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物流業SWOT分析
2012-5-30 11:3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許昌職業技術學院 孫曉俊
處于我國中心地理位置的河南省,一直是我國重要的交通、物資、信息、資金的流通樞紐。在國家及河南省政府物流業發展政策的支持下,河南省交通設施進一步完善,物流設施建設全面加強,各種物流高科技園區、物流基礎設施基地、物流配送中心等項目紛紛進入規劃建設之中,為河南的物流業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但是,河南省區域物流業在發展階段也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問題,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通過SWOT分析能夠更為條理地分析中原地區區域物流發展的優勢,不利發展的弱勢,市場層面存在的威脅,以及政策等帶來的機遇等。
一、優勢分析
從全國地理分布圖上來看,河南省北接京津冀,南連至珠三角,西牽關中,東接長三角,是實現東西交會和南北地區溝通的樞紐地區。從陸路交通上看,也是公路、鐵路等陸運方式的集中地和中心區域。同時,河南省大多城市都是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城市和西北部接近原材料產地的中間過渡地帶,具有重要的促進和銜接作用。
河南位于中國內地的偏東南的中原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在國內居中,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和西北部經濟大開發地區的中間過渡地帶,擔任交通大動脈和通訊干線的重要要道職責,是我國東、西、南、北商品流通的中樞地帶。河南作為城市之中部樞紐,與周圍經濟區域有較好的通達性,大量的物資可方便地實現空間位移和時間位移,這些優勢使本區域對獲取高效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極為有利。
總體來看,東南沿海地區靠近消費地,而西北地區靠近原料地,河南省本身既是重要的原料地又是龐大的消費地。農業發達、種類豐富、農產品位居全國前列,方便為工業中心供給原料。從全國人口分布來看,河南人口眾多,是中國人口分布的重心,具有龐大的消費群體,市場的潛力不可忽視,商業活動規模龐大,是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其成為原料供給地,高消費的消費地使其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這種雙向優勢有利于發展現代物流中心,成為現代物流樞紐。
在河南省境內,鐵路運輸比東南沿海地區發達,國內多條交通大動脈貫穿中原,促進了區域內交通運輸網的形成和物流業的發展。其中,隴海線是歐亞大陸橋的組成部分,京九線是內地與港澳聯系的主要通道。河南省會鄭州被稱為中國鐵路的“心臟”,其鐵路編組站不僅是中國更是亞洲第一。在公共道路建設上,河南境內有多條國道公路及高速公路橫貫縱貫全國東西南北,建一些集散型或中轉型為主的物流中心或者儲存型、流通型為主的配送中心,將可充分發揮直達運輸優勢。由此,降低物流成本,增加附加值,同時加快鄭州、洛陽、許昌、新鄉、焦作等經濟中心城市建設。
二、劣勢分析
(一)專業化劣勢
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重復建設度高,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因此達不到規模經濟效益;即使是同一行業內物流企業,因其領域、地域的不同,多進行獨立的經營運作,缺乏應有的合作與協調,區域物流的專業一體化效益得不到發揮。
(二)管理劣勢
不論從物流企業的管理還是專業技術方面,相對于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和北京、上海、廣州這些經濟發達地區,中原地區的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業的轉型還有一定難度,現代物流一體化的經濟效益還未完全顯現。仔細觀察市場,不難發現,市場上的物流企業主體多是傳統倉儲型或者運輸型的物流公司,經營管理形式較為粗放、管理手段落后、自動化水平低、網絡普及率低、信息閉塞、加工能力相對較差,把握市場信息并作出市場預測非常難,無法對市場現狀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和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
(三)人才劣勢
善于運用現代物流信息手段進行倉儲、配送、采購等物流活動管理并熟悉物流運作的人才較少,加之河南省在引進人才機制和政策方面缺少力度,使得河南省區域物流發展面臨比較嚴重的人才劣勢。冷鏈物流在現代物流企業中得到應用,但懂得并能夠很好地運營冷鏈物流企業,熟知冷鏈物流業務操作的專業人才稀缺。并且,所需要的先進物流專業技術和冷鏈物流發展所需要的運輸設備難以引進,從而不能夠專業化地對物流層次進行運作及整個供應鏈實施管理,而冷鏈物流企業增值服務的開拓更是普遍較難。
三、威脅分析
(一)需求市場對物流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
隨著經濟水平的高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國內國外流通從廣度和深度方面都進一步得到拓展,巨大的消費需求引導了物流需求的增加。同時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物流企業在物流服務的規模、深度、內容以及廣度上的發展,要求也更加嚴格。物流企業要想求得更好的發展,就必須加大升級整合力度,提高綜合營運能力和管理能力,應顧客的需求開展高水平、高效率的綜合物流一體化服務,實現物流服務所承諾的高效、便捷、及時、準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增強企業實力。
(二)區域物流競爭趨向白熱化
首先,眾多國內知名物流企業由于河南省在全國范圍內的中心地理位置和龐大的交通運輸體系等競爭優勢,紛紛把業務延伸至此,大多物流企業都開設了中轉站或業務代理點。其次,物流市場開放度逐步提高,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不僅僅是國內知名物流企業,國際四大物流集團也逐漸意識到,河南省全國交通樞紐位置對發展物流業的強大推動作用,逐步拓展物流市場,如DHL、UPS、FedEx等,這些國際公司無論是在資金、技術,還是在規模效應、物流網絡等方面都擁有極強的競爭優勢,和這些國際專業的物流公司相比,河南的本土物流公司則明顯處于弱勢地位。因此,河南省內的現代物流企業將面臨更為嚴峻的競爭和挑戰。
(三)中部城市群競爭壓力擴大
湖北省的武漢城市圈、湖南省的長株潭城市群、河南省的中原城市群以及安徽省的皖江城市帶,這4個城市群都位于中國中部地區,是國家所關注的4個中心城市群,是宏觀發展戰略的重點及中心。其中,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群分別是湖北省的武漢城市圈、湖南省的長株潭城市群和河南省的中原城市群。這三者各具優勢,在經濟總量上中原城市群占上風;論城市化水平,經濟發展質量數長株潭城市群為最高;而武漢城市圈的產業基礎相比之下最優。再者,以中心城市的實力來看,河南省鄭州市對區域經濟的拉動作用和經濟總量,與武漢及長沙相比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因此,在全國范圍內中部城市群新一輪的經濟競爭中,河南省的優勢并不十分明顯,對河南省內相關物流企業的發展也造成了很大影響。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河南省區域經濟市場具有龐大的消費群體,是非常具有潛力的經濟發展中心,這為發展河南省物流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廣闊的空間。但是,目前河南省內物流業的發展也有自身不足的一面。在實現“中原崛起”這一目標的努力中,河南省內各地區主要中心城市應發揮集聚資源的作用,極大地推進各個產業之間的協作,通過對物流產業高效、一體化的運作,促進河南省內中心城市的經濟發展。同時,將交通優勢轉化為商務流通競爭優勢,形成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經濟群體,實現中原經濟實力和競爭力的整體提升,從而帶動全省區域經濟的發展。