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鄭州交運——網絡發力 規模制勝

2012-5-4 12:1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鄭州交通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鄭州交運”)是河南省道路交通運輸業的龍頭企業,擁有經營車輛4000余輛,其中貨車2600余輛,倉儲面積15萬平方米,業務幅射河南所有二、三級市場、三分之一以上鄉鎮市場、全國所有中心城市和香港、澳門、東南亞、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該企業依托龐大的客戶資源和遍布全國的網絡優勢,企業整體的規模化、網絡化運作已初具水平,為企業甩掛運輸的運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鄭州交運選取了六條線路參與此次甩掛運輸試點,包括鄭州—北京、鄭州—濟南(2條)、鄭州—柳州、鄭州—武漢、鄭州—銀川。
 在運輸裝備及人員方面,鄭州交運計劃投入牽引車58輛,掛車112輛,其中普通掛車72輛,籠式掛車40輛;共需投入人員約179人,其中駕駛員116人,裝卸人員37人,管理人員26人。
 在甩掛作業站場方面,鄭州交運納入鄭州干線公路物流中心鄭州交運甩掛運輸作業站場和鄭州貨運西北站鄭州交運甩掛運輸作業站場作為試點。
 在甩掛作業信息系統方面,鄭州交運目前已經建成甩掛運輸GPS調度管理系統、甩掛運輸場站視頻監控系統、訂單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貨款/運費跨區結算系統等,本次項目試點將集成已經建成的物流信息系統,開發專業的甩掛運輸管理系統軟件。
 未來,鄭州交運將以鄭州干線公路物流中心和鄭州貨運西北站為甩掛運輸網絡的核心,以信息系統為支撐,以全國各甩掛營運站場為節點,優化全國甩掛運輸線路,形成“一線多點”、“干—支”結合的網絡型甩掛運輸組織模式。
 增效降耗:試點線路的兩本賬
 對于鄭州交運來說,甩掛運輸項目有效提高了運輸效率,減少牽引車的裝卸等待時間,降低車輛裝卸作業勞動強度,提高車輛利用效率,從而有效減少車輛的空駛,帶來單位周轉量能耗下降,使企業整體運營效率提高、成本大幅減少、以及運輸利潤上升。
 鄭州—銀川線是鄭州交運甩掛運輸試點線路之一。該線路單程為1250公里,試點以來,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兩本賬都有了令人欣喜的變化。
 運輸效益顯著提高。在傳統運輸模式下,以核定載額30噸計算,鄭州—銀川線路上單車平均每月往返約5趟,單車年總行程=1250×2×5×12=150000公里;以傳統單車運輸模式車輛里程利用率一般為0.7計算,牽引車單車年載重行駛里程=150000×0.7=105000公里;單車完成周轉量=30噸×105000公里=3150000噸公里。
 在甩掛模式下,該線路上單車平均每月往返約11趟,單車年總行程=1250×2×11×12=330000公里;以平均里程利用率0.78計算,牽引車單車年載重行駛里程=330000×0.78=257400公里;單車完成周轉量=30噸×257400公里=7722000噸公里。
 根據計算,采用甩掛模式,牽引車單車年總行程提高了126%,單車載重行駛里程上升了152%。
 節能減排卓有成效。傳統模式下,鄭州—銀川線路上單車百噸公里油耗= (150000/100×42) × 100 / 3150000=2升/百噸公里;
 甩掛模式下,單車百噸公里油耗=(330000/100×42)×100/7722000=1.79升/百噸公里。按照該線路單車年周轉量3150000噸公里計算,一年可節省柴油6615升,即5.6889噸(1升=0.86千克),節約標準煤8.289噸(1噸柴油=1.4571噸標準煤)。
 在尾氣排放方面,根據相關統計指標,每升柴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72千克/升。傳統模式下,該線路上車輛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2.72=5.44千克/百噸公里;甩掛模式下,二氧化碳排放量=1.79×2.72=4.88千克/百噸公里。
 成效不是個案。事實上,鄭州—銀川線路取得的成效,在鄭州交運六條甩掛運輸試點線路上均有所呈現。
