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警惕!“團霧”引發高速公路多起追尾事故

2012-6-19 23: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團霧”引發的京臺高速徐州段車輛連續追尾事故現場,消防員在對著火車輛噴水降溫(3月17日攝)。

  在我國一些地區,因“團霧”引發的重大交通事故屢次出現:今年3月到6月,江蘇境內高速公路就有三起重大事故與“團霧”有關,造成多車追尾相撞以及數十人死傷,而去年11月滬昆高速湖南段和今年5月京珠高速河南段也發生類似慘劇。

  隨著南方汛期以及夏季旅游旺季的到來,高速公路上的“團霧”成為籠罩在游客心頭的一片烏云。難道“團霧”真的像有些人說的那么邪乎?抑或有關部門應對災害天氣的措施不力?

  “那霧真可怕,什么也看不見”

  6月3日5時20分至5時40分,沈海高速江蘇鹽城段因突發團霧發生多起多車相撞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19人不同程度受傷。

  “我當時就懵了!車上人鼻子和臉上都是血,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年輕女導游當場死亡,太嚇人了!”事故幸存者、鹽城一家貿易公司職工馮女士左腳粉碎性骨折,正在醫院救治。

  馮女士回憶說,當天她與公司9名同事乘旅游大巴準備去上海歡樂谷游玩,沒想到剛上高速不久就出事了。

  另一位幸存者殷某告訴記者,她以前并不知道什么是“團霧”,直到經歷這次“生死劫”,“那霧真可怕,車窗外什么也看不見!

  此前的3月17日和4月15日,京臺高速徐州段和沈海高速連云港段也因“團霧”引發交通事故,致多人死傷。

  在其他省市,“團霧”也是“罪行累累”:2012年5月28日,京珠高速河南信陽段發生事故,致8死13傷;2011年11月21日,滬昆高速湖南邵懷段多車追尾,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傷;2010年10月,京港澳高速湖北段發生事故,造成8死23傷。

  江蘇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袁成松介紹,“團霧”本質上也是霧,由于突發性強、出現范圍小、能見度極低,令駕駛員猝不及防,經常因恐懼導致操作不當,釀成交通事故。“沿海、沿江、水網密布等地區,容易形成‘團霧’,尤其是凌晨時段容易出現。近年來,高速公路因‘團霧’引發重大交通事故問題突出。”

  不過業內專家認為,雖然預測“團霧”難度很大,但也并非束手無策,如果能將人的生命安全擺在第一位,重視災害天氣的預報、預警,及時提供相關的安全服務,就會減少重大交通事故的發生。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有些地方喜歡將“團霧”說成是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這與他們怕擔責任有關,同時與他們利益保護有關。因為在現行管理機制下,事故追究很少涉及管理部門,而高速公路開放一分鐘,就可以多收一些錢。

  高速公路不能“重收費、輕服務”

  近年來,我國高速公路建設速度快,但部分地區自動氣象監測等交通安全服務跟不上,也是團霧致群死群傷事故多發的原因之一。

  專家指出,建立氣象監測站是及早發現濃霧甚至“團霧”的有效手段。

  中國氣象局2007年發布了《高速公路能見度監測及濃霧的預警預報》行業標準,并從當年10月1日起實施,對高速公路氣象監測站設置密度等作了明確規定:季節性濃霧多發地區,間距為10到15公里,濃霧多發的山區和水網地區,間距為3到5公里。然而,全國幾乎沒有高速公路達到這一標準。

  作為全國交通氣象安全服務最好的省份之一,江蘇4100多公里高速公路目前也只建成165個監測站,最好的是滬寧高速,由氣象和高速營運單位按每個10萬元到15萬元的標準共同出資,在250公里線路建有26個監測站,平均間隔為10公里,而蘇北有的地區預報尺度達數十公里,對于范圍大多在幾公里的“團霧”預警作用十分有限。

  同時,江蘇只有3條高速建有全程監控,很難保證24小時全部能看清!敖K尚且如此,其他地區的情況可想而知!币晃粯I內人士說。

  此外,一些濃霧多發地區警示標志偏少,整改措施不到位,也為事故埋下了隱患。記者日前經過沈海高速鹽城段時,看到這里路寬車少速度快,監控設施少,而一些險要路段警示標志也不明顯,當地有關部門要求道路營運單位增加警示設備和標志,卻遲遲未能落實。

  “搞了十幾年的交通安全研究,每次聽到這樣的事故都很痛心。如果不加強交通安全基礎建設及相關服務,如果還是分頭治理、各自為戰,那么遇到下一次‘團霧’,我們還是會抓瞎!”一位交通安全專家如是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