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英國對華經貿寬進嚴出

2012-6-25 7: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汪巍
    盡管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中國同英國貿易與雙向投資近年來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為促進經濟增長,英國政府將擴大對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出口作為政策優先的目標。這一政策成效顯著,2011年英國對華出口增長了28.8%。
    英國對華技術貿易出口很“保守”
    盡管增幅很大,但2011年英國對華出口額只有146億美元,僅占英國出口總額的3.1%,這與中國和英國——世界第二和第七大經濟體的經濟規模很不相稱。英國對華出口前十大類商品在中國進口市場中所占份額全都遠低于德國。英國對華出口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
    中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是實現經濟結構調整,進行產業升級,增加制造業的技術含量,提高附加值。英國是世界第二大科技強國,技術發明和產業創新層出不窮。但囿于市場和產業構成,有些技術在英國無用武之地,或者說很難實現其價值最大化。比如,英國在可再生能源、低碳經濟、環保領域的許多技術,如果運用到中國就能產生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在高技術出口方面,英國目前在歐盟中僅列第五,落在德國、法國、意大利和瑞典之后。英國不應再這樣“保守”下去,而應跟上時代,擴大對華技術貿易出口。
    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合作基礎
    英國是世界公認的文化創意產業大國,創意產業占英國經濟的貢獻率高達7%,同金融服務業平分秋色,是英國經濟最活躍的部分。中國要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型,就必須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近年來,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的年增速在17%以上,高于GDP增速,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
    中英同作為文化大國,文化上互不排斥;中英同作為經濟大國,經濟上結構互補。因此,兩國加強文化創意產業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礎,市場潛力巨大,將是兩國未來經貿合作的新增長點。
    英國對中國投資較開放
    截至2011年年底,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在全球178個國家(地區)設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1.8萬家,累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達3220億美元,帶動了當地的就業和經濟發展。僅在2010年,境外中資企業便為東道國提供了超過78萬個就業崗位,當地納稅達到117億美元。
    英國對中國投資始終持開放的態度,中國企業對投資英國的興趣也越來越大,在能源、創意產業、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資亮點頻現。去年,中國上海汽車集團投資的MG英國公司在伯明翰長橋基地恢復生產,推出了兩款亮眼新車。這是16年來MG公司首次新車下線,實現了“英國設計、中國生產、英國組裝”的良好合作模式。既重振了英國百年品牌,也為當地創造了400多個就業崗位。
    目前,中國對英國非金融直接投資總額約40億美元。預計“十二五”期間,中國對外投資額將超過5000億美元。英國如何在這5000億美元中獲取更大份額,還需進一步挖掘以下兩方面的潛力。
    一是做好政策和法律服務。英國是發達國家,法律體系完善。但同時帶來的問題是法律法規體系龐大復雜,對企業在勞工、安全、財務上的要求非常嚴格,這會“嚇退”相當一部分不熟悉英國制度的中國投資者。所以,英國不僅要在政策上歡迎中國投資,也要做好投資配套服務工作,解除中國投資者的擔憂。并且在中國企業因不了解、不熟悉英國的法規而出現一些失誤時,要大度寬容。
    二是投資方式多樣化。傳統的中國企業在英國投資設立分公司、子公司固然是一種投資方式,但這種方式投資周期長、見效慢,也存在一定的法律、管理和人才風險。所以,中國企業目前更多轉向了參股和并購。比如,今年年初中投公司投資泰晤士水務公司就采取了參股形式。同樣在今年年初,華為公司全資收購了英國集成光電器件公司(CIP)。
    倫敦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互利共贏
    隨著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深入發展,倫敦積極爭取成為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2011年9月第四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時,奧斯本財政大臣首次向中方提出了倫敦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設想。2012年1月,奧斯本訪問香港時,英國財政部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簽署了相關合作協議。2012年4月,倫敦金融城聯合全球5大銀行設立了工作組,以推動倫敦成為人民幣離岸服務和交易中心。上月,匯豐銀行首次在倫敦發行了人民幣債券。原計劃發行10億元,因市場反應出奇熱烈,結果發行了20億元。可以說,英方對倫敦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是志在必得。
    從長遠看,人民幣國際化并成為全球主要國際貨幣是必然趨勢。人民幣國際化一則要依靠開放境內市場,同時必須發展離岸市場。目前香港、新加坡和倫敦等城市都在競爭人民幣離岸中心。
    倫敦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對中英雙方來說是互利共贏的一件大好事,將為中英貿易、金融、投資等領域合作注入新活力,打開新局面。
    倫敦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具有一些先天性優勢。倫敦是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又是全球最大的外匯市場。倫敦資本市場開放度高,金融機構林立,法規監管健全,基礎設施完善。倫敦與香港在金融上既具有歷史聯系,又在時間上可形成對接。
    據倫敦金融城的最新報告,倫敦人民幣客戶存款及銀行同業存款總額去年超過1090億元人民幣。其中客戶存款為350億元人民幣,人民幣資金池初步形成,但與香港相比,相差仍較懸殊。截至2011年12月,香港人民幣客戶存款總額高達5890億元。由于人民幣尚未實現可自由兌換,同時中英雙方目前尚未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因此,近期很難有大量人民幣流入英國。目前英國企業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還不高,特別是在貿易結算方面,很少有企業愿意使用人民幣。一些金融機構對人民幣有興趣,或者是押寶人民幣升值,或者是為了融資方便,并非是真實需求。
    從中長期看,倫敦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建立,將為中英經貿合作開辟更加廣闊的前景。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