是加快發展新興創意產業。全面完成創意產業園區征地工作,完善園區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創新發展現代金融業。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在崖城設立分支機構以及營業網點。四是加快發展文化旅游業。挖掘崖城悠久的歷史文化。五是加快發展現代物流產業。依托崖城農業優勢,啟動瓊南物流貿易集散中心規劃編制工作,重點發展瓜果菜的運輸、倉儲和配送業。努力把崖城建設成為瓊南地區物流貿易集散中心。六是建設南海綜合開發服務、貿易和科研基地。
——通過在建設項目周邊的村組成立村民股份公司、預留村集體發展用地,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
記者:按照規劃和現有的項目,相信崖城會有一個輝煌的未來。但我們如何在做到發展的同時,并使失地農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黃海雄:這個問題是全市各大項目能否順利推進的瓶頸問題,甚至在全省、全國也是如此,我們也在進行積極探索。通過在建設項目周邊的村組成立村民股份公司,其可以承擔勞務輸出、市政設施建設和維護、“三通一平”等初級設施建設等工作,扶持其健康成長,調動失地農民創業和配合項目推進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對于村集體預留用地,我們在規劃上都盡可能的安排在位置適合、條件優越的地方,滿足建設發展的需要,將來村民股份有限公司可以通過聯營、合作,甚至自行開發,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保障村民的長期收入。目前,我們創意產業園區的大旦村委會成立了大旦村民股份有限公司,讓其承擔園區的一些基礎性設施的初級建設,通過這幾個月的運作,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的“第一桶金”積累。下一步,我們將以大旦村民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經驗在創意產業園周邊的南山、水南,中心漁港周邊的港門、乾隆等村委會進一步推廣。(三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