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倉儲與配送

浙中最大冷鏈基地應運而生 物流配送達5萬平米

2012-6-27 14: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這個真實的場景就在市區金星路與330國道交叉口處的“金字冷凍食品城”。這個占地83.1畝的龐然大物正在加緊施工,目前已基本完成土建工程,接下來將進行設備的調試安裝。預計項目一期在2012年11月就能投入運行。

  “這里就是今后浙中最大的冷鏈物流基地,冷凍冷藏規模接近全市現有庫容的總和。”作為金華本地的上市企業,金字火腿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薛長煌頗為自豪。他說,金華是農副產品大市,要延長產銷儲運和深加工產業鏈,太需要這樣的大型冷庫了。

  樓偉,一位在行業內做了10多年的“老冷鏈人”,現任金字冷凍食品城總經理。“放眼整個浙中地區,要找一個最大最冷的地方,非這兒莫屬,它就是浙中的‘小南極’。”樓偉風趣地說。

  冷鏈物流脫節背后蘊藏商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的安全和質量要求越來越嚴格。與龐大需求相脫節的是,國內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嚴重滯后,冷鏈設施短缺,加上不合理的包裝、運輸和儲存,鮮活農產品流通損耗很大。商務部發言人姚堅介紹,由于冷鏈設施匱乏,目前我國食品冷藏運輸率只有10%左右,而發達國家可達到80%;果蔬在采摘、運輸和儲存等物流環節損耗率達25%,而發達國家的果蔬損耗率在5%。

  樓偉之前一直在杭州從事冷鏈物流,來金華后卻發現冷鏈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像市區,只有“新辰”、“光大”、“華通”等3座大冷庫,庫容規模均在一萬噸左右。農產品交易活躍的義烏,冷庫規模也不大。

  調查發現,浙中的冷鏈物流存在4個方面問題需要破解。一是鮮活農產品通過冷鏈流通的比例偏低;二是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能力嚴重不足;三是冷鏈物流技術推廣滯后;四是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發展滯后。“這些矛盾和問題的背后,恰恰是冷鏈物流業蘊藏的巨大商機。”樓偉說。

  浙中最大冷鏈基地應運而生

  2010年國家發改委出臺《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15年,要建成一批效率高、規模大、技術新的跨區域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冷鏈物流核心技術得到廣泛推廣,形成一批具有較強資源整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冷鏈物流企業。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提高到20%、30%、36%以上,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分別降至15%、8%、10%以下。

  “這個規劃讓金字火腿看到了冷鏈行業的巨大前景,促成6萬噸級冷鏈物流基地項目的上馬。”薛長煌透露。據介紹,經過專家組前期論證,金字冷凍食品城在去年9月破土動工。目前,項目全面結頂,將轉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

  金字冷凍食品城設計標準與國際同類冷鏈物流基地接軌,擁有一個-22℃的5萬噸低溫冷凍庫和0~5℃1萬噸的冷藏庫。內部還配備300余間商務用房、40臺升降平臺,包括全自動溫控系統、冷庫智能化管理和結算系統等一應俱全。

  在這里,不僅能全程冷鏈,最大限度地確保食品保鮮安全,同時還將實現冷凍冷藏、交易與物流配送一體化。

  市民“菜籃子”將會更新鮮

  “金華現有幾個冷庫早已飽和,我們之前都是依托寧波那邊的一些大型冷鏈物流基地。

  ”在金華做了多年水產生意的黃先生說,如今物流成本高,一來一回增加了不少費用,而且時間上也有耽擱。一個偶然的機會,黃先生得知金華正在建設金字冷凍食品城。目前,他已早早開始籌劃,準備將水產海鮮的冷凍業務轉到家門口來。

  “今后金華市民的‘菜籃子’肯定會比現在更新鮮。”在樓偉看來,金字冷凍食品城的建成,服務面可覆蓋農產品、水產品、包裝熟食、速凍食品等生產流通企業。

  不僅是本地的食品保鮮,如今橄欖油、發酵火腿、紅酒、奶酪、海鮮、牛肉等進口食品也開始源源不斷進入我們的生活。這些高檔食材對儲藏條件要求更高,需要全過程的溫濕度監控和衛生保障。應運而生的金字冷凍食品城給進口食品提供了安全的保鮮渠道。

  既然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農產品保質保鮮,那么農副產品的賣難問題也能借此得到緩解。比如,當季農產品進入冷庫冷藏,就可以有效地延長保鮮期和銷售期,從而改變農產品銷售周期短、扎堆競爭、運輸半徑有限等問題,甚至可以實現錯時銷售,大大提升附加值。“這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提供了一條捷徑。”樓偉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