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中站區實現四個轉型促進發展成效顯著
2012-6-20 7:4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內容摘要:“中站的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是該區決策者的決心。據介紹,近年來該區先后關閉(搬遷)污染企業57家,治理項目132個;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22%,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7%、18.4%;新氣源公司被確定為河南省新能源節能減排示范基地,多氟多公司被認定為河南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
河南文化產業網6月20日消息:因煤而興的中站,有過輝煌、有過驕傲,創造過焦作工業的繁榮,曾是焦作工業的驕傲。然而,焦作中站也因煤炭資源枯竭而出現困境,中站人在困境面前發揚特別能戰斗的實干精神,改變和克服一業獨大的局面,實現了思想轉型、工業轉型、三產轉型和城市轉型。請看報道:
思想轉型 提升“中站標準高度”
以轉為先,先找轉的方向,先理轉的思路。轉的思路在哪?
“以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緊緊扭住轉變領導方式這個總開關,以思想轉型引領領導方式轉變,以領導方式轉變引領經濟轉型。思想轉型,要轉到以干為實上來,轉到深化‘三個干什么’實踐討論活動上來。”中站區委書記鄭連武一語中的。
2011年3月,中站區領導班子帶領各部門踏訪省內“十強十快”產業集聚區,這是一次向先進虛心求教的取經之旅,更是一次中站區決策層解放思想的過程。
“跳出中站看中站”,在更寬闊的平臺上認識自己;“分析對比看中站”,既要看足成就,又要找準差距;“站在高處看中站”,在更高的發展層面上設計未來。中站人熱烈討論著外面的世界,同時也描繪著自己的未來。于是,中站區更加明確了“清楚應該干什么”、“思考能夠干什么”和“看看工作干成什么”。
“三個干什么”從實踐中來,又去指導實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次突破。
“三個干什么”實踐討論活動,加強了黨性作風錘煉,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黨員干部這樣說:“黨的好傳統、好作風又回來了!”據統計,“三個干什么”實踐討論活動開展以來,該區各級黨組織共解決民生問題200個。
“三個干什么”實踐討論活動,解決了干部的思想轉型,提升了中站各項工作的標準和高度,干部作風轉變了、素質提高了、基層組織提升了戰斗力;“三個干什么”學習實踐活動,像一座“大熔爐”,錘煉鍛造了黨員隊伍,提升了戰斗力和向心力。
工業轉型 加快中站先行先試
連日來,天氣炎熱,中站區各工地的大項目建設更是熱火朝天。總投資達14億元的武鋼焦作礦鐵路物流園、中站區物流園建設項目相繼落戶中站區。另外,還有總投資額達44.69億元的16個項目開工建設,這些項目主要涉及工業、社會事業、房地產、商貿服務、旅游、城市建設和交通等領域。
“招商就招大商、引資就引巨資,上項目撿大的,建企業做強的!”該區區委副書記、區長王付舉的話道出了中站人的氣魄。
幾年來,該區成功舉辦了許衡誕辰800周年經貿洽談會、全國涂料工業協會年會、全國有色金屬行業市場貿易交流大會等經貿文化活動,推動了與河南煤化、武鋼集團、江淮汽車、三木集團等全國500強企業的戰略合作。眼下,一大批戰略新興產業項目在中站區開工建設。
目前,該區有4家上市公司、3家股權交易企業,上市工作逐步形成了“儲備一批、培育一批、輔導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的企業上市新格局。這個面積只有162平方公里的城區,有這么多企業密集上市,這在全國也不多見。
該區還在新興產業轉型上先行先試,持續抓好新能源基地、鋰電研發中心建設,加快實施投資30億元的三木涂料工業園建設,成就了一個個新的產業。
今日的中站區,正圍繞產業集聚先行先試,圍繞“六大產業園”、“五大產業鏈”,抓好80個總投資達300億元的重點項目建設。同時,該區充分發揮佰利聯、多氟多、維納陶瓷博士后研發基地作用,通過龍頭帶動、推動創新,提升化工、建材、機械制造等傳統產業的競爭力。
三產轉型 推進中站休閑度假
三產是該區的短板。如何將短板變長?如何將資源優勢化為發展優勢?在工業轉型的同時,該區積極謀劃一大批三產項目。5月30日正式開工的焦作武鋼廢棄黏土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加快了中站區打造北部后花園的步伐,這個項目的開建,與三產息息相關。度假酒店、體育公園、健康養生、農業觀光、文化創意、生態保護、物流園區……一大批休閑度假三產項目紛紛開始建設。目前,總投資達35億元的太行懷川溪谷綜合開發、紅砂嶺生態公園等一批旅游項目加緊推進;中山國際園林溫泉酒店、晚晴休閑度假村、易生元酒莊、易生元小蝌蚪動漫城等項目建設閃亮登場;栗井生態園、紅砂嶺山莊、龍泉山莊正在換檔升級。
隨著西部工業集聚的迅猛發展,帶來的是大量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武鋼鐵路物流園區、萬里物流園區以及集聚區綜合服務區的開建,使焦作西部倉儲物流基地在中站區開始凸顯。
府城早商遺址、許衡陵園、靳煌墓、張昺墓、北朱村明清古民居、中共焦作市委舊址等人文、紅色旅游資源正在開發,獨特的民間民俗文化資源正在挖潛,焦作太極文化創意產業園、懷藥文化產業園等建設項目悄然啟動,將促進中站文化產業和三產的大繁榮、大發展。
城市轉型 促進中站協調發展
工業轉型發展,如何保護好環境?如何能讓城市更宜居?該區領導者邀聚國內外著名專家,進行城建規劃。許衡廣場、許衡公園、生態植物園等群眾娛樂休閑的地方,改變了采煤造成的塌陷,因塌陷順勢而建的活動場所反而引領著中站區城建的步伐。隨著塌陷區的治理和棚戶區的改造,撐起中站城區發展的新框架,該區實現了從“以礦建區,圍礦而居”到“生態自然現代宜居”的大轉身。
在該區植物生態園放風箏的韓建良是土生土長的中站人,他一臉幸福地說:“原來在中站區周邊都是采煤留下的塌陷區,道路坑坑洼洼。如今,中站區路變寬了,休閑的地方變綠了,走到哪兒都是干干凈凈的。”
“中站的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是該區決策者的決心。據介紹,近年來該區先后關閉(搬遷)污染企業57家,治理項目132個;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22%,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7%、18.4%;新氣源公司被確定為河南省新能源節能減排示范基地,多氟多公司被認定為河南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
與此同時,該區還實行城鄉環境衛生統一管理制度,大力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眼下,該區建成了全市首家城市數字化管理系統,實行網格化管理,城市管理逐步規范;在全市城鄉衛生綜合評比中,始終保持第一,持續鞏固了環境衛生中站品牌。
幾年來,該區財政用于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支出達9.8億元,占財政支出的72%,其中用于惠民實事投入超過3億元;堅持城鄉統籌,著力建設特色鮮明、產業集聚、結構優化、效益顯著的西部工業城,打造生態亮麗、功能完善、宜居宜游的北部后花園;構建經濟充滿活力、社會安定有序、人民安居樂業、城鄉一體的和諧新中站正在成為中站人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