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軌道公交車聯網"多管齊下":長三角中心城市聯手治堵

2012-5-4 11:2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目前最具活力的經濟板塊,但幾乎所有的長三角中心城市都不同程度染上了“擁堵病”。

    新近在臺州舉行的長三角經濟協調會第十二次市長聯席會議上,有一份關于長三角22個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調查報告,長三角的交通問題仍然是影響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14.81%的被調查者對跨城市交通的方便程度感到不滿意或很不滿意,而對其當地城市的交通狀況感到不滿意和很不滿意的比例更是高達38.81%。

    此次市長峰會也為長三角城市治“堵”開出藥方,建議打出“組合拳”:延伸軌道交通、開通省際公交化運營客運班線、搭建長三角“車聯網”智能平臺,綜合緩解長三角城市“擁堵病”。

    軌道交通延伸使長三角城市互連

    長三角市長峰會提交這樣的治“堵”方案,并不讓人意外。事實上,發展區域軌道交通,已成為長三角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主要措施之一。

    據長三角城市協調會的相關調研報告,近年來,長三角多個城市都在著手開展城市軌道交通的規劃與建設,長三角在建軌道交通項目已多達12條。例如,南京地鐵3號線已正式開工建設,將連接京滬高速鐵路南京南站、南京火車站等重要交通樞紐,是南京目前在建的5條地鐵之一;蘇州在建的輕軌2號線,連接京滬高鐵和滬寧城際鐵路,將于2014年建成;寧波地鐵1號線預計于2014年9月底竣工;上海11號線將延伸至昆山花橋,而毗鄰上海的蘇州太倉也正在謀求上海11號線的一條支線能夠“再延伸”。

    據悉,上海11號線延伸段工程還將納入蘇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網規劃中,與規劃中的蘇州軌道交通S1線進行銜接,實現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發展。

    試點開通長三角省際公交化客運班線

    相比來來往往的私家車,公共交通具有諸多比較優勢,最主要的是可以提高地面交通效率、節約能源、減少排放。不過,公交的這些優勢要充分發揮出來,關鍵在便捷。長三角中心城市已把構建區域“同城公交體系”,作為解決交通擁堵的又一舉措。

    “為滿足江蘇、浙江、上海城鄉、毗鄰城鎮接壤區域的出行需求,三地正在醞釀借鑒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模式,開通蘇、浙、滬省際毗鄰地區公交化運營的客運班線。”南京市交通運輸局丁愛民處長說,“目前上海嘉定至江蘇太倉的毗鄰地區公交化客運班線已經以特例的形式,在長三角先行先試,解決了兩地居民的出行需求。”

    另外,從同城化“軟件”配套來看,2006年,上海會同長三角各省啟動了區域性電子不停車收費(ETC)網絡建設,至2010年7月完成了滬、蘇、贛、皖三省一市ETC聯網收費。此外,長三角江浙滬兩省一市正在推進省市內部異地聯網售票系統,長三角一卡通業務也在區域小范圍內得到應用。
 
    扶持推進長三角“車聯網”系統

    解決城市道路交通擁堵問題的關鍵在于,能否對城市交通運行現狀做到“全面感知”。相關專家表示,大力扶植“車聯網”工程,可以成為長三角中心城市治“堵”的一條有效途徑。

    所謂“車聯網”,是指通過識別、傳感和交互設備,從信息維度全面感知道路交通的“人-車-路-環境”信息,再通過計算機、通信和控制技術,提供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務,實現“以人為本、以車為對象”的和諧交互的物聯網,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典型應用。

    丁愛民表示,“車聯網”技術主要是綜合利用現有的電子信息技術,將車輛作為信息源,通過無線通信手段連接到網絡中,對車輛進行“智能化”的管理和調配。通過區域合作,聯手聯建“車聯網”,可以全面提高路網運行的調控和快速反應能力,充分挖掘區域的“極限通行能力”,做到“少擁堵”,甚至是“不擁堵”。

    有關專家指出,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交通擁堵治理需要立足于各個城市的具體癥結,從長遠及區域合作的角度出發,綜合政策、規劃、建設、管理等多個角度,制定、出臺相應措施,緩解長三角中心城市的交通擁堵狀況。就目前來看,已有區域共識、有操作性、可嘗試的做法,可以“先行先試”,積累經驗,關鍵還是各城市間要加強協調,破除壁壘,將相關舉措落到實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