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優勢 先行先試
2012-6-26 7:4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東興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先行先試,產業發展應是首先考慮的問題。立足于產業與貿易關聯度,經過多年培育,海產品、服裝、紅木、中草藥等已經成為東興的熱門產業。
東興是中國最大陸路橡膠進口口岸,每年有40-50萬噸越南橡膠通過東興口岸出口到中國。橡膠已經成為東興口岸最大宗進口產品,但由于多方原因,東興口岸進口的橡膠增值能力有限。
橡膠“旅行”與進口產品價值再造
橡膠是一種國際大宗商品。據相關資料,過去幾年中,中國橡膠消費量先后超越美國和日本,成為世界第一橡膠消費大國和進口大國。中國每年用膠量在300萬噸左右,而國內產量只有90萬噸,每年需要進口215萬噸。目前中國進口橡膠有三大口岸:東興、青島保稅區和上海港。
6月6日,由廣西市場經濟研究會組織的專家組赴東興,就東興發展橡膠產業進行專題調研。
據介紹,東興從1990年開始就有橡膠從邊貿口岸進入,在東興海關關稅和地方稅收中,橡膠進口稅占了一大塊。目前東興已形成了橡膠初級市場,并且得到越南和東南亞產膠國企業的認可,也成了國內客戶采購的基地。
今年1-5月,東興口岸進口橡膠及其制品交易額1119.3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倍。東興進口橡膠的貿易形式主要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為主,私營企業成為進口的主力軍,占同期東興口岸橡膠及其制品進口總值的98.9%。
盡管東興每年從越南等東盟國家進口橡膠原料幾十萬噸,然而這些橡膠原料大部分運到青島、上海等地進行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然后部分又運回兩廣、福建及西南地區銷售,包括從東興口岸回銷東盟國家。橡膠“旅行”了大半個中國,卻對其最大的陸路進口口岸城市東興市沒有帶來應有的附加值。
在實地考察一家橡膠加工企業時,我們發現,這家企業只是簡單加工;而在另一家橡膠加工企業,業主說,已改為做橡膠貿易,沒有能力兼營加工。
6月7日舉行的橡膠座談會上,企業界人士、政府部分代表及專家都認為,在東興建設橡膠交易平臺,對進口橡膠產品價值再造已經十分必要。
政府一位同志說,不建立相應平臺對橡膠進行綜合整治,就難以擴大該產業的產能,增加附加值就無從談起。
東興橡膠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在中國橡膠需求日益旺盛等因素推動下,東南亞橡膠原料生產在不斷擴大。據報道,越南政府計劃至2015年將橡膠種植面積提高到100萬公頃,2015年至2020年橡膠產量將達100萬噸;同時,越南加強同柬埔寨、老撾的合作,進一步擴大橡膠種植面積。
海南省是我國最大橡膠生產地,記者了解到,海南的不少橡膠種植好手已經到越南、泰國等東盟國家承包橡膠種植園。
長期以來,越南橡膠加工能力較差,其橡膠出口種類主要是橡膠原膠,產品附加值不高。因此,越南橡膠需要利用中國技術、資金來進行加工。
東興口岸環境越來越有利于橡膠進口。目前,在橡膠進關方面,東興口岸實施了方便客商的大通關政策,即所有檢驗、過關、征稅等手續,集中辦理,提供一站式服務,辦理一單貨物出關手續由原來的6至8個小時減少到3至4個小時,大批量的、經常性產品出關所需時間更少。可以相信,隨著東興進口橡膠軟硬環境的不斷改善,東興進口橡膠前景看好,與越南等東盟國家的橡膠交易將會呈現更加繁榮的景象。
有利的市場供需,良好的產銷對接,優越的貿易環境,為東興橡膠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一位來自北方的在東興和越南做了20多年橡膠生意的業界人士說,東南亞橡膠貿易模式不確定,東興作為進口橡膠的口岸,整治橡膠市場才有用武之地,“可以從單一進口越南橡膠模式轉到進口東盟多國橡膠模式。同時,集裝箱直接進入東興,比之從海上到國內其他口岸要快3天,東興的優勢明顯。”
一位在東興做過橡膠生意的福建人說:“1996年我在這里做橡膠生意,很賺錢,但很快就不做了。”究其原因,他認為,盡管東興地理位置好,貿易、加工、能源等條件不錯,但在經營上卻運轉不暢。“如果政府經營得好的話,東興的橡膠產業可有上千億元創利。做橡膠生意,美歐不如東盟,但需要有國際市場,需要有正式的交易平臺。”他說:“如果整治好了,有了正式交易平臺,我會再來的。”
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東興的橡膠行業“小、散、亂”已有時日,甚至方向迷失(走私較多),缺乏場所,是到了解決這個行業合法性問題的時候了。建設國際橡膠交易平臺,就像“給流浪的孩子一個家”。
長期從事國貿教學與研究的廣西大學教授李立民認為,東興環境好,發展橡膠產業前景廣闊,關鍵是要建好平臺。
自治區黨校教授薛家凱說,建好橡膠交貿平臺,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包括廣西熱帶地區橡膠種植業的發展。
東興不少橡膠業界人士到過青島、上海等保稅區參觀,他們認為,東興橡膠行業應賺國際的錢,為此,必須建立穩定、公正的交貿平臺。現在,東興又迎來了一個產業發展的大好時機,可借東興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之機,先行先試,做大橡膠產業。
建“國際橡膠市場”,還是建“橡膠產業園”、“橡膠物流園”?
