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著力打造八大通道構建物流節點城市
2012-6-12 20: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流通道既包括與外界快捷聯系,也包括地區內通道是否暢通--為將我市打造成東北亞物流節點城市,今后我市將著力打造“四大出海大通道”和“四條內陸通道”,以此構建我市“沿邊”、“靠!薄ⅰ芭R港”的“一線多點”、“多式聯運”的開放型物流格局。
其中,國際陸海聯運通道是我市最便捷的出海通道。這條通道是指沿濱綏鐵路和國家高速公路G10、經綏芬河、東寧出境,由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納霍德卡港、東方港出海。該通道的打通不僅緩解鐵路“北貨南運”運力緊張的季度性矛盾,更重要的是還可以以我市為節點,對內向黑龍江和東北地區輻射,對外向東北亞及國內沿海輻射,提升牡丹江作為國際區域性物流組織中心的地位。此通道與轉經大連港相比,陸路運距節省近1000公里,運費節省20%,運時節省一半。
大連港通道屬于國內為主型出海通道。沿濱綏鐵路、哈大鐵路,連接大連、營口等遼寧沿海港口。雖然這條通道運距較長,運輸能力保障相對不足,但從全市物流業發展和具有競爭優勢產業的擴張發展而言,需要積極依托內陸港系統打通牡丹江的第二條出海大通道,以便為產業布局和物流業發展提供輻射通道保障。牡丹江至大連1300多公里,運時需半個月。
丹東港通道是兼具國內、國際功能的出海通道。沿東部鐵路(東邊道)連接丹東港,既可以輻射國內地區,也可較為便利地與東北亞地區相關國家建立聯系。作為牡丹江的第三條出海大通道,如依托口岸物流、陸路物流、內陸港物流等系統,建立與丹東港之間的緊密聯系,對形成沿邊產業發展與物流業發展的通道產業系統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強化牡丹江的區域樞紐地位。此條通道與轉經大連港相比,陸路運距節省300公里,運費節省20%,運時相近。
朝鮮羅先港通道的打通也已提上議程。第二屆東北東部(12+1)市(州)區域合作圓桌會議曾提出建立東北東部地區物流網絡體系,推進商貿、物流等領域務實合作的戰略構想,此條通道與經俄符拉迪沃斯托克相比:海上運距相近,陸路運距遠90公里。
在區域周邊,我市提出打造四大內陸通道的設想。這些通道主要是為配合全市產業布局與物流服務體系建設,形成產業集聚發展格局,促進各地之間的合理分工與功能完善,提高城市物流服務運作效率。四大通道具體是指“哈牡綏東”、“圖敦牡雞七佳”、“哈牡綏東烏海納”(內蒙古相關城市)、“虎密綏東琿圖”邊境等4大主要內陸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