 據統計,鄭州交運甩掛線路的平均里程619公里,采用核定載重質量30噸的牽引車,在傳統模式下,單車平均每月往返約11趟,年總行程為155862公里,牽引車單車年載重行駛里程為109103公里,單車完成周轉量3273102噸公里。
 而在甩掛模式下,單車平均每月往返約24趟,年總行程352545公里,牽引車單車年載重行駛里程274985公里,單車完成周轉量8249553噸公里。
 由此可見,采用甩掛模式,牽引車單車年總行程提高了126%,單車載重行駛里程上升了152%。
 而在節能減排方面,單車平均里程利用率從傳統模式下的70%提高到78%,單車每年可節約燃油16922.16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6.03噸。按照鄭州交運零擔甩掛運輸線路使用32輛牽引車計算,每年可節約燃油541509.12升,節約標準煤678.57噸。單車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6.03噸,按年使用32輛牽引車計算,每年鄭州交運零擔甩掛運輸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72.96噸。
 從“十”到“米”發力未來
 在試點先行的基礎上,鄭州交運對于未來進一步推動甩掛運輸發展信心十足。
 今后5至10年內,鄭州交運計劃依托三個業務板塊擴展甩掛運輸:
 一是零擔專線甩掛:主要貨類包括紡織品、設備、金屬、建材、食品、百貨、家電、汽配等。充分利用金象物流的近200余條省內外線路,從貨源優勢線路入手,著手進行擴展。現鄭州至銀川線路運營態勢良好、鄭州至鄧州、西峽、內鄉、淅川線路、鄭州至駐馬店、信陽等線路的籌備工作正在進行中。
 二是公鐵聯運甩掛:主要貨類包括化肥、復合肥、煤炭、焦炭等。與鐵路方面對接,做好公路、鐵路貨物和集裝箱貨物甩掛運輸的組織和運營。現已與河南中原鐵道物流有限公司簽訂合同,聯合成立獨立部門開發中原鐵道物流公司公路貨物的運輸。主要開發鄭州-昆明、鄭州-烏魯木齊兩條甩掛運輸專線。
 三是保稅物流和集裝箱甩掛:主要貨類包括電子產品、糧食、工業原材料等。現有106輛集裝箱車輛,為公司甩掛運輸提供了車源保障。此外,金象保稅物流公司正與河南保稅中心協調國際貿易和報關等工作,為公司甩掛線路提供貨源保障。
 未來,鄭州交運將著力打造三個物流配送圈:一是打造鄭州周邊500公里左右的物流配送圈,搭建“十”字型網絡框架;二是建立鄭州周邊1000公里以內的物流配送圈,并與鐵路運輸網絡無縫鏈接,搭建全國“米”字型網絡框架,重點開發拼廂、拼車業務,提高鐵路資源利用效率;三是保稅集裝箱甩掛物流配送圈,依托河南保稅物流中心的業務,大力發展海關監管車輛,擴大甩掛運輸線路。
 為實現未來甩掛運輸網絡化運營的目標,鄭州交運下一步也將采取多項具體措施推進甩掛運輸工作。
 建立更為完善的網絡服務平臺(節點)。鄭州交運集團現有甩掛車輛已全部安裝GPS衛星地位系統,做到對車輛的實時監控,并且及時匯總車輛的相關信息,做好車源、貨源的調配,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提高實載率。
 配備高品質的運輸車輛,滿足時效、安全、節能減耗要求。鄭州交運集團已購置符合國家節能減排規定的甩掛車頭三十余輛,掛車六十余輛,并將原有的車型不斷更新。并計劃購置新型的LNG、CNG牽引車,以確實保證最大限度的達到節能減耗的要求。并結合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從根源上降低能耗。
 不斷建設和擴充較高素質的管理和服務團隊。鄭州交運集團對甩掛運輸項目極其重視,自集團領導到公司員工,無不為甩掛運輸出謀劃策。通過不斷的學習相關知識,掌握技能,同時引進優秀的甩掛人才,成立甩掛運輸項目組,真正落實甩掛項目的實施發展。
 制定一整套更加科學、合理、完整的甩掛運輸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通過公司原有的業務流程、技術安全管理制度、財務制度,結合現有的甩掛運輸業務,制定出相關的甩掛作業流程和管理制度,保障甩掛運輸在一個合理、規范的體系中運行。
 不斷增加經濟合理的甩掛運行線路,以及尋找更多更充足貨源。鄭州交運集團原有的六條線路,以及未來即將開展的保稅業務、公鐵聯運業務、金象物流配送業務,很好保障了甩掛運輸中貨源、車源。并且不斷拓展省內、省外的新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做強做大甩掛項目。
 不斷完善物流信息管理平臺。在公司原有的GPS以及物流信息系統基礎上,不斷優化,并且加入萬順物流信息網,安裝金蝶客戶管理系統,不斷開發新客戶,并且維護好新老客戶。