“盡管我們天天在使用橡膠,但人們對橡膠知之甚少。”自治區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丘雪薇說,橡膠是我國的戰略物資,橡膠產業可以作為新興戰略性產業來發展。
一位企業界人士認為,防城港市可以利用東興口岸和防城港口岸的優勢,建立國際橡膠儲備中心。因為隨著廣西汽車工業的發展,廣西已經成為繼青島、上海之后的第三大橡膠消費地。國際橡膠儲備中心事關橡膠戰略安全。
據有關部門透露,2008年廣西與越南橡膠企業合作,擬共建東興市江平橡膠國際工業園,但后來沒有建成。
政府的一位同志說,橡膠確實能為東興的經濟發展帶來好處,東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橡膠產業。
如果說在7日舉行的橡膠座談會,與會者達成了共識,即東興要充分發揮臨近東盟橡膠主產國和國內橡膠消費市場通道的優勢,借東興開發開放試驗區產業發展契機,整合橡膠貿易和加工,結束橡膠行業“小、散、亂”格局,奠定東興在中國-東盟地區橡膠產業發展中的地位,那么,在建設什么樣的平臺上,卻沒有形成統一意見。
政府的梁先生建議建設橡膠產業園,主要目的是為了延伸橡膠產業鏈。
而有的同志認為,產業園需要一定的產業基礎作為支撐,但目前東興恰恰是相關產業落后,因此建設橡膠產業園不如建設橡膠物流園。
有的同志則認為,目前東興的橡膠產業主要體現在物流方面,即橡膠物流事實上已經存在,沒有必要專門做一個橡膠物流園。
更多的同志認為,建設東興國際橡膠市場,既適合貿易帶動產業的規律,又涵蓋了橡膠產業園和橡膠物流園的功能。
市工商聯的一位同志說:“建設國際橡膠市場與建橡膠產業園、物流園并不矛盾,相反,建設國際橡膠市場可以更好地帶動橡膠產業園、橡膠物流園的發展,相輔相成。”
記者了解到,早在幾年前,東興市部分業界人士已就建設“東興國際橡膠市場”邀請區外相關機構進行過論證,之后他們的看法更加堅定。
國際橡膠市場的功能已經包括了以保稅、加工、倉儲、期貨交易、電子信息交易、現貨交易、會議論壇等。
在社會和經濟效益方面,以每年東興進口橡膠50萬噸估算,建成國際橡膠市場后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可以有效地促進稅收增長和就業增加等。
政府一同志說,作為中國陸路最大橡膠進口口岸,東興口岸進口的橡膠已經輻射到全國,桂林已成為華南最大輪胎生產基地,這些對廣西汽車產業的發展十分有利。
一直關注中國-東盟產業內貿易的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教授官錫強認為,建設東興國際橡膠市場,有東南亞橡膠資源供應支撐,可以大大拓展中國-東盟橡膠行業的產業內貿易。
“東興國際橡膠市場”還是“南寧國際橡膠交易市場”?
2011年10月,第八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行了“首屆中泰橡膠產業發展合作研討會”,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計劃與南寧市政府合作,引進資金30億元,在南寧“中國-東盟物流基地”建設“南寧國際橡膠交易市場”。
據相關資料,2000年以來,天然橡膠成為中泰雙邊貿易的第一大農產品。泰國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國,2010年天然橡膠產量達325萬噸,占全球產量的1/3。泰國國內橡膠產業加工能力不足,出口產品多為原料和初級產品,其天然橡膠產量90供出口,其中近70出口中國。
建設“南寧國際橡膠交易市場”是在中國-東盟自由區建成背景下的一個設想。在“首屆中泰橡膠產業發展合作研討會”上,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中心主任姚申洪在致辭中指出,廣西位于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東盟經濟圈結合部,是連接國內橡膠消費市場和泰國、越南等世界橡膠主產國便捷通道,在發展中泰,以及中國同東盟其他世界橡膠主產國之間的橡膠產業合作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建設“南寧國際橡膠交易市場”,將會在這一多邊產業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東興,記者就建“南寧國際橡膠交易市場”還是建“東興國際橡膠市場”,與一位在越南從事多年橡膠生意的業界人士交談時,他說,盡管前者比后者多了“交易”兩字,但實質是一樣的,都具有保稅、物流、加工、倉儲、現期貨交易、電子信息交易、會議論壇等方面的功能。
有的同志認為,在東興建與在南寧建并沒有矛盾,東南亞產膠國泰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尼等,他們分為幾塊,各有各的銷售渠道,其中,馬來西亞與越南是一塊,泰國又是另一塊。
而政府主管部門的一位同志說,從橡膠產業的行業特點和東興地理環境優勢來說,國際橡膠市場建在南寧不如建在東興,因為南寧的橡膠原料也從防城港和東興口岸進入,而防城港離東興只有30多公里,離南寧200多公里,即,東興兼具海陸進口橡膠原料的特點,比較成本優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