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冷鏈物流產業教育滯后的原因分析
2012-6-10 17:5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我國冷鏈物流起步較晚,雖然傳統的水產品的冷庫冷藏已經有較長的歷史,但真正作為現代冷鏈物流(溫度控制供應鏈)運作還是在本世紀才起步,主要在06年奧運前開始在國家和人們中得到重視。由于作為經濟運作的行業在近幾年才得到較大的發展,一般來說教育是適應經濟的發展,在經濟發展的驅動下,才帶動教育。由于行業起步晚,我國的教育自然也會相應的滯后一些。
二、冷鏈物流行業是一個綜合、跨學科的實用性行業,它的技術領域涵蓋:制冷技術、食品工程,溫控技術,物流技術等各個學科,從學科上講至少涉及工學、農學、管理學、醫學等大學科門類。而我國教育在學科專業設置上過細過窄。而要形成真正的跨學科跨領域的系統是需要時間重新組合創新,因此對口系統的冷鏈物流教育目前還只是在起步狀態。
三、由于傳統教育弊端,形成了現有師資隊伍的專業知識過專過窄,而冷鏈物流教育需要復合型的綜合性知識結構的教師隊伍。我國原有的教師隊伍不改進不提高是不能勝任冷鏈物流教育的。沒有教師就談不上教育了。而復合型教師隊伍的組建和形成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因而冷鏈物流教育從師資上講是缺乏的。
四、由于行業起步晚,相應的技術資料,包括行業各種標準規范都還很缺乏。作為教學用的書籍、教材都很少。至今只有交通大學編有一本用于物流專業拓寬的《冷鏈物流》,中國冷鏈物流聯盟編著的《中國冷鏈年鑒》、英格索蘭公司編著的《食品冷鏈物流百科全書》,上海海洋大學編寫了《食品物流學》《食品物流信息技術》《食品冷藏原理與技術》《食品運輸與配送》等相近的教材。現有的教科書和資料遠不能滿足行業教育的需要。這也是冷鏈物流教育滯后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