 通過車輛和掛車的調整,盡量達到合理的拖掛配比。在原有車輛的基礎上,通過購置、融資、掛靠等形式,達到更合理的拖掛配比。
 進一步完善場站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滿足自身甩掛發展需要的場站,同時為社會具有甩掛運輸需求的單位或車主提供基礎設施服務。
 進一步開展保稅業務。隨著河南保稅物流中心的不斷發展,以及富士康規模的不斷擴大,河南省金象保稅物流有限公司的甩掛業務日益增多。作為首批入駐河南保稅物流中心的物流企業,更是擔負起河南進出口的運輸任務。大力開展保稅業務的甩掛業務,也是集團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借助好中原經濟區和鄭州都市區建設的契機。隨著國內經濟形勢快速發展,鄭州作為全國物流節點城市,汽車制造業和承接的其他制造業企業的增多,鄭州正由一個商貿流通型城市向工業生產型城市轉型,物流業發展勢頭強勁。集團公司物流業車輛規模隨這一形勢正在逐漸增加,物流網絡快速發展,大客戶、專業客戶逐漸成為集團公司物流業生產經營的支柱貨源,鐵路聯運和新開拓的保稅業務將作為集團公司物流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些業務將成為集團公司下一步擴大甩掛運輸業務主要支撐,同時甩掛業務帶動貨運量、貨物周轉量的大幅增加,預計年貨運量增速在20%左右。
 【老總談甩掛】
 發展甩掛運輸 支撐中原經濟區建設
 鄭州交通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王振賓
 甩掛運輸是一種集約、高效的運輸組織模式,是道路貨運業組織化、規模化、網絡化、信息化和標準化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是道路運輸行業改善運輸組織結構和提高物流效率的有效手段,對于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推進節能減排、提升企業運輸組織化程度具有重要意義。發展“甩掛運輸”是趨勢,“先進生產力”重在“先進”。甩掛運輸的先進就在于它符合生產力發展規律,是目前世界公認、廣泛采用的先進運輸組織方式。
 近年來,甩掛運輸已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務院在《物流業調整與振興規劃》(國發[2009]8號文件)等多項文件中對發展甩掛運輸提出了明確要求。交通運輸部近年來在制定發展戰略、規劃和產業政策時,以及在進行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等工作中,都多次強調要大力發展甩掛運輸,并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確定開展甩掛運輸試點工作。可以說,發展甩掛運輸已經上升為國家節能減排的重點戰略任務之一。
 推動貨運業轉型 提高企業競爭力
 甩掛運輸對于道路貨運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大力發展甩掛運輸,是轉變道路貨運業,特別是貨運業發展方式的客觀要求。甩掛運輸作為一種先進的運輸組織模式,代表了道路運輸業先進運輸生產力的發展方向,是現階段優化道路貨運組織結構和運力結構、提高貨運整體效率、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加快轉變道路貨運發展方式的主要突破口。
 其次,大力發展甩掛運輸,是落實節能減排戰略的重要舉措。甩掛運輸可以提高道路貨運的集約化水平,提高車輛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從而大幅度降低全行業的單位能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
 再次,大力發展甩掛運輸,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徑。甩掛運輸能相應提高運輸效率、集約利用資源、加快車貨周轉、節約牽引車購置與倉儲費用,從而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此外,大力發展甩掛運輸,也是建設中原經濟區重要戰略支撐之一。構建中原經濟區,需要現代物流業作支撐,發展現代物流業,將促進中原經濟區的形成。發展甩掛運輸是促進傳統道路貨運業向現代物流業轉型的重要切入點和有效途徑。因此,甩掛運輸的發展已成為影響我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成為建設中原經濟區的重要戰略支撐。
