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面對刺激政策 頭腦還需冷靜

2012-6-25 7: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尤達之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最新的全國汽車產銷數據。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前5個月,累計汽車銷量終于實現了正增長;而令人憂心的則是,商用車的持續不給力。數據顯示,前5個月,我國商用車銷量僅為169.35萬輛,同比去年下降超過一成。
    或許是看到商用車市場的舉步維艱,或許是考慮到了業內 “政策救市”的呼聲,日前財政部、商務部聯合發布公告,明確了 “2012年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車輛范圍及標準”。而另一項刺激政策——汽車下鄉,其出臺時間雖然無法確定,但相關人士表示,方案已在討論之中。
    對此,很多業內人士表示歡欣鼓舞,畢竟,中國汽車市場對于刺激政策的敏感度相當高。僅以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際,有關部門推出的以舊換新和汽車下鄉兩項優惠政策為例,在政府補貼49.7億元的前提下,兩年之
    內便成功帶動了
    382億元的新車消
    費額度。
    不過,對于政策能否立竿見影地刺激市場需求 “大暴發”,還是有人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恐怕 “治標不治本”,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國人的汽車消費習慣,以及現有的汽車產品結構。也就是說,政策未來退出以后,如果再遭市場困境,中國汽車依然不能迅速駛出 “泥沼”。
    為此,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也曾指出,希望政府不要急于調控
    市場,而應著力于制定引導中國經
    濟長遠可持續發展的政策。他認
    為,中國汽車工業現在必須轉型升
    級,轉變發展方式。面對如今的市
    場趨緩,不應“驚慌失措”,要
    從頂層設計上做好政策保
    障、體制引導工作。
    而筆者也認為,我國汽車業想要大踏步地穩定發展,必須謹慎前行。刺激政策對于中國汽車產業的扶持只是暫時性的,其遠不如公車采購為自主品牌亮綠燈、加大自主創新研發資金投入等舉措的意義深遠。并且,我國已進入汽車社會,現在也應該在汽車消費、使用環境上做足功課,如道路設計、油價調控等問題必須重視,這樣才能真正利于中國汽車業成長。
    另外,面對刺激政策的又一次“救市心切”,筆者可以理解,但也想友情提醒一下廣大廠商:別忘了那句歌詞——“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刺激政策或能解燃眉之急,但企業仍需保持冷靜,尤其在商用車市場亟待向專業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時期,面對政策利好,廠商惟有練好“內功”,才能在日后持續發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