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大豐現代物流業發展新引擎
2012-6-25 7:3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王成祥季晨璐
近年來,大豐市搶抓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新機遇,大力實施物流業發展與振興規劃綱要,以港口物流為中樞、積極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而為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大豐市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現狀,本報記者日前專程采訪了江蘇省大豐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石根美。“2011年大豐市物流業實現增加值高達40億元,比上年增長60%以上;物流業增加值占全部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0%,占GDP的比重為11%;貨物運輸量約4500萬噸,貨運周轉量約為30億萬噸公里;全市從事物流業的注冊企業約600家;全市對現代物流需求劇增,市場潛力巨大。”大豐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石根美介紹說。
大豐市地處江蘇東部,黃海之濱,是世界聞名的“麋鹿之鄉”,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沈海高速穿境而過。大豐港位于江蘇1000多公里海岸線的中心位置,距上海港250海里、連云港港120海里,距日本長崎港430海里、韓國釜山港420海里,經上海港、釜山港可直達東南亞和歐美各大港口。凸顯的區位優勢,海河聯運的對外開放一類口岸,使大豐港成為全市及周邊地區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大跳板”。
一同接受專訪的大豐市現代服務業辦公室主任陳玲自豪地對記者說:“大豐港已經迅速崛起,物流需求規模也在日趨擴大。2011年,大豐港已建成萬噸級以上泊位8個,吞吐能力達3000萬噸,當年完成貨物吞吐量1286萬噸,同比增長144%,實現了由小型港口躍升為中型港口的歷史跨越。到2015年,大豐港將成為江蘇沿海功能齊全、具備強大特色產業支撐的億噸大港。”
副市長石根美還進一步告訴記者:“我們大豐市‘一主兩輔三階’物流格局初顯雛形。在大豐,一個以港口物流為中心,集倉儲、包裝、加工、運輸、配載、分撥、銷售、展銷、通關、集裝箱中轉、信息服務及處理為一體的‘一主兩輔三階’現代物流體系已經悄然成勢。”
而據記者了解,處于物流格局“一主”的正是大豐港港口物流。規劃26平方公里的大豐港現代物流中心已累計完成投資超過30億元,吸引的物流企業達到189家;大豐港煤炭集散中心被列為“國家煤炭戰略儲備中轉基地”;10平方公里大豐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即將開工建設;物流信息港及電子數據交換(EDI)中心建成運營,功能輻射全市、蘇中及周邊安徽、河南等地。
位于“兩輔”的則是大豐市經濟開發區的綜合商貿服務區,以及城區的專業市場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二者將是大豐市僅次于大豐港的重要產業物資集散地,其建設已全面拉開,相應的兩個次級物流信息電子數據交換中心也已開工建設。
至于作為第三階的是物流園區和物流企業,其也均在迅速發展。總投資5億元的沿海工業博覽城、總投資6億元的上川鋼材市場、總投資5億元的海聚汽配城、總投資4億元的明星家居、總投資6億元的歐蓓莎購物廣場相繼建成運營;依托高速公路出口并為開發區產業配套的總投資10億元的現代綜合商貿區廣豐物流園,依托疏港運河內河港池與專業市場集聚區配套的總投資15億元的現代物流園正在建設之中。
此外,記者獲悉,“十二五”期間,大豐市將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推進物流業的規模化、社會化和信息化建設,確保物流業達到國際中等發達國家現有水平;力爭到2015年,大豐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全社會物流成本下降2個百分點,初步建成江蘇沿海重要的物流樞紐和區域性物流中心。
石根美副市長特別強調:“今后大豐將重點建成疏港四級航道、鹽徐高速大豐港段、大豐港鐵路支線、332省道至大豐港二期碼頭接線工程、大豐港三期碼頭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在‘一主兩輔三階’物流格局下,重點發展一批布局集中、功能集成、具備綜合服務能力的物流基地。建成功能完備的專業物流園區3家以上,引進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50家,引進專業的國際貿易、貨運代理、船公司等領域企業50 家。”“同時,大豐將會搭建制造企業和物流企業聯合互動交流平臺,大力促進重點制造業物流業務分離外包,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加快物流信息化進程和物流新技術開發利用,加強對物流業公共信息平臺的整合完善工作,推進電子口岸和大通關建設,提升物流業現代化水平,提高物流業社會化、專業化水平,開展水水聯運、海陸聯運等多式聯運業務,構建立體物流網絡,拓寬貨源市場領域。”石根美副市長對記者表示。
可以說,大豐市“一主兩輔三階”的物流格局已經奠定了大豐物流業發展基礎,而大豐物流業發展的春天也正悄然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