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天貓一石二鳥強攻物流業

2012-6-2 9: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5月28日,天貓借勢京交會結盟九大快遞企業,發布了其物流戰略。雖然不是自建物流,但天貓此舉明顯加大了向物流行業的滲透,同時也挑起了電商行業的服務戰。 
  在經過了各種嘗試和探索后,阿里系電商的物流策略終于清晰起來,但是否真的能補齊一個龐大的電商平臺的物流“短板”,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平臺模式遭遇物流短板 
  B2C企業自建物流已經被美國亞馬遜證明了是一條成功的路線。在國內,京東商城完全模仿了亞馬遜模式,在自建物流體系的支撐下獲得了極速的增長。事實證明,可控性和確定性是自建物流的優勢。 
  “阿里巴巴沒有意愿自己做一家物流公司,自己去招幾萬人,建一個車隊去開展物流,這不是我們擅長的事情。”天貓總裁張勇表示,但確定性的物流服務是天貓這個B2C平臺想要追求的。既然站在了B2C的競爭陣營中,天貓就不得不去除掉脫胎于淘寶網的軟肋。 
  淘寶網的發展衍生出了中國最龐大的線上零售生態圈。不過,這個零售生態圈的締造者——馬云及其團隊最擅長的是信息流、數據流的經營而非實體產業的經營。正因為此,天貓B2C模式與其他B2C線上百貨或者商超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一個顯著的不同是天貓不控貨,而是用開放平臺的方式集納了眾多賣家,同時也聚集了大量的物流服務商。除了商家與淘寶網有很大的區別外,天貓的物流模式其實并無太大的不同:商家選擇天貓推薦的物流服務商,將包裹交給合作的快遞公司。當然,有些商家會選擇多家不同的快遞公司,用戶在購物時,可以根據自己所在的地區和快遞價格,來選擇由哪家快遞公司配送,而用戶在收到貨之后,可在對商家進行服務評價時,同時對物流服務進行評價。 
  但這樣的模式對于天貓來說,物流服務的可控性遠遠不足,尤其是在類似于“雙十一”這樣的大促銷過后,快遞往往變成“慢遞”,從而極大地傷害了用戶的消費體驗。據悉,在網購交易糾紛中,有很大一部分出在快遞環節,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發貨拖沓和延誤,里面存在商家延誤和快遞延誤兩種情況,二者往往互相推托,從而無法給消費者一個確定的收貨時限。 
  涉足物流幾經周折 
  盡管天貓不會自建物流,但電子商務企業涉足物流已經是不可回避的命題。 
  實際上,阿里巴巴從未放棄對于物流行業的滲透。2010年,阿里巴巴投資星晨急便和百世物流,就是想通過資本滲透的方式嘗試進入物流行業。然而,星晨急便不僅沒有開創阿里的物流新局面,反而于今年黯淡收場。 
  另外,由于網購需求呈爆發式增長,投資一兩家物流公司對于當時整個淘寶網與日俱增的物流需求來說,也是杯水車薪。于是,阿里巴巴在去年年初就宣布了一個100億元的物流計劃,即阿里集團投資100億元并帶動其金融合作伙伴投入200億到300億元人民幣到倉儲領域,打造一個開放的社會化的倉儲服務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任何物流企業、淘寶網的賣家、獨立的B2C電子商務網站等都可以使用阿里倉儲的公共服務。 
  按照這個計劃,阿里倉儲主要針對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和西北七大區域選擇中心位置進行倉儲設施投資,每個區域的開放體量設定在100萬平方米。 
  這個體系在當時被描繪為一個“云倉儲”的體系:海量的賣家可以根據數據選擇將貨物放在任何一個倉庫中,后臺數據支撐每一件貨物的出庫物流情況,而圍繞著每個倉庫又衍生出物流服務提供商等更多的服務類型…… 
  理想主義的馬云勾勒出的是一個電子商務物流世界的“烏托邦”,但實際上,這個龐大的倉儲計劃想要落地非常的難。因為這樣的物流計劃所要調動的不僅是阿里平臺上的資源,還有許多外部資源,同時還涉及到各地政府的談判、審批、拿地等問題,也會涉及到各種人力、資金的調用等。而最關鍵的是,一旦涉及到線下實體的運營,這又進入了阿里巴巴并不擅長的領域。某行業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到目前,阿里還沒有一個倉庫建成。 
  時效性產品是突破口 
  對于不擅長實業經營的阿里巴巴來說,投資一家物流公司,落點太小,而宏大的“云倉儲”計劃的落點又太大。因此,這兩種方式都不能取得快速推進,并在短期內帶來實效。 
  那么,是否存在中間的落點?在這樣的考慮之下,天貓的選擇是從平臺上推出時效性物流產品入手,構建服務標準。 
  然而,這也是一個無法通過一己之力來完成的計劃,因此天貓想到要調動平臺上的資源,與九家物流公司合作,包括EMS、順豐、申通、圓通、韻達、中通、宅急送、百世匯通、海航天天。這些物流公司除順豐外,大多數寄生于淘寶體系,其訂單主要來自于淘寶和天貓。天貓與他們的戰略合作,實際上是這些公司給天貓提供專有的定制服務。 
  記者了解到,根據合作協議,這九大公司將開通超過5000多條城市間線路的“次日達”與“1~3日限時達”服務。同時,帶有承諾服務標識的天貓快件,較其他普通快件在這些快遞公司會享受優先進倉、優先分揀、優先運輸、優先派送、優先售后的五項優先服務,而快件的攬收和配送情況,會及時通過短信通知消費者。 
  “增值化的產品可以多種多樣,但時效產品對消費者來講不是那么復雜,無非就是什么東西當天到、什么樣的服務第二天到、什么樣的服務第三天到等。因此對于消費者來講,我們希望提供的是可以理解、可以記憶而且很容易認知的物流服務的時效產品。”張勇指出,時效性產品是用戶最容易接受并理解的。 
  據記者了解,原先用戶在購物時,在購買頁面會看到不同快遞的選擇,比如EMS、平郵、申通等。對用戶來說,除了價格的不同外,用戶其實很難理解和區分其獲得的快遞服務是什么樣的,而時效性的表達,對于用戶來說,則是比較容易認知的。也就是說,未來商戶可以在后臺將這些能夠提供的物流服務,比如“次日達”“隔日達”等勾選出來,從而獲得確定性的物流服務。 
  對于快遞企業來說,用時效來定標準是最容易量化的。上海圓通快遞有限公司董事長喻渭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圓通通過多方的研究和論證,以時效定產品,以時效定價格將會是未來行業的趨勢。比如8小時的同城件當天見,12小時的隔日見等,物流服務會以時效方式來區隔開。 
  盡管有了上述標準化的服務,但天貓此次推出的物流時效產品并不會成為天貓商城的“標配”,而是由商家和用戶進行自由選擇的。但是張勇同時表示,作為平臺的管理者和運營者,天貓的方式是將高標準的服務產品推薦給用戶,讓用戶進行決策,最終使整個服務水準上一個檔次。 
  在業內人士看來,天貓實際上是將服務標準定出來,通過最初的時效性產品到后期的增值服務產品,來推動第三方物流公司給天貓提供更好的服務,然后再通過開放接口,讓物流企業共享天貓數據,并進一步綁定快遞企業。因此,從這一思路來判斷,雖然天貓沒有自建物流,但同樣更深地完成了對物流行業的滲透。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