 對于物流企業來說,大力發展甩掛運輸,也是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需要。發展甩掛運輸有利于貨運物流企業通過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樣化、專業化的物流服務,提高自身競爭力,成為現代物流市場的主力軍。鄭州交運集團通過甩掛項目的實施,提高了車輛的實載率,降低了車輛成本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帶來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試點先行 穩步拓展
 選擇甩掛運輸,對于鄭州交運集團來說,是一個自然而又必然的過程。
 鄭州交運集團是河南省道路運輸企業龍頭單位,在發展的歷程中經歷了高峰、低谷、調整、轉型、提升的過程。在轉型提升的過程中,鄭州交運集團依托貨源、場地、網絡的優勢,部分線路貨源比較充足。但是由于場地局限及裝卸貨時間太長、重復作業、工人勞動強度大,并且由于市場運價偏低且運營車輛多為單車,運營成本較高。為解決上述問題,公司將原有的單體車更換為大噸位多軸距的汽車列車,并在運營的過程中逐步增加掛車。以鄭州至銀川甩掛為例,車輛的實載率得到顯著提高。此后,公司逐步嘗試在武漢等線路上實行甩掛,這是公司內部甩掛運輸發展的萌芽。
 2010年,鄭州交運集團被確定為全國甩掛運輸試點單位。公司制定了《甩掛運輸項目工作方案》,抽調專業人才組成經營團隊。按照全國運輸試點工作的統一部署和甩掛運輸作業流程的基本要求,公司依托鄭州干線公路物流中心和鄭州貨運西北站兩個專業場站,以金象物流、金象保稅物流、公鐵聯運業務板塊為切入口,實施甩掛運作。
 鄭州市“十二五”規劃中提到,“鄭州是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支點和重要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中原經濟區和鄭州都市區的建設更為物流業的大發展提供了契機”。鄭州交運集團將依托鄭州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甩掛運輸,以降低行業能耗,提高運輸效率,促進道路貨物運輸集約化、網絡化和標準化為目標,以企業轉型升級和運力結構調整為主線,通過推動運輸組織化、管理信息化,進一步推進道路運輸資源整合,按照“以現有貨運和網絡為基礎,以場站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為平臺”的思路,規劃出一個多點的、網絡化的、適合于甩掛運輸的服務網絡。
 期待一個更好的環境
 在試點過程中,公司也意識到,目前發展甩掛運輸還存在一些困難。例如:由于2011年以來國家的貨幣政策趨緊,資金籌措難度大;物流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運價水平持續走低;運輸成本居高不下,路橋費、油料費等成本占到的70%左右;有利于甩掛運輸的站場設施需進一步完善;各地甩掛運輸發展的政策還沒有落實等。
 從企業的角度來說,甩掛運輸要得到進一步發展,還需要政府相關部門提供一定的扶持。
 第一,營造甩掛運輸的輿論氛圍。大力宣傳甩掛運輸的理論知識、成功案例,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第二,建立甩掛運輸的長期性扶持引導政策。甩掛運輸在我國還屬于剛起步階段,由于我國物流業的小、散的階段性特征,目前在我國大面積展開甩掛運輸的時機還不是很成熟。只有當運輸的集約化態勢形成后,甩掛運輸自然會成為運輸組織的主流。所以,國家在政策支持上應堅持長期性,為甩掛運輸的發展提供穩定的政策和經營環境。
 第三,盡快出臺配套措施。在國家宏觀政策的指導下,盡快出臺甩掛運輸的配套支持性的文件,細化措施。
 第四,拓寬甩掛運輸的資金扶持范圍。目前甩掛運輸的支持資金主要體現在場站和信息化建設上,對設備的購置,特別是對購置甩掛運輸推薦車型的引導資金補助,應盡快有政策支持。
 第五,為甩掛運輸提供通行費優惠政策。由于甩掛運輸的開展是屬于探索性的,且在實施甩掛運輸時將使用標準的車輛,與其它超噸運行的車輛相比具有不公平性,建議各省盡快制定通行費的優惠政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